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二单元(2)

凤婷分享

  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22.(14分)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经研究确定,2010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水利部要求各地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法治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争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争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3.(14分)材料一 2010年2月22日,由我国自主研制并投入运营的首条电动公交线路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投入运营。这批电动公交车使用新型铁锂动力电池作为能源,以电机驱动作为车辆唯一的动力来源,极大地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污染。

  材料二 为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和资源短缺等多重危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低碳经济应该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综合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低污染物产生、排放与低能源消耗及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样都是其重要内容。

  (1)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包含的哲学道理。(8分)

  (2)请从生活实际出发,说说你应该怎样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你的贡献。(6分)

  高二政治测试参考答案第二单元

  1.解析:由“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可知,题中观点强调的是运动,②③强调运动,正确;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①错误;④强调物质,并非强调运动,排除,故选C项。

  答案:C

  2.解析:从材料中“盲目听从”可以看出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故A项应选,B、C两项观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解析:题目中列宁的话主要体现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①④说法错误,应选B项。

  答案:B

  4.解析:“五千精神”是正确的意识,它推动了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体现了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D

  5.解析:不同的人对春晚有不同的认识,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认识,D项符合题意1人们对同一事物会达成共识,并不是很难有共识,A项错误;认识来源于实践.B项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D

  6.解析: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可见,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7.解析:决策者要提高决策力,即要形成正确的决策——正确的认识,就要做到主观与客观保持一致,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选A;要进行正确的决策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否则就会因脱离实际而导致决策失误,B项观点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8.解析:温阐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②③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B

  9.解析:选项④本身错误,应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排除④,应选A项。

  答案:A

  10.解析:从材料中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及根据新形势调整政策,可知①②当选;选项③观点错误,应为正确的意识能促进物质的发展;选项④观点错误,它否定了实践决定认识。

  答案:A

  11.解析: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唯一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即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正确的。

  答案:D

  12.解析:由“变化”一词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D

  13.解析:用哲学思维指导工程建设表明哲学能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选B项;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的哲学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A项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C项不选;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但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D项不选。

  答案:B

  14.解析:《要点》提出推进预防腐败制度建设,目的是通过制度预防腐败的发生,故D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观点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D

  15.解析:A观点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C项观点错误,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D

  16.解析:材料旨在说明,在人类的创造活动即意识活动中右脑与左脑之间存在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意识活动遵循固有的规律。

  答案:C

  17.解析:通过分析题干材料可知,题干中的俗语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四个选项都体现了这一点,故选D项。

  答案:D

  18.解析:由敬业到“精业”,说明人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具有无限性,故选C项。

  答案:C

  19.解析:A、13两项观点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D项观点错误。

  答案:C

  20.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这一知识。目前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测定北京猿人生活的时间和以前的时间不同,体现了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③说法错误。

  答案:D

  21.解析:此题主要运用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结合材料发展经济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按照先运用课本原理,再分析材料的做法说明即可。

  答案:(1)积极认识规律,用规律指导实践,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2)努力发挥认识的预见性、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3)尊重客观规律,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等有利条件,创造“一站式”服务等新的条件,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22.解析:从三点分析原因:一是自然界的客观性;二是规律的客观性;三是意义。

  答案:(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能证明这一点。

  (3)我们要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3.解析:要认真审读两则材料,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尤其注意第(1)问“共同”二字的限定性,可着重从规律的含义、方法论、可用性等角度分析。第(2)问没有固定答案,有理即可。

  答案:(1)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节约能源资源,是按规律办事的体现。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要注意是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建议。

高二政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二单元相关文章:

1.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3.高二政治必修3第2单元自我检测试卷及答案

247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