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地理>

高中地理气候与自然带知识点介绍

夏萍分享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比较的多,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的知识点,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地理的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气候与自然带知识点

  ⑴ 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⑵ 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 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⑸ 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

  一、热带季风气候区有两类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和萨瓦纳带(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地区差异显著。在降水多的地区如南亚的东北部、印度半岛西岸、中南半岛东西两侧和菲律宾群岛北部,都处在迎风坡,降水很丰富,植被以高大茂密的森林类似热带雨林,只是在旱季时,不少树木有落叶现象(如抽木)所以叫热带季雨林(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也属之)。

  而在内陆或背风坡的平原低地,降水较少,有的年降水量甚至不足100mm,如印度的中部、德干高原内地、缅甸中部、泰国中部东部等处,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即萨瓦纳带)。这里也就成了亚洲唯一分布有热带稀树草原的地区(我国海南岛西南部也有分布)。

  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有多种自然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个广泛的概念,因气候差异显著,可分为四个亚类: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故相应必有四个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降水较多的湿润地区,如中欧东欧和北美五大湖及东部沿海,往内陆降水逐渐减少而过渡至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由于还受大气环流、地形等影响,有的荒漠不一定在大陆中心地区,各带延伸方向也不尽相同,但具有明显经向地带性。在北半球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北侧,就是东西向呈完整带状分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几乎横贯整个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这里纬度高,气候寒冷,降水量不多,但蒸发弱,仍相当湿润,能生长耐寒的针叶树(如云杉、冷杉、落叶松、柏等)。南半球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只分布在南美洲南部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只有一个亚类:温带荒漠气候,所以也只有一个自然带—温带荒漠带,且呈纵向分布。这是由于本区的西风,受安第斯山阻挡,背风坡降水稀少,而沿岸又有北上的福克兰寒流影响的缘故、这是世界上大陆东岸有荒漠分布的唯一地区。

  三、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共同对应一个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这两类气候影响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都较湿润,能满足阔叶树的行长,但冬季都有一个相对低温过程,故树木都要落叶。这一自然带在欧洲就同温带大陆性气候湿润地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联成一片,范围很大,从西海岸一直延伸到东欧平原甚至越过乌拉尔山抵西西伯利亚平原南端。在东亚温带季风区的北部则属亚寒带针叶林带(如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本的北海道等)。

  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相同的自然带,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在非洲南部东侧也有这类自然带分布。这里处在德拉肯斯堡山的东侧,面向来自印度洋的东南风降水较多。在南美洲,只在其北部(巴西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在南部地区(乌拉圭和阿根廷的潘帕斯)却是草原带。

  五、澳大利亚热带荒漠南侧是萨瓦纳带吗?大家知道萨瓦纳气候区一般都靠属夏雨型,即夏季因受赤道低压带南移影响而多雨。而从热带荒漠向亚热带森林(地中海气候)过渡的草原地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而导致多雨,故应属冬雨型,所以该处草原带应为亚热带草原带,这样自然带分布就符合规律了。

  高中地理的答题术语之水循环和洋流类

  常见地表水用语:淡水资源、河川径流、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

  常见水循环用语: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地表径流、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

  常见洋流用语:风海流、季风洋流、寒流、暖流、渔场、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高中地理答题术语:地理区位类

  常见农业区位因素用语: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灌溉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等。

  常见工业区位因素用语: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资金、地价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

  常见城市区位因素用语: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常见失误

  (1)混淆概念。农业自然区位因素中的光照和热量、降水和水源是最易混淆的两种概念。对农作物生长或品质影响较大的是“日较差”,而不是“年较差”。

  (2)思路不全面,造成答案不完整。涉及区位因素分析的问

  题,一般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回答,有的考生往往只答一个方面,造成思路不完整,而造成失分。

  (3)语言过于口语化,缺少地理术语色彩。“某居住地”该用“聚落” 表达,把“商品谷物农业”表述成“小麦种植业”。

  高中地理关于地形地质类的答题术语

  规范用语

  常见地形用语: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常见地势用语:地面平坦、高低不平、由XX(方位)向XX(方位)倾斜。

  常见地质用语:地壳、岩石圈、岩层、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常见失误

  (1)概念不清。比如将“地壳”和“岩石圈”混淆。

  (2)不能正确区别地形和地势用语。比如往往将“我国西高东低”说成是地形特点,描写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叙述为“地面平坦”

  (3)语言口语化。在解释“向斜成山”时,叙述为“向斜

  的中间部分由两侧岩石挤压变得很结实,不容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没有使用“槽部”“岩层”等专业术语。


猜你感兴趣:

1.高考地理常见特殊现象

2.高二会考地理复习计划

3.大学自然地理知识点

4.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讲解

5.2016高二地理期中检测题

    378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