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考辅导资料>

高中生必看:学好高中数学的三大突破口,如何有效复习

惠敏分享

  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学习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高三备考学习方法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生必看:学好高中数学的三大突破口

  一。学不好数学问题在哪

  首先樊瑞军认为与其说学不好,学不会数学不如说不会解题更恰当一些,大多数同学都有一种普遍感觉,课本内容学会了就会解题,其实不然,就算你学会了课本内容,老师课堂讲的内容你能听懂,你任然不会解题,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学习和解题本来就不是画等号的。

  下面我先讲课本内容的学习,可能很多同学对于课本都有一个感受,课本内容,例题习题都很简单,但考试题目却不是这样,而且很多考试用的内容课本上根本没有,的确如此,这就是学习困惑的第一个原因,第二是目前的学习资料问题,虽然资料种类繁多,但真正适合考试考场解题的确很少,比如很多同学拿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概念手册名目繁多,但基本都差不多,都是课本内容的一个简单总结,高一高二基本没有问题,高三马上就不适用了,考试中用到的一些方法,结论,特殊公式,图形基本没有,还需要自己通过做题不断总结。

  下面我再讲解题,要想把高中数学所有的题都会解,这显然实现不了,然而很多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就是这么做的,首先你要清楚你解题为了什么,不就是考试吗,更直白的说高考?那么你告诉我一套高考试卷能把所有高中三年学的都考吗?显然不是的,一套试卷12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6道解答题只能考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解答题题型固定,选择填空你把近10年所有的题目比较一下,也是非常有限的类型不到三十种,而其他的题目考试考不到,这就意味着我们很多同学高中三年做了很多无用功,你在解题时不知道高考考什么,只要是题,我就要想办法解,没有侧重点。

  二。怎样才能走出高中数学解题困难

  第一基础题目:樊瑞军认为首先要对高中数学核心考点心里有个数,具体来说高中数学重点内容一般会有哪些题型和解题思路你必须要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基础题型,我总结了16类基础题型与解题思路

  第二新题难题:除了这些基础题型和思路之外,大家还需要掌握一般解题思考方式或思路,一般的题目都是由文字+式子+图形+运算构成,所以你要想解难一些的题目,你自然要掌握这些内容处理方法,比如式子的一般变形运算方法,特定题型中的式子变形思路,各种课本或超越课本的图形等。不从根源上掌握这些,自然遇到新题就会无从下手。

  第三高考解题,除了上面讲的这些之外,针对高考选择和解答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特殊的考场应试和答题技巧,先说选择题比如高考后面的几道选择题,没有一些技巧,一般你在短时间内解不了,樊瑞军(学习微信sibujieti)将这些归结为四个方面:快速运算,选项特征与布局,题目特征与解法,选择题特殊结论。对于高考解答题一般为综合题目,需要根据题目出题特征总结一些口算方法,解答的思路模板,比如空间几何题目设置的一些障碍突破方法,数列,圆锥曲线,导数解题需要学习一些针对这些题目的特殊式子处理方法和思路等。

  我想掌握以上内容高中数学考试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剩余的问题就是时间规划。

  三。时间规划

  高中三年可以说是拿青春作为赌注的一次战斗,我们不能输也不能放弃,所以时间规划就非常重要了,我个人认为时间规划可以分为高中三年总规划,平时学习时间规划和考场解题时间规划。下面给大家分享一张学习计划表:

  备考:高三党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有人说,要成为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至少要花10000小时进行学习。但Josh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

  一万个小时从概念上一听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但20个小时却让人感觉舒服很多,也容易去实践。如果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能很轻松地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和,听起来的确很不错。

  清除学习障碍,降低行动前的门槛

  学霸斯考特·杨(ScottYoung)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牛人Warfalcon评价:

  坚持下去

  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像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

  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

  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

  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结合我们20小时要学一门新技能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高手的练习(俗称刻意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但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开始之前,你需要建立仪式感。人会借由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高效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高考一样对待。

  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将用得到的物品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

  精神: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保证第二天养精蓄锐。

  时间: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做好基本的前期准备,降低行动前的门槛。

  拆解量化目标,越细越好

  每个新知识或技能都有其最关键的基本部分,专注这个部分就可以高效提高。这里运用到了“PDCA”循环原则(P-Plan,D-Do,C-Check,A-Action),即每一个行动开始之前都要拟定目标计划再执行,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所有的执行动作都有这样一次“循环”。

  看书,第一遍该怎么看?

  1。看目录: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划概念和术语解释: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搜索术语名词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

  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

  所以,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之后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能量值爆发期,利用越高效越好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

  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点~10点,下午2点~5点,晚上6点半~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

  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做了很多额外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的;下午6点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的,当然这都是我的一些习惯。

  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

  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小时,8点~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点~5点休息20分钟,晚上6点半到10点休息20分钟,因此纯学习时间是7小时40分钟。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的学习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憩。

  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

  坚持20小时,越过挫败壁垒

  在高效学习过程中,开始时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沮丧、挫败,或对自己的智力、天赋感到怀疑。但阻碍我们进步的其实多数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我们的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身体能量

  通常情况下,大脑快速运转1个多小时,就会感觉很疲劳,也就是说脑力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

  精神能量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

  这时候,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

  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事件本身。

  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许多写长篇的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

  所以,请你在晚上学习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试着停下来,记住这种兴奋感。

  别以为这样学习苦,其实我大多数学习都是在极大愉悦度中进行的,伴随着强烈的仪式感,每一天都像朝圣之行。

    451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