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鲁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凤婷分享

  二、串讲课文:(列出基本层次)

  三、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难 齐 宣 王 孟 子 解 决

  1 畏

  难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础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诚服

  2

  信心不足

  信心不足:“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比喻说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 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

  大欲 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激—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缘木求鱼的比喻 齐宣王的迷梦被击碎(先破后立)

  四、语言特点: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1、 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2、 排比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3、适当的神态描写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五、作业: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

  提出并明确话题(王道-霸道) ——————————实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 ——————————不忍之心

  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齐宣王未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 推恩天下

  而是不为

  反面论述“霸道”危害,敦促 —————————— 推行仁政

  齐宣王实行王道

  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 制民之产

鲁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2.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3.高二上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4.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5.高二语文必修五课后练习测试题

2559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