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2017高中政治论文

凤婷分享

  高中是教学思想政治科目的关键时期,那么思想政治的论文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论文(一)

  摘要:

  高中时期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政治这门课程对人格的培养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标的实施要求下,政治课的传授过程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应将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师生互动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师生互动

  在当代中国,高中政治的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导致了师生的互动在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师生互动不仅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使教师能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产生良好的影响。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互动较少且形式单一

  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仍采用讲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树立师生互动的意识,这导致课堂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却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氛围也十分沉闷。同时,不少老师仍把提问式作为和学生互动的唯一方式,而这并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还会使学生对政治学习失去兴趣,得不偿失。

  (二)只注重知识的互动,忽视了情感的沟通

  人是有感情的生物,当人们从内心接受、欣赏了某件事物之后,学习的效果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政治学习也是如此。因此,老师在课堂乃至生活当中和学生情感方面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往往只看分数,并不注重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甚至会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歧视,而这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课堂互动的权利被教师掌握,且互动对象不均衡

  如今,教师对课堂掌握绝对的控制权,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在很少的一部分互动当中,教师也更倾向于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互动。长此以往,会使那部分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被排斥到课堂之外,导致他们越来越沉闷,越来越不敢于表现自己,这样高中政治学习的整体效果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今后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

  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发育成熟,而政治这门课程也重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进行一个良好的引导。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学生自主探讨而教师答疑解惑的状态。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在理论知识上教育学生,并不能在心灵和情感上引导学生。因此,老师应该把课堂的主人位置交还给学生,和学生在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更应该注意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十分优秀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打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上一节课就有一节课的收获,打造高效课堂。比如,在讲“货币的职能”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先说出几个货币比较明显的职能。比如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接下来,对于那些比较难想出来的职能,老师可以举几个明显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提炼能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使这节课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在高中政治课堂增加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环节

  由于高中政治的理论知识较多,生涩难懂的知识也较多,所以高中政治课堂的课堂学习效果往往不是太好。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增加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环节入手。比如,在讲“意识的能动作用”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先邀请一名学生演唱《斯琴高丽的伤心》这首歌曲,学生很明显会被歌曲吸引,进而产生好奇,老师为什么要在政治课上演唱歌曲呢?进而势必会认真听讲。接下来,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逐句分析歌词。比如“每天都有太多的电话真是让人伤神”这句歌词。先请学生分享如果你每天都有许多电话会是什么心情。可能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因为这说明自己的朋友多,生活充满了乐趣。这么想的学生一定会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进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会是比较令人愉快的。而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觉得这是件麻烦的事情,因为电话多肯定会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而这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负担。这会导致他们不开心,进而影响后续的生活。在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之后,老师再做总结陈词,说明这其中蕴含的哲学知识点。我相信,这么做会给同学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在注重知识交流的同时,更加关注情感沟通

  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这不仅仅表现在文化知识方面,更多的是为人品行为方面。因此,在课堂上仅仅有知识上的沟通交流是不够的,情感上感染学生也尤为重要。比如要做到因材施教,多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对待学生的态度,做到一视同仁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高中政治的学习正是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基础的过程。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综合运用专业方法,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高中政治论文(二)

  【摘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是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思想观想成的重要时期。高中政治作为一门思想上的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梳理良好的思想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学生认为政治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靠死记硬背。本文从“生活化”模式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研究如此,对高中政治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情境等方面做出评价,并且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生活化;高中政治;课堂实践;教学;时效性

  引言

  教育来源于生活,必须要为人在生活中的需要而服务,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出教育的价值。课堂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联系生活,关心现实世界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所采用的生活化教学,实质上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要授课的内容、传达的信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由此主要包括三个特点:第一,教学内容与生活有关,把教学归于实践,归于生活;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声音,重视与学生进行活动,共同解决问题;第三,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现实生活,更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现实生活。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政治学习不枯燥

  高中政治所要学习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阔,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文化、政治学等内容,尤其是哲学方面,对于哲学16-18岁的少年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往往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死记硬背,由此一来学生不仅会感到政治课堂索然乏味,长此以往更会对政治学习产生抵消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有关哲学的内容的时候,“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生活中都有哪些哲学呢?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给他们举例子:比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但是都是有内在的联系,由此来说明世间万物都有联系的;地球有一年四季,人有生老病死等,由此来说明周而复始这个概念等。通过这些与生活中大家常见的例子来说明生活中为何处处有哲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再例如,帮助学生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概念,如果我按照课本让学生背诵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必然会更让学生混淆,因为他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举例说,比如小明和小张体育课上打羽毛球,打着打着羽毛球一下被小刚打到屋顶上了,小刚认为是自己打球的时候一阵大风给刮上去的,这就叫形而上学;小明认为,除了风力之外,还与自己接球反击用力过猛,小刚回打速度过快以及场地选择空间狭小等有关,这就叫做辩证法。学生很乐怡听这样的风趣的解释,也区分了概念。

  二、巧用打比方,让案例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经济生活这一章节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比较有难度。众所周知,经济生活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学习的内容涉及到理论,甚至有些学术方面的内容,由此学生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学习起来会感到很吃力。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背诵很有必要,但是让他们背诵之前必须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容有所了解,这样才会产生出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给学生讲消费的影响因素的时候,为了让课堂效果更好,我引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我问学生,手机在现在是人人所必须具备的生活用品,有的学生想买三星的,有的想买华为的,还有的想买苹果的,他们考虑到什么因素?有的学生回答,考虑到价格因素,有的学生说考虑到手中有没有钱的因素。我又问,如果在价格和手中有没有钱这两个因素中,我能实现其中的一个愿望,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因素?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钱!我紧接着说,所以有没有钱是基本的前提,因此对应课本而言,就是居民收入,这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而大家口中的价格,对应课本的内容则是物价水平,这是消费的重要因素,排在居民收入之后。我然后话锋一转,问,如果全班都买华为手机,这时候小明没有足够的钱,他需要买什么品牌的?有的学生说也买华为手机,有的学生说应该买苹果手机,有的学生还说买一个普通的手机等等。

  三、政治授课密切与时政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

  政治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必须与时政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知道哪里是重点,需要认真巩固,那里是次重点,只要了解即可。高中政治考试必然要与一些社会热点、时政要闻等结合,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主因引导学生多利用互联网、广播、报纸等多看、多听新闻,当然,教师在授课时将教学内容插入时政以及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增加教学趣味性,吸引学生认真听讲。例如,在给学生讲联合国的作用和功能的时候,我从近年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社会重大危机所采取的对策来与学生一起分析有关联合国的知识点;在给学生讲美国的两党制的时候,我根据民主党希拉里与共和党川普的竞选方式,以及他们的演讲内容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政党制度,特别是注意西方政党制度的虚伪性。

  结束语

  “生活化”模式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师生在课堂上密切配合。具体到教师而言,教师将授课内容生活化,讲课的时候善于打比方,而且还要将时政知识有机的融入课堂中。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联系实际情况,才能不断有突破。

  高中政治论文(三)

  摘要:

  当前政治教学中出现一些为情景而情景、三维目标零散以及人为割断教学知识体系等教学碎片化现象,笔者通过大力开展具备“三贴近”原则的“主题式”情景建构、积极推进教学过程思维建构和全面实现三维目标完整建构的主题式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碎片化;主题式;三贴近;建构

  碎片化是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脱离教学内容的情景、割裂教学目标以及脱离体系的零碎教学环节。用“主题式”教学策略重构“情景创设、过程探究及目标建构”有助于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以及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的“碎片化”现象

  当前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也最容易出现的“碎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情景构建“碎片化”。客观上,现行的教材重视情景设置的生活化,但教材中的情景常常一方面只是学习个别知识的情景,另一方面也是缺少内在联系情景。这时,相当一部分教师将未经整合的情景材料现学现用,或者,只为书中的某个观点摆设一堆材料。课堂呈现眼花缭乱的材料堆积,展示的是为情景而情景的堆砌。教学情景创设上的“碎片化”现象就出现了。过程构建“碎片化”。这是指教学中出现逻辑思维不连贯使教学内容孤立,或没有重构使知识零散的现象。一方面现行教材的文本知识与情景材料不够协调,另一方面缺乏思考的教师未对教材知识重新建构。这样教学中不能把握好教材内容内在联系的,无法有效整合和贯通。目标构建“碎片化”。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教学必须紧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有着密切联系的三维教学目标。可一部分教师在急功近利的教学中,把三维目标人为地割裂,只重视知识目标,轻视能力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无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这样就造成了目标构建的“碎片化”,并且加剧了教学过程的碎片化。

  二、“主题式”教学策略的内涵

  主题式教学是依托主题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并采取适当策略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主题式教学关注点在学生,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系列知识深入讲解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学生有着完整的学习方案与过程。主题式教学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现实来构建学习情境。同时它要求师生都要运用情境展开自主的探讨和交流式合作学习,师生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实施者,也是交流研讨者。实施主题式教学时,教师依据课程计划,通盘考虑学科教材、学生需求来合理选择教学主题,串联知识切片。主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的起点和教学目标的契合点确定教学点,依据学生对知识能力掌握情况、学习技能和情感态度等角度综合分析,串联系列知识切片,纵向挖掘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和运用学习内容。

  三、以主题式教学策略破除教学中碎片化现象

  (一)开展具备“三贴近”原则的“主题式”情境建构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必须破除情景构建碎片化———单纯地制作几张或几十张幻灯片,与所学知识有关或无关的资料都堆到多媒体上,教师一页页翻,学生一页页看。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看完有惊讶、恍然大悟等感觉,却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无全面构建知识体系的思维,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和效用。“主题式”情境建构,则是以坚持“三贴近”为原则,围绕一定“主题”把教材或生活中零散的材料与所传授的知识形成有机融合,创造性开发,构建出以情为经、以境为纬的深化主题认知的多功能教学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改变孤立的、碎片化材料情景堆砌,促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积极分析知识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构建,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如在教学《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时,一些教师往往将书本中“两种不同决策方式”的漫画和举行听证会的表格再加上网络上收集的一些地方听证会的图片一起放给学生看,讲给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笔者以围绕题为“泉州公交车票价调整”模拟听证会的形式将全班学生组织起来,通过角色扮演、收集展示材料、自由辩论等方式构建出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主题鲜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集合等结合起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全面思维的学习意识,发挥教学情境应有之义。

  (二)积极实施教学过程的“主题式”思维建构

  忽视知识内在联系的教学过程“碎片化”最主要的危害在于割裂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宏观知识的内在联系,导致知识连贯性被削弱。学生既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的断层又无法建立严密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过程看似热闹,但学得缺乏应有的深度,教师所讲往往也是照本宣科、照纲读纲,少了具有深度联系的内涵美。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主题式”思维建构。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式”思维建构,是在教学流程上通过主题的构建凸显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并依据主题学习活动凸显学生学习效应,通过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要思考本次学习的“主题”,要联系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提供内化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探究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问题。这样深度融合、内外联系,通过教学的“主题式”微建构,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完整掌握,又培养和锻炼了能力。例如高中《政治生活》,如果我们以“全国两会”为主题,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等微主题的建构,让学生掌握两会的性质、地位、职能,通过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会关系等知识清楚我国重大决策和法律出台的程序,掌握我国民主决策的途径;了解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了解各政党和政协的关系,掌握我国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等,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公民所必知的政治生活,学会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政治现象。

  (三)全面实现三维目标的“主题式”完整建构

  三维目标的碎片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割裂甚至忽视情感目标。“主题式”三维目标就是通过主题学习让学生既进行知识的理解领会、合作交流和实践探究,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培育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情感和情感体验。主题式学习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设计主题,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环节,要围绕主题设计学生实践探究活动。这样,主题式学习要关注情感体验,要重视实践探究中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题式学习的教与学不仅要求通过多重整合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还要求全面协调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推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这样推动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完整建构。
看了<2017高中政治论文>的人还看了:

1.关于2017年思想政治论文参考例文

2.2017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小论文

3.关于2017政治论文

4.2017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

5.关于2017年政治论文参考

6.201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

7.关于2017政治论文相关例文

    301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