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2017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2)

慧珍分享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齐王(司马)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①以下皆侧目惮之。及冏诛,晞亦坐免。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后讨吕朗,破汲桑故将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封东平郡侯,邑万户。

  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其从母②依之,奉养甚厚。从母子求为将,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坐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杀卿者兖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其杖法如此。

  晞见朝政日乱,惧祸及己,而多所交结,每得珍物,即贻都下亲贵。兖州去洛五百里,恐不鲜美,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发暮还。初,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越司马潘滔等说曰:“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越以为然,乃迁晞青州刺史。

  越疑晞与怀帝有谋,使游骑于成皋间,获晞使,果得诏令,遂大构疑隙。永嘉五年,怀帝恶越专权,复密诏晞讨越。越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晞。晞使骑收河南尹潘滔,滔夜遁,及执尚书刘会、侍中程延,斩之。会越薨,盾败。诏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六州诸军事,增邑二万户。

  (选自《晋书•苟晞传》,有删改)

  【注】①八坐: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②从母:姨母。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的是( )(3分)

  A.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 惮:害怕

  B.晞亦坐免 坐:因……犯罪

  C.吾不以王法贷人 贷:宽恕

  D.即贻都下亲贵 贻:遗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汲桑之破邺也 之二虫又何知

  B.晞乃以为督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其从母依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杀卿者兖州刺史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B.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C.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D.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苟晞是河内山阳人。年轻时担任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十分器重他。晋惠帝领兵征讨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他为北军中候。

  B.苟晞对公事很熟悉,裁决迅速,别人不敢欺骗他。打仗有谋略,当时有人把他比为古代名将韩信、白起。

  C.司马越怀疑苟晞与怀帝有所图谋,抓住了苟晞的信使,查获了朝廷给苟晞的诏令,于是造成很深的疑虑怨恨。

  D.晋怀帝密令苟晞讨伐司马越。苟晞派兵抓获了司马越、刘会、程延,并把他们斩首,被封为大将军、大都督,督管六州诸军事。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5分)

  (2)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1)请从内容和作用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4分)

  (2)诗中描写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这样的句子:“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论语》中主要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 , 。”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为自己即将到来的高考拟一条励志语。励志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得体,20字以内。(4分)

  “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大楼”“高三不搏,一生白活。高三不累,人生无味”……全国各地一些高中校园内的雷人标语,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给“浙商成长基金”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4分)

  浙商成长基金2015年9月23日在杭州正式成立。该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浙商成长基金目标管理资产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轮封闭规模约80亿元,其余部分将于半年之内募集到位。该基金是由沪上知名浙商企业——复星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一只产业母基金。该基金定位于嫁接复星的海外投资能力与浙商的产业落地能力,目标是成为引导基金,发展成为浙商返乡投资的资金池,积极参与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的投资。

  18.将下面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指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苦瓜况味

  秦勇

  ①不知何时起,城里的人一到周末便往郊外跑,吃一顿刚采回的蔬菜、池塘里的清水鱼。若是到立夏,农家小院里、地坝边、菜地里,几根木棍或竹竿搭成的篱笆,绿油油地挂满了瓜果。除丝瓜、黄瓜外,不时会看到一根一根青翠欲滴的苦瓜,掩映在篱笆墙的绿荫里。

  ②那苦瓜,翠翠的,沾着露水,泛着绿光,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从藤上摘下几根鲜嫩的苦瓜,腌上一盘,夹上一筷子,嚼上一小口,脆脆的,苦苦的,但又夹着一丝甘甜、一缕清香,回味无穷。

  ③记得这苦瓜并非本地的农作物,它应属于亚洲热带地区的植物,算是“外来菜”。农村的孩子,总是喜欢吃甜的,山里的刺果、桑葚、地菇,特别是甘蔗,甜得让人馋嘴。所以,读中学前都没有吃过苦瓜,后来,村子里的青壮年陆续到广东去打工,挣了钱,逐渐富起来,从外地带回一沓沓钞票,也带回苦瓜的种子,洒在房前屋后的菜地上,寒去暑来,苦瓜也就像那“知青”,落地农村了。

  ④苦瓜成熟的季节,和朋友一起去喝夜酒,要么我请客,要么朋友请客,总是离不开一个菜——凉拌苦瓜,并且要特别给老板交代:“一定要生拌,不能焯水哈,整麻辣点!”凉拌苦瓜,要鲜瓜生拌,老了不行,放久了不行;要现腌现吃,太熟不行,味浅不行,还得配上一盘用花椒粉、胡椒粉、辣椒面、味精、盐巴等味料配制的“干麻辣”,吃上一盘再一盘,让人大快朵颐。

  ⑤有几家夜市很有名气,例如川江号子、田三嫂、藩寻味、泉潭屿、鱼老大、何大姐……这些夜市或在滨江路,或在闹市区,或在广场旁,或在路边小巷,有的以活色生香的凉拌菜出名,有的以清淡可口的菜豆花出名,有的以香辣细嫩的烤鱼出名,有的以清醇新鲜的生啤酒出名,各有一群粉丝,各有独特的味道。夜幕降临,新月初升,这些夜市已是人头汹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此起彼落,不亦乐乎。热闹到凌晨一两点方才打烊收摊,夜的喧嚣才得以宁静。

  ⑥城小,时间一长,这些店老板见到我,就知道我喜欢点那生拌苦瓜,不用再提醒,老板就会给拌菜的服务员吼两声:“生拌,不焯水,麻辣味!”我会心一笑,感受着小城人那少有的默契和温馨。于是开心地喝起酒来,偶尔也是折腾到凌晨,其他的顾客都已散去,酒瘾未尽的朋友喊一声再开一瓶啤酒,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⑦那一刻,我感受那老板多像一根苦瓜,天天熬到深夜,以菜为生,解人之馋,那么苦,那么累,仍满脸笑容,不把自己的苦感染给客人。苦瓜也是,以己之躯,为人之餐,或清炒鸡蛋,或爆炒肉丝,或炖排骨,不论与什么食材同炒同煮,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真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叫它“君子菜”,也算名副其实。其实,生活中有着苦瓜情怀的人很多,我曾阅读肖复兴的散文《苦瓜》,当读到“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心里总是一阵酸楚。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了。

  ⑧有一次,我在下班的路上,遇见一个挑着篮子卖菜的婆婆,她佝偻着身子,蹒跚地走着,篮里还有几个被人挑剩的苦瓜,表皮已蔫了,我叫住老人,买下了剩余的苦瓜。有一根很老了,一半已褪成红褐色。我打算拿回家掏出籽来,来年春天种在阳台的花盆里,说不定会吃上自己种的苦瓜。回到家,用刀剖开苦瓜,里面露出殷红的瓜瓤和瓜子,真叫人惊奇,捏几颗放进嘴里,抿了抿,舌尖一丝淡淡的酸甜。看来,这一生清苦、外表平平的苦瓜,貌癞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却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来时。

  ⑨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

  (选自《散文选刊》原创版,有删改)

  19.简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①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

  ②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21.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了”?请简要分析。(4分)

  22.本文标题为“苦瓜的况味”,从文中你读出了哪些“况味”,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一谈。(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看过“2017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的人还看了:

1.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套附答案

2.2017朝阳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3.2017届高三质量分析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2017年语文高考模拟卷

5.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95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