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2021年高考春招卷语文试题(2)

小琼分享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先王父①马赞

【清】莫与俦

先王父崇级君好马而善相,家中常数十蹄,皆驽骀,不当意。山砦②蛮家有一驹,善蹄龁人,砦中莫敢近者。出牧,常听数日不归。先王父闻之曰:“此其良马乎?”令奴子招弟往视。返,白以神俊。王父复亲视之,信。议售,马主以不能驭,取直极廉。而曰:“马素无缰辔,要自施之。服不服,不吾与也。”而招弟故善服马,令砦人驱马群于巷,蓦自墙登其脊,任所之。腾山越涧,往复约百里。马稍倦,谓之曰:“汝可降矣!”马似首肯者。乃结带为辔,牵以归。

乃驯良无匹,然惟先王父及先君③能骑之。有所适,二百里外,日往返,未尝及晡。负盐米,二倍于常马;速亦然。日食,尽粟四五斗。王父爱之甚,每亲饲之,否则先君饲之,招弟饲之。他人稍近之,则蹄龁立至矣。又解人语。先君读书于羊安,去家五十里。月令马致米,盈其驮,谓之曰:“送至羊安!”则自去。有顷,先君闻嘶声,则马立学舍外。卸其驮,曰:“速归!”有顷,已复至家。往返不须人驭也。凡所曾经历,语以地名,即能自至其处。以故先王父适远,有句留,马率自归。计事竣,当往迎,皆命马。

知本州某闻其异,必欲以重价致。先王父不肯,然以其地方官,强应之。令招弟牵往,系州署堂下桩。谓其圉人④曰:“须数健者视此马。不尔,不能有也。”各笑颔之。招弟出城里许,马已拔桩奔腾来,桩尚在缰也。乃还价,归马。州衙人谓未尝食其寸草粒粟云。至先王父卒之夜,马悲嘶,不食而毙。先后在吾家,计三十年。

赞曰:“其附主也,似感知己,其致力似图报恩。他人之厚豢,曾不一盼,独于其主而殉之身。此古烈丈夫事,尚不易得之今之人。马乎!尔犹负毛插角之伦乎!”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王父:祖父。②砦(zhài):同“寨”。③先君:已故的父亲。④圉人: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泛指养马的人。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中常数十蹄,皆驽骀 骀:劣马

B.出牧,常听数日不归 听:听说

C.日往返,未尝及晡 晡: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

D.月令马致米,盈其驮 致:送达,送给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该马的能力超群的一组是(3分)

①谓之曰:“汝可降矣!”马似首肯者。 ②负盐米,二倍于常马;速亦然。

③他人稍近之,则蹄龁立至矣。 ④谓之曰:“送至羊安!”则自去。

⑤凡所曾经历,语以地名,即能自至其处。 ⑥马已拔桩奔腾来,桩尚在缰也。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马在山寨的蛮人家里时,从没安过辔头,也没有缰绳,很喜欢踢人咬人,没人敢接近它。其主人认为此马难以驯服,见先祖父要买,就贱卖给了懂马的先祖父。

B.先祖父骑着此马要是去了稍远一点的地方,且有事要多逗留会儿,马总会自己先回来。它估计主人的事情办完了,又会自动去接他回来。

C.本地知州听说了这匹马的种种神奇传闻,决意要重金买马。先祖父刚开始不肯卖,然而考虑到知州的身份,就勉强答应了。

D.作者高度赞美了此马的至情忠义,具有“古烈丈夫”风范。此马对主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主人死后它也绝食而亡,以死相报。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令砦人驱马群于巷,蓦自墙登其脊,任所之。(3分)

(2)凡所曾经历,语以地名,即能自至其处。(3分)

⑶他人之厚豢,曾不一盼,独于其主而殉之身。(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论曰: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屈 原 庙

(明)梁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 香草名。

(1)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⑴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⑵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⑶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⑷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⑸ ,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⑹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⑻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土家摔碗酒

陈应松

从地图上看,恩施在湖北以西的更西,像一根钻头,钻到了湖南和重庆的腹部,或者像一只灵巧的触角,脚踩在荆楚,而头已探出身外老远老远;他的三面都不是湖北。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完全浸泡在荆楚风中,倒像个另类,有一种脱笼之鹄的感觉。他虽然与湖南和重庆交织一片,但他也不是湖南,更不是重庆。这地方要他不奇也不行。

奇地产异俗,譬如此地的摔碗酒。

恩施土家族的摔碗酒,我见识多年也摔过几回碗,却无法参透其中奥妙,颇有敬畏,几番思量,不敢下笔。想想吧,你被邀请去一个筵席上做客,本是彬彬有礼之事,宾主相见甚欢,大家推杯换盏,长幼尊卑有序,敬酒吃酒,无不礼数到堂,怎奈一阵猛烈的砸碗声,尖锐的瓷片四处乱飞,人皆惊惶,心脏无力承受,血压嘣嘣暴涨。这顿饭吃的!

吃饭在鄂西有些地方如神农架叫呼饭,而巴东叫逮饭。都是很火急很暴烈的样子,连呼带逮,再砸几个碗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但再一细想,也觉不对,咋能把自己喝酒的碗给摔碎了,再找主人要新碗的呢?任何人,不管是南方北方,中国外国,假如你在人家里做客,必须对餐具轻拿轻放,符合起码的礼节教养。那年月,谁都知道,破损了的碗是不会轻易扔的,还得请锔匠师傅锔补。就算是大户人家也要厉行节俭,没有铺张到可以拿一叠碗来让你砸个满堂彩。但恩施就是这规矩,喝顿酒,贴了酒肉饭菜还要欢迎你把咱家碗摔个七零八落,然后走人。好没道理!

摔碗酒说是起源于周朝。按本地的讲法,与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关,当年巴蔓子将军因国内有难,去楚国搬救兵,楚国要求巴国给三座城。楚兵解救巴国后,楚使请巴国割让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国家的城,遂割下自己的头换取城池。重了信誉,保了国家。“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而在割头之前,喝酒后摔碎碗,再拔剑自刎。这种大义人,天下少见,想想也够悲壮的。后人为纪念他,摔些酒碗也是学他的豪气,学他的作派,学他的舍身取义,学他的决绝笃诚。

这只是一种传说,要将自己的摔碗与历史英雄联系起来,壮胆是主要原因。也应了一句老话:喝酒喝的是气氛。但凡喝酒之人,都爱赌酒闹酒。逞了一时英雄,再多的酒倒入肚中,都不见踪影,只是苦了胃囊。最直观的豪情当然是将喝干的空碗摔了,以求结局响亮。叭!这一声,声、色、形都到了高潮,戛然而止,酒与人的魅力也到了巅峰。如果主人欣赏的是你摔得越多我越高兴,这个风俗也就无可厚非地站住了。

摔碗酒在恩施也叫“biang当酒”,极有趣的名字。biang当,是个象声词,东西落地碎裂的声音。biang读一声,相当响亮。三五好友碰上了,说,走,喝biang当酒去!喝这酒一定是在农家乐,主要是在乡村。一桌有几个火锅,煮得热火朝天,自然会摔得天翻地覆,鸡飞狗跳。主人说,摔吧摔吧,碎碎平安!

以头换城也好,碎碎平安也好,都是借口托词,就是笃定了要摔这个碗,冲着“biang当”来的。因而摔碗要有这种摔碗的环境,要有这种摔碗的冲动和气氛,桌上定不能有宵小之人。必是合性投意、割头换颈的朋友才能凑一堆拼命摔一通碗,也没有旁人呵斥你无礼粗野。男人们不摔几个碗够不上巴人后裔白虎血脉,有时女人也摔。摔得稀里哗啦,轰轰烈烈,这阵势,就是一个破坏,激烈的、报复的、凶狠的、果决的、壮美的破坏。以破坏完成感情,完成性格,完成民风,完成人生。摔的那个劲头,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重建一个自我,砸掉一个窝囊废,成全一个纯爷们。

但也听说,此俗随着旅游的推波助澜,有愈演愈烈之势,某家酒馆一天要摔一万个碗。满地狼藉,不堪入目,惊心动魄。我知道,这摔碗的花费最后全都算在酒客身上,酒家何乐而不为?你摔得越多,他收入越多。只是这些碗没有万年不能回归泥土。如果后人发掘,会耻笑我们是个纵酒肆色,尽情享乐,毫无节制的时代。如将其回收,碎成瓷粉,或者干脆与水泥一起,铺成大路,也算是废物利用。但我建议,若要保存此俗,最好是做成泥碗,即可降解。但摔声不脆,不荤不素,不如不摔,食客扫兴,生意不兴,如何是好?

让人又恨又爱的摔碗酒!

(选自“陈应松新浪博客”,有删略)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从地图上看,恩施在湖北以西的更西……他的三面都不是湖北。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完全浸泡在荆楚风中,倒像个另类……”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土家摔碗酒民俗的不伦不类。

B.“就算是大户人家也要厉行节俭,没有铺张到可以拿一叠碗来让你砸个满堂彩。但恩施就是这规矩,喝顿酒,贴了酒肉饭菜还要欢迎你把咱家碗摔个七零八落,然后走人。好没道理!”由此可看出作者起初对土家摔碗酒民俗的不理解。

C.“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重建一个自我,砸掉一个窝囊废,成全一个纯爷们。”表现出土家人喝摔碗酒的酣畅淋漓、痛快愉悦,也是说喝摔碗酒的全都是男人。

D.“让人又恨又爱的摔碗酒!”作为全文的结束语,既照应了本文题目,又点明了文章主题,能够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的深入思考。

E.本文语言富有特色,既大量使用了口语化的短句,使行文干脆利落、铿锵有力,又在不少地方恰当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极具感染力的排比,使文章读起来有种畅快淋漓之感。

17.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土家摔碗酒”民俗形成的几点具体原因。(4分)

18.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19.作者对当今愈演愈烈的摔碗酒民俗不知“如何是好”。请结合当前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民俗的看法。(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请根据下面的调查数据,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某杂志社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

21.作家通常运用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请从下面两段外貌描写中任选一段,先写出所描写人物的姓名,再分析其外貌描写的表达效果。(4分)

①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②她依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22.2013年暑期,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科教频道周末黄金时间播出,激发了国人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引发了汉字热。请你为即将开赛的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写一条宣传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少于14个字。(4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项由加拿大兰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调查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每个国家的受访人数不少于400人。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

大材小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一定会有个人定位、文化心理,社会背景等因素。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1年高考春招卷语文试题相关文章:

2020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3卷)

2020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2卷)

2020高考语文试题作文

2020高考语文答案(全国1卷)

2020高三语文备考模拟考试试卷

陕西2020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大全

高考语文试题真题测试题全国统一考试题

陕西2020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基础知识

95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