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关于词语的复习题介绍(2)

夏萍分享

  高二语文关于词语的复习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问的是“最恰当的”。“议论纷纷” 成语,主谓式;作谓语、主语、定语。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也作:纷纷议论。“众说纷纭”成语,纷纭:多而杂乱。作谓语,整体意思: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异口同声”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亦作"异口同音”。“同声附和” 指对别人的言行因赞同而表示应和、追随,也指随和别人的言行。 “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千锤百炼” 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千回百折” 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依据语境,答案为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本题中的几个词语,两两相近,但词义,使用对象有区别。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选D.

  ①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②涣然冰释: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嫌隙、误会、疑虑等完全消除。

  ③筚路蓝缕:原指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现在通常形容创业的艰苦。

  ④讳莫如深:原意为事情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⑤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⑥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

  3、B

  4、本题考查对词语运用的辨析能力。答案:A.E. (A.大快朵颐: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此处使用正确。B.分庭抗礼:二者地位平等,不能用来形容数量。此处使用错误。C.先声夺人,指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此处语境并没有“压倒对手”或“抢先一步”之意。D.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自《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把。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E.光风霁月:指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色,比喻为政清廉和人品清朗、坦荡。)

  5、B 解析:“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第一空形容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用“扬汤止沸”。“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第二空形容开发商没有急迫的资金链的压力,应该用“迫在眉睫”。“充沛”充足而旺盛。“充足”富足的,足够的。第三空形容足够的资源,应该是“充足”。

  6、【答案】B【解析】黍离之悲:指国破家亡之痛。此处不合语境。不落言筌:指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一时不会终止。张冠李戴。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师心自用:指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投桃报李:泛指互相赠答,友好往来。望文生义。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7、D项

  ①误,登高自卑登高山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进行。句中误用为登上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望文生义。②误,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重,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③正,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可用于言论,诗文,歌曲,消息等。④正,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⑤误,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⑥正,如蚁附膻: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形容许多人纷纷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或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8、A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不能形容“生命”。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9、C.E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哀鸿遍野,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还比作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求田问舍,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用来比喻没有远大志向。不绝如缕: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纷至沓来不仅指人;还可泛指一切事物。

  10、A(①简约:简略、不详细。简洁:指(说话、行为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②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涉及:指关联到;牵涉到。③洞察:深层次的;观察:表面的。④“诵”侧重于朗诵、诵读,一般指便于口头传播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颂”侧重于歌颂、颂扬,一般指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品格、先进事迹。)

  11、B 解析:用排除法。①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②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③声名大噪:指由于名声高而引发人们极大的关注。用于此处正确。④纷至沓来:指接连不断地到来。用于此处正确。⑤惨绝人寰:指人世间再没有比这更凄惨残酷的了,形容悲惨到极点,也形容狠毒、残暴到极点。用于此处正确。⑥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不干的,什么坏事都干。用于此处褒贬不当。

  12、A

  13、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薪火相传,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原以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根据语境“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的价值基因”,语句强调的是“尊师重教是代代相传的价值基因”,所以用“薪火相传”恰当。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理念,理性概念,根据语境“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民间教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语句强调的是“教育的理性概念”,所以用“理念”恰当。铭刻,在金石等器物上铸造或镌刻文字或图案,或者指牢记于心,感念不忘;镌刻,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根据语境“第一次将‘教育公平’…在人类的价值图谱上”,语句强调的是“把‘教育公平’可在人类的价值图谱上”,所以用“镌刻”更形象生动的说出“孔子提出‘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故选B。

  14、C (“震动”通常指体积较为庞大的物体发生的短时间的偶尔一次或几次间断式的震动,也可用于抽象的东西,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振动”是指体积较小的物体,能持续一段时间的、机械式的、连续的往复运动。“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为动词。“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加强命令语气。为副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非常”表示程度很高。句意中没有对比之意,应选用“非常”。)

  15、5.B

  【解析】

  试题分析:明确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根据语境进行判断,即可选出答案。“寥廓”与“辽阔”两者都有开阔空旷的意思。但也有使用对象上的区别。“寥廓”:高远空旷。多用在空间范围上。“辽阔”:辽远广阔,宽广空旷。多用在平面方向上。因此可以确定第一句用“辽阔”;第二句用“寥廓”。“熟悉”:指知道的清楚。“熟识”:1.对某人相识认识得比较久。2.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由此可以确定第三句用“熟悉”;第四句用“熟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C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具体的语境,采用排除的办法解答本题。语段对露脊鲸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语段中既有比喻,又有象“得意洋洋”的词语,即拟人的手法。所以,第一个可排除“露”和“浮”,而“探”字,作向上伸出时,指的是头或上体,不合语境。把尾鳍比喻成船帆,而露脊鲸就是一艘帆船,因此应是得意洋洋地“驶”向海洋,又会潜回去。

  考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重要的是语境的把握。考查词语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或多个。这就对考生了解词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

  17、A(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B项,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C项,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D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18、C

  19、A【①昭然若揭:真相大白。②添枝加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此处望文生义,应为“添砖加瓦”。③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④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⑤洗心革面:彻底悔改(重新做人)。⑥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猜你感兴趣:

1.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知识

2.高中语文必修1二三字词积累整理

3.高中语文常见的成语详解

4.高中成语大全及其解释

5.高中语文关于成语的基础知识点详解

6.高考语文词语辨析的解题思路详解

377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