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易写错成语汇总

舒雯分享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高考语文中经常出现和运用的表达方式,成语的运用可以是文章更加生动。但也有些成语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错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易写错成语汇总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考语文易写错成语一

  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4.暴珍(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高考语文易写错成语二

  11.不茅(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18.发奋(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高考语文易写错成语三

  21.纷至踏(沓)来: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22.甘之如怡(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29.汗流夹(浃)背: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猜你喜欢:
1.高考易混用成语大全

2.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3.高中学生易误用成语

4.高考容易出错的成语

5.高中语文易混用成语

6.常见易误用的成语集锦

7.高中易错易混成语

    191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