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说课稿,欢迎参考!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认识文化创新的作用以及文化创新在新时代的价值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事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教学,使学生明确文化创新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进行文化创新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
本框题内容包括情景导入--不尽的源泉,情景分析--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和情景回归--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三个目题。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由第一目题导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的观点,第二目是对文化创新的作用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第三目情景回归,当今时代呼唤文化创新。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确立的依据:这一问题涉及了整个一框的主体内容,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同时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也存在一定难度。
教学是艺术,是科学,它的本质在于创造,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这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法无常法,贵在得法”,针对本教材内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材是“学本”,即教学过程由结论向重过程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归纳--运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所以我坚持启发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把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2、新课程的课堂主体是学生,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又必须扮演好“主导”的角色。所以我坚持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为增强视听效果,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解放、教材开放、时空开放。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政治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多媒体教学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层次和学生日常生活,我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情景导入 观察生活]
播放背景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同时展示山东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创造出众多有影响的作品的事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我们本土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设问导入新课:乔羽先生之所以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歌词,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要素在其他的文化创新中是否同样重要?
[情景分析 理解生活]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通过乔羽先生的事迹我们看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在于社会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为文化创造提供“活水”。
图片材料展示: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开播以来已经成为一项春节期间新的民俗。让学生分析讨论:春节联欢晚会为什么成了一项新的民俗?这一新的文化符合的出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总结: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新情况,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又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资源和条件,所以社会实践不但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而且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继而设问既然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新又对社会实践有什么作用呢?进入本课的第二目的学习。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地意义
材料展示: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力图通过自己的呐喊唤醒民众。高尔基早期的作品多描绘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0世纪初,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使他讲文学的笔锋转向革命,创作了《母亲》等作品。
合作探究:鲁迅和高尔基的作品在当时的中国和俄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列举喜爱的一些文学和艺术作品,说说创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分析归纳法和团结协作精神。
学生回答之后师生共同总结: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同也会对于社会实践产生新的影响,促进社会实践的变化,同时也繁荣了民族文化。所以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既然文化创新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作为新时代祖国的建设者为了繁荣民族文化,又该作些什么呢?进入本课第三目和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情景回归 参与生活]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学生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并提出要求:不仅要有这样的观点,更要落实到行动中。而从得出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作为文化创造者必须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影响,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同时新课程要求老师要善于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注重把学科知识的传授与生活主题相结合。为此我设计了一道课外实践活动练习题:小么哥主持的《拉呱》是齐鲁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新闻栏目,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报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深受观众的喜爱。让学生运用本课的知识分析该栏目成功地原因以及带给你的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最后对本课的内容进行课堂总结,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能够系统化,加深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这也是这节课的板书。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板书设计: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巨大的作用,深刻地意义
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文化创新作用的两个表现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拥抱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看过"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说课稿 "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