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及答案(2)
中共中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据此回答20——21题。
20.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近睦远交,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这说明
A.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C.要树立全局观,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多样的联系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 哲理有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 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2. “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任职辽宁时喜欢 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三项指标与经济发展形势高度相关,且几乎不存在作假的可能性。“克强指数” 自推出后,受到众多国际机构认可。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经济理论的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B.人们可以改变经济指标之间的客观联系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发现经济规律的前提D.认识事物必须深刻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
23. 2015年10月《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第四次婴儿潮爽约,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望提上日程。专家表示,人口出生率与股市、房地产市场、经济繁荣度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 物联网通过细心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条件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 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 ③④
25. 2015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已经向优酷土豆董事会发出要约,全面收 购优酷土豆集团。按照每ADS(美国存托凭证)26.60美元计算,预计总金额将超45亿美元。如优酷土豆加入阿里,能更好地整合阿里生态系统和资源,取得快速增长。阿里巴巴生态拼图会更加强大的原因是
A.把握多样联系,基于自身需要建立自在事物联系
B.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用整体发展替代部分发展
D.运用综合思维方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道大题,共计50分)
26. 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根据我国客观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战略指导作用。会议要求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会议强调,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简要分析中央政治局对做好经济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14分)
27.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疟疾是最为流行而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 了人类 历史的演进方向。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人类第二杀手,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尽管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发了许多抗疟疾新药,但都未能从根源上消除这一病魔。1880年,法国军医拉弗兰(Laveran)在临床试验中最早在恶性疟病人血细胞中发现引起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1 891年,罗曼诺夫期基(RO manowskv)创用多染性染剂对疟原虫染色,疟原虫的形态才被人们认识;1942年, Paul Müller 发现了杀虫剂DTT,使全球消除疟疾成为可能,他因而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除了一开始的成功,以后在一些国家几乎都是失败,因出现了抗药性和环境污染。此后医学界一直没有停止对许多抗疟疾新药的研究。
(1)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科学家们研发抗疟疾新药的过程。(12分)
材料二 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女士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受到传统中医的启发,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新药研发工程。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工作常拿自己做实验,结果身体给弄坏了,体质一直很差。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治愈率达97%,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2)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知识分析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2分)
28. 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从2015年起,城市新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请总结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12分)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D C A D A C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C A B C C C D D C 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4分)【参考答案】
①根据我国客观实际制定规划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正确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5分)
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 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分)
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分)
④发展要保持一定速度,同时,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体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3分)
27.(1)(12分)【參考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家在临床试验活动中获得了认识。(3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疟原虫发现到发现杀虫剂DTT,推动了认识的深化。(3分)
③从开始的成功到失败,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3分)
④医学界一直没有停止对许多抗疟疾新药的研究到最终治疗疾病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3分)
(2)(12分)【參考答案】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实验研究要符合客观实际。(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要不断深化认识;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3分)
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分)
28. (12分)【參考答案】
①尊重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国务院制定和出台《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②根据固有的联系并结合具体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这是通过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表现。(3分)
③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以解决城市内涝等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就是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积极推动作用。(3分)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城市发展方式、城市水生态和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有机结合,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整体的最佳效益。(3分)
看了“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