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精彩写作素材

凤婷分享

  语文写作是高中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事,关键在于缺少写作素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精彩写作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写作素材:明太祖滥杀功臣

  胡惟庸谋反案,是明太祖开国以后杀戮功臣案件中最严重的一桩政治案件。

  胡惟庸是在和州时就跟随明太祖打天下的,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有办事才能,又善于揣摩明太祖的心思,办事小心谨慎,所以地位一天比一天高,由县主簿(知县副职)做到知县、太常寺卿(礼部官员)、中书省参知政事。尽管刘伯温曾对明太祖批评过他,说他是一匹顽劣的牛犊,只会把车拉翻,明确反对让他做宰相,明太祖还是将宰相的职位授给了他。

  做了宰相的胡惟庸,逐渐得意忘形,不再谨小慎微,官员的升降,案犯的生杀等等大事,他不再一一向明太祖禀报,而是独断专行。京城内外官员送来的奏章,凡是有不利于他的内容的,他就私自拦下,不报到明太祖那里。他还收下各地官员无数的贿赂。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明太祖渐渐有所耳闻。

  公元1379年,占城国(今越南南部)使臣来到北京朝贡,胡惟庸不向明太祖报告,自行接待。宫内太监发现后,立即奏告明太祖。太祖大怒,严厉追究胡惟庸及六部长官的责任。第二年,又有人告发胡惟庸有造反的阴谋,朱元璋越加愤怒,不但处死了胡惟庸及其全家,还诛杀了与胡惟庸有牵连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及他们的家属,达一万五千多人。

  被胡惟庸案件牵连的最有名望的开国功臣,还有宋濂与李善长。

  宋濂是浙江人,公元1359年就跟随明太祖,一向被重用,做到大学士,当过太子的老师。明太祖一向尊称他为宋先生;他侍奉明太祖也很谨慎小心。有一天上朝,明太祖突然问他:“你昨晚喝过酒吗?请的是哪几位客人?”宋濂果然在昨天夜里请过几个朋友,便一一照实回答。明太祖听了很满意。因为他已经派锦衣卫的特务秘密侦察过,知道宋濂所讲全为实情,是忠于他的。宋濂六十八岁告老还乡,明太祖给了很高的礼仪。可是,胡惟庸案追查到了他的孙子宋慎时,宋濂也被明太祖派人从家乡抓到应天,准备处死。

  明太祖的妻子马皇后她听说她所敬重的宋先生将被处死,难过极了。她一再劝说明太祖:“宋先生住在乡下,怎么知道他孙子做的事呢?饶他一条老命吧!”

  明太祖与马皇后感情很好,终于赦免宋濂的死罪,但还是没有完全放过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下旨将他充军到四川茂州(今四川茂县)。宋濂最终死在充军的途中。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的头号功臣,明太祖曾称他是自己的萧何。封爵时,明太祖又赐给他丹书铁券两道,可免死罪。可是胡惟庸案过了十年,又被翻了出来,追查到李善长,说他与胡惟庸关系密切,对谋反的阴谋知情不报,罪同谋反。李善长与他的全家七十多口人,也全被杀了。

  公元1393年,又发生大将军蓝玉谋反案。蓝玉多次带兵出关征讨元朝残余势力,曾打到捕鱼儿海(又名清水泊,今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左旗西南中蒙边境上的贝尔湖),俘虏过元主的弟弟与吴王等,战功卓著,被封为凉国公。但他自以为功劳大,对明太祖傲慢无礼,明太祖早就不满他的行为。另外,还有人早就告发蓝玉与胡惟庸的谋反有牵连。但明太祖因蓝玉正带兵在前线打仗,没有追究。这年又有人告发蓝玉在府中埋伏士兵,意图政变。明太祖立即派锦衣卫人员逮捕蓝玉,诛灭九族。这次大狱,丢掉性命的将近两万人。

  为了巩固皇帝的权威,明太祖索性废除了宰相这一职位,将宰相的权力分散到吏、礼、户、兵、刑、工六部,由六部尚书(六部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又将掌管军队的大都督府分为左军、右军、中军、前军、后军五个都督府,分散兵权。五军都督府平时负责训练士兵,战时的军队调动与出征则由皇帝直接指挥。皇帝的专制权力,达到空前的集中。

  经过几次有意识的、大规模地屠杀,明初的功臣宿将,差不多被杀干净了。有一次,他与他孙子朱允炆(wén)聊天,朱允炆问:“爷爷,你为什么不可以少杀些人?”他说:“我这是替你除掉荆棘哩。”

  但是,他没有料到,争夺朱家天下的惨祸,不是出于权大势重的功臣,而是出于朱家的亲人。

  高中语文写作素材:红巾军高举义旗

  “石人一只眼,挑动(开挖)黄河天下反。”

  元朝末年,山东、河南开挖黄河河道的穷苦民工中,曾秘密流传过这一个预言。

  此时的中国,已经天下大乱。朝廷内争,官吏腐败,统治中国的蒙古贵族过着奢糜的生活。元朝最后一个皇帝顺帝(又称惠宗,名妥帖睦儿)一次就将山东十六万二千多顷土地赏赐给一座大寺院。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民族迫害,让人们喘不过气来,活不下去。全国各地民众反抗不断,只是还未燃成燎原的大火。

  河北农民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等以宣传白莲会(秘密民间组织)的形式,组织民众造反。他们鼓动说,象征光明的弥勒佛就要降临世间,元朝天下即将大乱。又说,老韩家本姓赵,是宋徽宗第八代孙子,刘福通也是宋代名将刘光世的后人,是老天爷命令我们来拯救民众,治理国家的。

  公元1344年后,黄河连年在河北、山东境内决口,大片土地、房屋被淹,巨大地震接踵而至,更多的民众流离失所。元朝政府强征全国各地近二十万民工开挖黄河故道(被废弃的旧河道)。河工们遭到督河官吏的盘剥克扣,任意体罚,怨声载道,苦不堪言。韩山童、刘福通认为造反的时机已经成熟,就煽动说,古老的黄河被翻动,天下也将大乱。还造出上面那句预言,在民工中传播。

  他们又秘密凿了尊一只眼睛的石人,再将“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预言凿在背上,偷偷埋在即将开挖的老河床中。当这尊神秘的石人被民工挖出时,人们惊呼起来,奔走相告,都说:这是天意,真是天意呀。该反了!该反了!

  公元1351年5月的一天,韩山童等人秘密聚在一起,宰了白马、黑牛祭天告地,歃血为盟,郑重宣誓:同举义兵,推翻元朝!约定头披红巾作为起义的标志。

  但他们的行动被官军发觉了。正在商议起义大事时,官军偷偷袭来。韩山童被捉去杀害了。刘福通等人迅速逃到颖州(今安徽阜阳)城,揭竿首义。这支造反的队伍被称为红巾军。

  刘福通义旗下很快集聚了大批的河工与流民,达十几万人,迅速占领了罗山(今河南罗山)、上蔡(今河南上蔡)、舞阳(今河南漯河)等十多个城市,成为全国各地起义的旗帜。江南民众响应最为强烈,湖广有蕲(qi)州(今湖北浠水)、黄州(今湖北新洲)的徐寿辉,湘、汉有布王三、孟海马,江淮有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丰县、沛县有芝麻李等,都拉起造反的队伍,都称为红巾军。苏北盐贩出身的张士诚也揭竿反元,不过他没用红巾军旗号。

  元王朝惊慌失措,匆忙派军队来围剿。进攻刘福通的元军主力是其精锐部队阿速卫军。阿速军成立于元初,由色目人组成,负责皇帝的随从、警卫、城禁等,人高马大,装备精良。但到这时已经腐败不堪,一接触农民军,立刻溃败下来。带兵主将首先落荒而逃,士兵们也四散奔命。

  官军与起义军来来回回地打了两三年仗,总也不能将义军镇压下去。江南的张士诚一度强盛。公元1354年,元王朝派丞相脱脱率领一支包括远从西域和西番(今西藏)征调来的强悍的少数民族军队,号称百万大军,围剿张士诚。脱脱几乎成功了,却因朝廷的内讧而失败。大江南北起义军又获得一个发展机会。第二年二月,刘福通就在亳州正式建立了起义军的政权。

  新政权的国号叫宋,年号龙凤,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做了皇帝,因为白莲会信奉光明之王,又称小明王,刘福通掌握了实际的军政大权。小明王政权起到团聚、号令各路起义军队的作用,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都曾奉行龙凤年号。

  但是起义军内部发生内争,刘福通被元军打败,带着小明王跑到安丰(今安徽寿县)。不久,他的军力又恢复壮大。公元1557年刘福通率军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同时派三路义军北伐。西路由李武、崔德、白不信、大刀敖等将领率领,沿商州(今陕西商州)、武关进伐,目标直指关中;中路由关先生、破头潘等将领率领,进攻山西、河北,目标为元的京城大都;东路由毛贵率领,从山东、河北出征,目标同为大都城。

  元朝各地守城官吏,早无斗志,不少官吏闻风而逃。中、西两路北伐军的进攻一度有较大进展,但因军队内部

  纪律不严,号令不明,又不大听统帅部的约束指挥,因此不能长久有效地占领所攻取的土地。只有毛贵一支,占领山东后,建立政权,派兵屯田,获得充裕的粮食与巩固的根据地,在那儿坚持了三年的战争,一度打到大都城下。但这三路军最终都遭到失败。

  刘福通一度占领汴梁,作为新都城。但不久他又被元军打败,带着小明王退回安丰。

  公元1363年,刘福通在安丰被反复无常的张士诚攻击,力战身死。小明王被赶来解围的朱元璋军队救走。南方许多起义队伍虽然还承认龙凤年号,但都各自为政,没有人再真正听小明王的号令了。北方各地起义的烈火渐渐熄灭下来,这距首义的日子已有十二个年头。

  高中语文写作素材:元世祖重用读书人

  许衡是元代的著名学者,他在汉、蒙文化的融合交流方面,起过不小的作用。忽必烈即位后,曾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

  有一年盛夏,许衡遇到一件急事要外出处理,便顾不得烈日当空,带着几个人匆匆出门了。

  骄阳似火。许衡一行在酷暑中赶路,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喉咙干得像要冒火。忽然,他们发现前面有一棵梨树,不禁高兴得争先恐后地向梨树跑去。

  大家抢着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端坐树下。

  两个下属摘了梨给许衡吃,却被他谢绝了。

  “天气这么热,您难道不觉得口渴吗?”下属问。

  “盛夏赶路,酷热难当,怎么会不口渴呢!”许衡回答。

  “那您为什么不吃梨子呢?”下属又问。

  “不属于我的东西,我怎么可以随便拿来吃?”许衡反问道。

  下属劝他:“这梨树没有主人,您何必这样拘谨呢?”

  许衡坚定地说:“梨树无主,我的心不可以无主!不管天下是混乱还是太平,不管他人是高尚还是卑鄙,我都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只要心中有主,才能够不觉夏日的炎热烦躁,不怕口渴难熬;只要心中有主,才能够事业有成,无往不胜。”

  许衡一席话,说得随行人员都很感动,也很羞愧。

  忽必烈原来对中原文化并不熟悉,但他在当亲王时,就留意招揽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汉族读书人中有才干的人。许衡只是这许多人中的一个。早在元太宗时,元太宗窝阔台曾下令考试儒术,许衡参加了考试,并且考中了,由此他开始出名。忽必烈当亲王时,特地派了使者去请他,并任命他为京兆提学。许衡到任后,大力兴办学校,讲授程朱理学。由于他名气大,来求学的人很多。

  许衡当了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后,正式设立了国子学(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学生都是从忽必烈手下的蒙汉大臣的子弟中挑选出来的。许衡以朱熹的《小学》等为教材,向他们讲授程朱理学等儒家文化,课余还教他们学习儒家的礼仪和技艺。使他们了解了中原文化和儒家的治国方法,为元朝廷培养了不少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成为宰相、大臣的有近十人,成为各部和地方长官的又有数十人。

  忽必烈手下还有一位刘秉忠,是他最信任,也是最早任用的汉人谋士。刘秉忠十七岁时就担任了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二十二岁时到山中隐居,学全真道,后来又在天宁寺出家当和尚。1242年,禅宗高僧海云应忽必烈的召请,去讲佛法,他带了刘秉忠一同来到忽必烈的王府。在交谈中,忽必烈发现刘秉忠知识很渊博,天文地理、工程水利、诸子百家,他没有不知道的;对天下大事也了如指掌。因此海云禅师返回南方时,忽必烈把刘秉忠留在王府当书记。刘秉忠一直追随忽必烈,经常参加重要政治问题的决策,对忽必烈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聪书记”。

  忽必烈即位后,刘秉忠按忽必烈的命令制定各项制度。他糅合蒙古的制度和中原的传统制度,制定了元朝的新制度,在建立中书省、使用“中统”这一年号、选用官员等方面,他都起了很大作用。他还和许衡等人策划立国规模,议定了官员的任命、俸禄等制度;又参照唐代的《开元礼》,主持制定了元朝的朝廷礼仪。

  成吉思汗建国以后,一直用“大蒙古国”这一国号。忽必烈即位后,政治中心转到了中原。公元1271年,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取《易经》中“大哉乾元”的意思,将国号命为“大元”。早在公元1264年(至元元年),燕京被定为中都,但因旧城被破坏得较厉害,126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建造新都城。刘秉忠将旧城东北的空地定为新城的城址,按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作了全面规划,建起了一座新都城。1272年,按他的建议,中都改为大都,成为元朝的统治中心。

  此外刘秉忠还向忽必烈引荐了不少有才干的汉族知识分子。如张文谦、姚枢等,都是他推荐给忽必烈的。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忽必烈巩固了他在中原的统治。从1279年灭南宋后,元朝再次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唐代末年开始的分裂局面,并且奠定了包括以后明、清二朝在内的长期统一的基础。
看了<高中语文精彩写作素材>的人还看了:

1.高中语文作文题材集锦

2.高中语文作文精彩素材

3.高中语文精彩作文素材

4.高中语文作文素材集锦

5.高考语文必看励志写作素材

6.高中语文作文精典素材

    299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