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高考文综政治答题技巧(2)

文娟分享

  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1、抓住主体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人大、政协、不同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如经济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去想想:找找如何做的主体:国家、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或社会舆论;找找具体措施:宏观上从两个方面想想: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方面想想:面向市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调整结构、宏观调控、舆论监督、道德约束、法律法规等。

  2、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

  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万一不会做,教你一绝招:改写材料,别留空位。改写材料,但不能照抄,要有条理重新整理组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留空位,必得零分。

  二、学科知识整合

  1、经济学措施(见经济生活重大主题总结)

  行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

  2、政治学措施

  (1)政府

  国家性质( 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政府性质、宗旨、工作原则、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权力行使;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2)党

  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 三个代表)宗旨;地位(领导核心、执政党);三种领导方式;三种执政方式;

  党的建设;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

  (3)公民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国际关系常用

  一个根本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主权国家的义务、国际组织和联合国的作用、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记清民族问题

  一个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个原则;新型民族关系;党的领导、国家的扶持和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支持;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干部与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宗教政策四句话。(尊重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方针)

  3、哲学措施:

  结合材料分析、回答,答题模式为:原理+方法论+具体措施。

  (1)找准题目中解决什么问题的措施。

  (2)从经济或政治生活角度归纳出这些措施有哪些。一般是针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找解决的方法。必须从材料中寻找突破口。

  (3)分析这些措施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并按哲理进行分类。

  (4)解此类问题,不是简单的回答原理与方法论,而重点是在于解决的措施。

  4、文化措施

  行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

  “认识、分析、评价、看法”类型题解题技巧

  高中政治中就常常针对某一现象,某一时事,某一热点要求谈谈学生对此类题的认识,此类题一般提供材料内容很普遍,贴近现实生活,但是问题本身无任何提示语言,因此同学在做此类题时,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失分较多。

  一、主要设问方式:

  设问有“如何认识___”、“如何看待___”、“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或行为”、“对进行分析说明”(没有明确分析说明什么)、“评析、评价什么行为”等等。

  二、解题方法与技巧

  1、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注意具体知识范围)

  (1)如果出题角度从有利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

  ① 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

  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

  ③ 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的结果“怎么样”?即答有什么意义、作用。

  (2)如果题干从不利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

  ① 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实质是什么

  ③ 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会导致“怎么样”的不良后果?

  ④“怎么样”解决这一不良后果?应该怎么做?

  (3)如果题干从不全面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

  ① 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

  ③ 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有什么作用?

  ④ 解决此问题还有那些途径,或者需要什么条件?

  (4)如果是分析或认识材料中的现象、行为、措施。而且有多个现象、行为或措施。则答题步骤为:

  ① 分别找出材料中的每一项现象、行为、措施。

  ② 分别阐明每项正确的现象、行为、措施符合了什么原理、每项错误的现象、行为、措施违背了什么原理,应该怎么做。

  答题模式为:题中的现象、行为、措施符合或违背了什么原理,要求。

  2、哲学生活角度

  哲学生活题不同于经济生活题,哲学类题答题一般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三步法,哲学中的“谈认识”题大致相同,即:① 材料体现“是什么”哲学道理?② 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③“怎么样”进行材料分析?

  注意:评价类的试题在回答中,首先要做出判断。

  如果做题中能把握“谈认识”类题的解题技巧,在解题过程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得分率,做到遇题不乱,胸有成竹。

  原因类、依据类试题的分类及解题方略

  一、分析原因依据的思路:

  第一种方案:从必然性、重要性的角度展开。必要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必需。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意义。另外,如果设问中有明确的“行为人”,则应补充这是“行为人”的职责。比如说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就业问题?设问中的“行为人”是党和国家、政府,那么答题时除了回答“必要性”“重要性”角度外,还应补充:这是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决定的;这是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和工作原则决定的。

  第二种方案: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第三种方案: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展开。

  二、解题的方略: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命题者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主要是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或不足方面的材料),考察我们运用所学基本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要求我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做到知其所以然,解此类问题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客观实际的要求。二、从课本中找出理论依据,三、阐述、明确其现实意义。

  2、逻辑关系法: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一定原因所引起,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原因类试题就是让我们探求引起现实问题的原因,从逻辑关系上讲,能构成原因的要素主要有两大方面:

  第一方面是现实问题的重要性,而重要性又体现在其地位、作用、意义等方面。

  第二方面是现实问题的必要性,即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否则会引起更坏的后果。

  第三方面是行为主体的必要性,分析行为主体这样做的原理依据。

  该试题一般形式为:结合什么知识,行为主体(党、政府、国家、企业、个人)为什么要_____

  3、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是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对于原因类问题的分析,我们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微观入手。原因类问题本身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为了便于解答,我们将这一整体部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将大问题化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回答,降低难度,以便于操作,解决问题。

  4、主题定位法:高考试题非常重视判断和归纳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诸多有效信息中,原因类试题设问中的相关主题,是标志性信息,可以说确定了设问中的主题,也就确定了答题方向和答题思路。

  此类原因或依据类试题的形式为:运用_____知识,为什么_______(____的依据、原因、理由)

  解此类原因或依据类试题步骤为:

  一、确立问题中的主题,主题一般是一个。

  二、具体分析与该主题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分析全面,与此主题有关的原理尽量用齐。

  该类题作答的具体要求为:原理(哲学还要加方法论),该主题符合了(违背了)该原理或是坚持______原理的客观要求(重大举措、必然选择),_____有什么意义。

125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