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凤婷分享

  在高中政治学科学习上,记忆知识点是基础,学习经济生活这一模块内容也不例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一)

  1、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一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计税办法。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税收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5、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二)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及竞争等市场信号来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资源。

  2、市场调节的作用

  市场价格涨落能及时、灵活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竞争促进生产者、经营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损害他人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而盲目作出经济决策。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是指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4、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通过制订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扰乱市场健康运行的行为,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④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辅助性手段的作用,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强有力。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旨是更好地发展。

  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消费与投资、出口相协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加大环保力度,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看了<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的人还看了:

1.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2.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3.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4.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必修重点知识归纳

5.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6.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29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