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整理

文娟分享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早读是高中语文的必修课,语文早读该读些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早读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一)

  一、风雅诗斋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鉴赏指引:

  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

  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征。“去人只数尺”是指月影靠船很近,“江清月近人”,表现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绘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宁静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朦胧而柔和。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从中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江月”写到“风灯”,由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

  然后再由近及远地描写江岸,由于月照沙岸如雪,岸边景物依稀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相联系的。诗人对着“ 沙头宿鹭”,不由衷心赞美夜的“静”美。忽然船尾传来“拨刺”的声响,使凝神暇思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实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将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生,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

  二、文言读吧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背景材料】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有一“墨池”,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曾巩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九月到临川游览、凭吊墨池遗迹。当时曾巩刚刚30岁,没有谋得一官半职,而文章却已名满天下了,临川的州学教授王盛仰慕他的名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散文。

  本文名为《墨池记》,着眼点却不在“池”,而在于阐释成就并非天成,要靠刻苦学习的道理,以此勉励学者勤奋学习。

  【文化小常识】

  二、曾巩介绍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二年(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墨池记》都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曾巩亦能诗,今存诗四百余首,以七绝成就较高,但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视。

  【参考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方高高突起,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低洼的长方形水池,被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遗迹。难道果真如此吗?

  当王羲之不愿再勉强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出海,在山水之间娱乐自己的心怀。难道当他尽情游览而纵情山水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生而成啊。但后世没有能赶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你能作记。”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呢?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三、大家文坊

  做一个战士

  作者:巴金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

  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

  《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

  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

  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他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更有把握地致敌人的死命。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驱散黑暗,这是战士的任务。他不躲避黑暗,却要面对黑暗,跟躲藏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搏斗。他要消灭它们而取得光明。战士是不知道妥协的。他得不到光明便不会停止战斗。

  战士是永远年轻的。他不犹豫,不休息。他深入人丛中,找寻苍蝇、毒蚊等等危害人类的东西。他不断地攻击它们,不肯与它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天空下面。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停的战斗。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存,便是带着满身伤疤而死去。在战斗中力量只有增长,信仰只有加强。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

  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他甚至在失败的废墟上,还要堆起破碎的砖石重建九级宝塔。任何打击都不能击破战士的意志。只有在死的时候他才闭上眼睛。

  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怕被绊脚石摔倒,没有一种障碍能使他改变心思。假象绝不能迷住战士的眼睛,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除非他死,人不能使他放弃工作。

  这便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战士。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能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做战士,只要他有决心。所以我用“做一个战士”的话来激励那些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

  1938年7月16日在上海

  佳作赏析:在20世纪文学中,巴金被认为是青春写作的最杰出代表。无论题材内容、写作姿态还是情绪格调,都深深关怀和契合着青年,同时被广大的青年人所欢迎、信赖和喜爱。巴金本人的率性、热情和诗人气质,他理想主义者的激情,和他作为一个战士而从事创作的姿态,都能在他的文字中被看到和感受到。

  这段文字就来自这样的背景。它既是巴金对青年读者的一个回答与“激励”,同时也是他对自己的的一种激励与要求。全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紧凑。首先从青年朋友的两个提问和自己对他们的回答起笔,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亮出了全文的论述中心。接着引用《战士颂》里的一段文字从感性层面阐释了战士的特质。然后以最大的篇幅条分缕析的对我们为什么需要战士和需要怎样的战士做了激情洋溢又文采飞扬的论析。文中用大量排比式的句群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述了一个战士所具有的独特人格和顽强个性,又以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战士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和他们一贯的精神。其中贯穿着巴金自己一生为人的态度与特征,渗透着他高贵的人格、高蹈的思想情操以及他的巨大精神魅力。

  本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艺术上,都值得半个多世纪后的我们去学习和深深铭记,因为今天依然需要有这样的“战士”,因为“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二)

  一、风雅诗斋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鉴赏指引: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信息,牧马晚归的情景还意味着,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境战火平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意义相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境界动人。

  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师也难以画出的。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意味。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当时正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中写道: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因为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才能感而不伤。

  二、文言读吧

  千金买骨①

  臣闻古之君人②,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③: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④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⑤。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⑥,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燕策》。②君人:人君,国君。③涓人:国君的近侍,又名“中涓”,即阉人。④安事:犹言“何用”。⑤市:买。⑥期:读jī基。期年:一年。

  【译文】

  我听说古时候有一个国君,出价千金购买千里马。三年过去了,也没有买到一匹。一个近侍自告奋勇对国君说:“请允许我替您去买马。”国君欣然答应,让他去了。近侍在外走访了三个月,终于找到一匹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便花五百金买下马骨,回来报告国君。国君勃然大怒,骂道:“我买的是活马,要死马何用?白白糟踏了五百金!”

  近侍不慌不忙地说:“一匹死的千里马,大王都肯出五百金的高价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从此都会知道君王是真心诚意地要买千里马,您就静候佳音吧,好马很快就到手了。”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一年,就买到三匹千里马。

  【题旨】只要诚心实意,取信于民,不论什么困难的事情都是可以办到的。

  三、大家文坊

  坚守住自己

  张海源

  人很少能听从自己的内心,而是被世人的各种意见所左右,这是导致人生不幸的最主要的原因。

  在涉世之初,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教导。这些教导被认为是善意的和必要的,却很少与我们内心的愿望相一致。出于顺从的天性,绝大多数人将迅速放弃自己的意愿,从此踏上一条“随大流”的平庸之路,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幸福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感受,平庸者随遇而安,对人生的期望值较低,欲望和痛苦都很少,所以是幸福的。我们甚至经常会听到人们对这些人的羡慕。

  其实不然。

  一个人越是平庸,就越是难以做到与世无争。一方面,他们容易屈服,一方面,对自己的屈服又心怀恼怒。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当年所崇拜的权威,竟是同自己一样的庸人。那时,失去对权威的依赖所产生的虚弱感,与虚度年华的懊悔,就在心底合成一股强烈的沮丧。

  就这样,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不经意间,平庸者看到了自己已站在教导者的位置上,几乎是身不由己地,他们就进入了由平庸制造平庸的大循环之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看到在平庸的教导者身上,那种代代相袭的权威意识,以及隐匿于其后的平庸。所有这些非理性的、软弱的情感,只能出自一个饱受挫折和压抑感折磨的弱者的心灵。

  任何形式的幸福,其首要前提都是忠于自我,在这个意义上,只有伟大的天才的一生,才是真正幸福的。靠着超常的生命意志和强大的正当本能,他们毋须违背自己的意愿,也从不为任何无益的事情而浪费精力。无论何种情况下,他们都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度过一生;完成自己的使命。还有比这种人生更幸福的幸福吗?

  而世人则将天才的坚强意志视为天生,把自己的懒惰合理化。他们不愿意看到,任何强有力的意志都是后天修炼的结果。

  生命意志最初的表现形式,只是一种不一定会引人注目的想象能力。而耽于幻想,使人们漂浮于现实之上而不与之发生真实的关系,遂使得来自真实世界的任何威胁,无论是教导还是打击,-都注定只能落空。幻想不仅使幻想者具备了虚灵的性质,也使现实世界呈现出非物质化的特征,从而瓦解了其建立的社会结构之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天才难以被全部扼杀,以及为什么一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孩子,仅仅因为富于幻想,就会让强大的成人社会感到不安的原因。

  被扼杀的,往往是一些发育不良的天才的胚芽。

  相对于冷酷无情的社会,这是些非常单纯的人们,因而命途多舛,饱尝了各种碰壁之苦。慢慢地,他们变得一边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感慨,一边因自己的意志薄弱感到无望;既难以忍受平庸的现实强加诸己的游戏规则,又难以割舍自认为毫无意义的世俗情怀;他们充满幻想,却又难以满足于幻想的世界;有时崇拜天才,有时又同情平庸;一边为自己残留的个性而洋洋得意,一边为终究会彻底丧失自我的预感而暗暗懊恼。总之,他们既不满于现状,又颓丧消沉斗志全消。

  他们一再被告知,所有痛苦都起因于不成熟。一些被称为成功人士的大官或小官与大亨或小亨们,也煞有介事地晓之以做人做事的哲理,以现身说法展示着成熟的好处,仿佛那点敛财之道和为官之术,竟涵括了生活的全部,但对其真正可称为秘密的旁门左道,却绝口不提。

  事实上,真正的成熟,或惟一的智慧,无非是能够将这个生活和社会看透。至于如何获得这种智慧,有史以来,每一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都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经验和可供学习与模仿的榜样。每一部杰出的著作,都在向我们私语着这个伟大的秘密。

  只有洁净的镜子,才可以映出清晰的图像,只有纯正的心灵,才能看得见心灵的纯正,被纯正所感染,并得以接近伟大的精神。因为一切伟大的灵魂;都是纯朴的:伟大的思想,只能产生自纯朴的心灵;有史以来所有有价值的事物,都是心灵单纯的人们创造的。

  所以,请不要因渴望成熟而急于放弃纯朴,不要为了获得智慧而放弃想象力。守住你自己,这是寻找人生真谛的惟一途径。就像常言所说,真理只能呈现它自身,又恰似这样一句禅语的注脚:初心即是正觉。

  企图在身边寻求慰藉,就必然会感到孤独,如果抬头向历史的深处望去,你将发现一个古老的伟人家族,宛如山脉绵延而来,那是你永远的力量源泉。

  不甘于平庸者,必为平庸所伤。一个认真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个不幸的人,因这世界上没有多少事经得住认真打量。但一个认真而不彻底的人,则是一个双重不幸的人。除了经历由树苗萎缩成蔓草,并最终成为蔓草的肥料的死亡过程,他还将为背叛初衷而怀着终生的内疚和不安,它产生于背叛的行为本身所含有的、对自我的蔑视。这是一道直抵生命根处的伤口,比任何来自外部的伤害都难以愈合,而且,它根本无法从自我的心灵中获得慰藉。

  追寻伟人的目的,并非只是要去成为伟人。作为有精神需求的普通人,坚守住自己,像天才一样,按自己的愿望度过此生,也是减少人生之痛苦的唯一办法。所谓伟人对于我们的普遍引领和提升,其意义恐怕就在于此。

  佳作赏析: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通常不会把坚持己见的品质放在重要位置。从小我们听惯了的忠告都是听话、谦虚、从善如流。事实上,随遇而安、无为而治的处世思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颇为盛行,这是符合我们的实用主义原则的。久而久之,思维定式一经形成,便很少有人能想象出,坚守是一种什么形状的幸福。而作者偏偏要提醒我们,虚弱、懊悔、沮丧,所有痛苦都不是没有由来的,错在最开始那一刻的屈服早已铸成。这样尖锐的说法难免让心有戚戚的你我感到汗颜。而作者不曾点明的是,当大部分人都从这一条“随大流”的平庸之路走向社会的时候,制定整个社会生存规则的权利也逐渐转移到平庸者手中,到这时候,全社会的“平庸”氛围会迫使仅有的几个坚守者也无处遁逃,此时,代代相袭的平庸结构将成为“历史潮流”而越发坚固。而这样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

  作者似乎通篇都在空谈坚守、平庸和幸福、痛苦,事实上,他探讨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哪一点不是与当前现实的思考息息相关的呢?许多知识分子,就像它所描述的“发育不良的天才的胚芽”,“即不满于现状,又颓丧消沉斗志全消”,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放弃忠于自己而作茧自缚呢?而一个连高考志愿都无法忠于自己的年轻人,能否在未来的人生过程中得到幸福,实在是无法让人信任。

  就算人生无论如何都有痛苦,但在作者看来,坚守住自己,总比平庸者自伤要幸福很多。认清这个“坚守”的问题,取决于你对现实的洞察力。
看过"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整理 "的还看了:

1.高考语文早读读什么

2.高二语文早读资料

3.早读5分钟励志演讲稿

    138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