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物理>

高中物理审题指导

凤婷分享

  高中物理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同学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审题指导,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审题指导:如何审

  很多学生物理题读完之后,没有什么印象,一片混乱,根本原因是对于物理题目,没有结构性的认识和思维!

  首先,不论是受力,还是运动,那都是物体在受力,物体在运动!因此,一定要有“ 物体 ”的意识。

  在力学中,不仅滑块、滑板、子弹、小球、物块…是物体,同样地球、地面、斜面也是物体,只不过前者是研究对象,后者是给研究对象施加力的物体!

  在电磁学中,不仅电子、带电小球、带电油滴、金属棒…是物体,同样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以及它们运动的轨道、导轨,也是物体(或物质),只不过前者也是研究对象,后者同样也是给研究对象施加力的物体!

  那么无论力电,所描述的都是几个不同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几个不同的物体—— 物体(给研究对象施加力的其他物体,通常是静止的或者不需要我们研究它的过程与变化,如地面、电磁场、轨道);

  相互作用 —— 力(3类场力:重、电、磁;2类接触力:弹、摩);

  过程 —— 必然伴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位置的变化,也就是说往往一个过程,我们要搞清楚这个过程分几段,不同段的连接点的特征(状态),以及这个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电磁学中的规律)。

  有了“物”的意识,面对综合题的时,依然感觉信息量大,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导致混乱!究其原因,就是信息没有分清主次和先后,一股脑的平铺展开,必然大脑错乱!那么谁主、谁次?谁先、谁后呢?

  第一步:先看题中涉及到的是“哪几个物体”,比如滑块、滑板/地面、地球(墙面、挡板、弹簧);物块、传送带;带电粒子/电磁场、重力场;导杆/导轨、磁场、地球”等

  第二步:再看题中对这几个“物体的特征”的描述,也就是多大(几何参数:长度、距离、半径)?多重(质量、密度)?多少电(电荷量)?多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啥方向(电磁场方向)?是否粗糙(摩擦系数多少)?是否考虑电阻(电阻多少)?弹簧劲度系数多少?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多少?电容器电容多少?…

  以及研究对象(注意研究对象不一定只有一个,如“滑块滑板”叠加体模型)的“初始状态”,如:位置、刚开始运动的时刻、初速度(初动能/初动量)、加速度、受力等(先用合适的字母设出来)

  第三步:看清了题目中描述的各个物体及其特征以及初始状态的时候,接下来,要看题目中是如何描述这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是如何变化的、有哪些特征或结果出现?比如,走了多少米、走了多少秒、什么时刻速度达到了多少、加速度是多少、受力是如何变化的、能量变化了多少、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恰好怎样或恰好没怎样?(通常会告诉我们一部分特征和结果,再根据初始状态,去求出其他特征或结果)

  第四步:就是看问题是什么?

  是求物体的某个特征(质量、比荷、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还是初始状态(初始位置、初速度、初动能)?

  还是运动过程的末状态或结果(位置、速度、动能、位移、时间、能量的变化量)?

  还是过程中的一些决定因素或约束条件(力的大小、力的作用时间与时刻、加速度)

  至此,第一遍比较细致的审题,就结束了!

  当然,在整个审题的过程中,如果题目中有图,一定要结合图,来进行审题。即使题目中没有图,也要把图勾勒在草稿纸上,就是形象思维,可视化!

  高中物理审题指导:审什么

  ①关注研究对象的描述

  对象:小球(小车、小滑块)、板、杆、环、线、滑轮、弹簧、粒子、微粒、液滴、直导线(棒)、曲导线、磁体、电阻、电容、电感……

  a.大小:计不计大小(“质点”、“点电荷”……)、几何尺寸(有限、无限)

  b.形状:球、柱、方、三角……

  c.质量:计不计质量(“轻杆”、“轻绳”、“弹簧”……)

  d.带电情况(正负)

  e.电流情况

  f.带磁情况(磁体)

  g.电阻、电容、电感情况,如电表:理想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理想电流表(内阻为零)

  h.重力:计不计重力(不考虑重力)

  ……

  ②关注物理空间的描述

  重力场、电场、磁场

  面、线、杆

  有限、无限

  光滑、粗糙

  水平、竖直、倾斜

  ……

  ③关注物体的受力、运动及所处状态的描述

  a.受哪些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洛仑兹力、安培力)

  b.运动及所处状态(静止、匀速、匀变速、变加速、平抛、圆周、一般曲线……)

  c.运动过程中的临界现象

  ④关注包含有隐含条件或关键词的“言外之意”

  光滑(不计摩擦力),轻(不考虑重力),缓慢(准静态,平衡力),足够长(物体不会从其上滑下),刚好、恰好,水平、竖直、最大(思考出现最大的条件)等。

  ⑤养成自已的审题模式,关注一些必需考虑的因素

  电路——是否是纯电阻

  带电粒子——是否考虑重力

  电学实验——仪表的内阻是准确值还是大约值

  匀减速——减到零不动?减到零反向?

  焦耳热——全电路?某个电阻?

  ……

  ⑥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的几组概念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正碰≠弹性碰撞

  磁场≠匀强磁场

  电场≠匀强电场

  洛伦兹力≠向心力

  万有引力≠向心力

  直流电≠恒定电流

  交流电≠正弦交流电

  摩擦力——滑动摩擦?静摩擦?

  匀变速运动——直线、曲线(匀加速?匀减速?先减速后反向加速?)

  摩擦做功——摩擦生热

  板的长度——物体的位移

  电动势——电势差

  热——摩擦生热——焦耳热

  电能——电热

  克服安培力做功——电能——焦耳热

  ……

  ⑦对于实验题:

  1.有效数字位数

  2.仪表的代号、选项序号

  3.图象两轴的物理量及单位

  ⑧对于计算题:

  1.公式与字母是否相对应

  2.结果是否用已知字母表示

  3.是否将题目所求均已作答,并放在明显位置
看了“高中物理审题指导”的人还看了:

1.高中物理的三步审题法

2.高中物理大题答题技巧和规范

3.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经验指导

4.高考物理的学习方法指导

5.高中物理的五大学习方法详解

6.高中物理常用解题技巧总结

7.2015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

8.高中物理快速提高分数的五个步骤

9.高中进行物理解题思维训练的方法

    274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