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政治>

上海市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

凤婷分享

  14、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文化渊远才能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1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真实的再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①勤劳勇敢 ②团结统一 ③自强不息 ④爱好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6、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把文化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软”武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消解其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麦当劳为例,今天在世界120多个国家遍布着2.8万多家麦当劳餐厅。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而且成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成为文化渗透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此,我们应该

  A、吸纳一切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B、坚决抵制一切外国文化,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

  C、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

  D、高度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的图谋

  鲁迅:“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回答17~18题。

  17、鲁迅说的“民魂”是指

  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

  18、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9、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培养爱过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20、2004年中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创记录的2200亿条,如果以平均每条短信需要2分钟的输入和15秒的阅读来计算,那么就有94万年的时间消耗在拇指的操作中,这种拇指文化主要是年轻人的自发创造,表情达意有余,文化熏陶不足。更有不少商家也推波助澜,商业利益背后缺少一份社会责任和文化关怀。这就告诉我们

  A、物质文明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C、在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比物质文明建设更重要

  D、精神文明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21、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鼓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国历史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政治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人的素质提高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

  22、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对我们先进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A、既要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

  B、文化教育是次要的,关键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C、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海南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文科)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23、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1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发起成立了“丛飞爱心社”并担任社长,积极组织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等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辅导功课,她每回都要换乘两次车,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侯海燕曾说过:用无私和真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虽然累,心却快乐。

  (1)据材料,指出社会公德所调整的关系。(3分)

  (2)据材料,说明怎样提高个人的社会公德修养。(8分)

  25、材料一:海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5个项目,省政府公布的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0个项目。

  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凋研考察团团长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一定要对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义。(12分)

  26、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11分)

  27、材料一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10分)

  上海市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5 C CBDD 6-10 ACCCB 11-15 BDCCD

  16-20 DADAB 21-22 DA

  二、非选择题

  23、(12分)

  24、(11分)

  【答案】(1)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①要加强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学习;②要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③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④要长期坚持,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解析】如何提高个人的社会的公德修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的问题,这个题很具有现实意义,但是题目不难,只有认真审题,都能得分。

  25、(12分)

  26、(11分)(1)认为“经济决定文化”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3分)

  (2)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6分)

  (3)认为“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没有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是错误的。(2分)

  27、(10分)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看了“上海市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1.上海市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2.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3.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4.沪教版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答案

5.上海市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答案(2)

6.沪教版高二政治期中考试题含答案(2)

7.沪教版高二政治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274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