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解读(2)

凤婷分享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①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①掐牙:锦缎双叠成细条,嵌在衣服或背心的夹边上,仅露少许,作为装饰。)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①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①磊:堆垒,层叠地放。)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揖让之间,看来事小,但林黛玉绝不轻易草率从事,足见谨慎小心至极。]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①去了,再见罢。(①斋戒:古人在祭祀、礼佛或举行隆重大典前沐浴、吃素,静养一至三日,摒除杂念,以示诚敬。)[大舅在家不见,二舅借口外出,也是不见。这样写,一是表现世情的冷漠,二是便于集中笔墨描写内帏之事,防止旁逸斜出。]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①,是家里的‘混世魔王②’,今日因庙里还愿③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①孽根祸胎: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孽,niè,灾祸 。②混世魔王:古小说中某些神魔、绿林人物的外号。这里用来戏称宝玉的顽皮、任性。③还愿:求神保佑的人实践对神的许诺。)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写王熙凤出场,人未到声先闻,用的是先声夺人的手法,写贾宝玉则不同,用的是先抑后扬的笔法。这里先借王夫人的话一抑。]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①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①内帏:内室,女子的居处。帏,幕帐。)[再借黛玉耳闻之语一抑。]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①,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①憨顽:顽皮。憨,hān。)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①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①小幺儿:身边使唤的小仆人。幺,yāo,幼小。)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是对贾宝玉性格的最好概括。自古以来离经叛道之人,总是被那些守旧的正人君子骂为“疯子”“狂人”,贾宝玉也同样不能幸免。]

  此两段写林黛玉拜见王夫人,通过二人对话为宝玉的出场造势。

  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①三间小小的抱厦厅②,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③,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①倒座,与正房相对的座南朝北的房子。②抱厦厅,回绕堂屋后面的侧室。③影壁,即照壁,用以遮蔽视线,以免外人直见屋内。)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①的小厮,都垂手侍立。(①总角:把头发扎成髻。)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①,王夫人进羹②。(①安箸:摆放筷子。②羹:ɡēnɡ,煮成或蒸成的有浓汁的食物。)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外祖母家与自家必竟不同,为座位事推让再三,直到贾母做了解释,才肯入座。林黛玉时时处处持这种谨慎态度,可见寄人篱下的酸楚。]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①、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②。(①拂尘:一种拂拭尘土或驱赶蝇蚊的用具,形如马尾,后有持柄,俗称“蝇甩子”。②布让:宴席间向客人敬菜、劝餐。)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这里描写了贾府吃饭的一个场面,这气势,这氛围,这礼仪,无一不显示这个簪缨世家“与别处不同”,无一不表现这个膏粱锦绣之家的繁文缛节,又无一不渲染这位“老太君”无上威严的地位。]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这里描写吃茶的细节。“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因而接了茶”。寄人篱下,一切由不得自己,一杯茶吞下了多少苦水!]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①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①盥:ɡuàn,洗。)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封建礼教的法规,《四书》《五经》是男人们读的书。难怪贾母听了林黛玉的话,竟是一脸的不高兴,对读《四书》的事一口否定。]

  此二段写贾府一次普通的便宴,有着一套繁文缛节。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究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饭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繁烦的礼仪、豪华的排场、等级的森严,也见出贾母在贾府的至尊无上的地位。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①人物,懵懂②顽童?”(①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惫,bèi。②懵懂:不明了,糊涂。懵,měnɡ。)——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据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引言,划线的这一句可能是混入正文的批语。) [此处借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又是一抑。经过反复贬抑,贾宝玉出场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②;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③,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④,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⑤;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⑥。(①束发嵌宝紫金冠:把头发束扎在顶部的一种髻冠,上面插戴各种饰物或镶嵌珠玉。②二龙抢珠金抹额:装饰着二龙抢珠图案的黄金做成的抹额。抹额,围扎在额前,用以压发、束额的饰物。③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用两色金线绣成的百蝶穿花图案的大红窄袖衣服。箭袖,原为便于射箭穿的窄袖衣服,这里指男子穿的一种服式。④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五彩丝攒花结,用五彩丝攒聚成花朵的结子,指绦带上的装饰花样。长穗宫绦,指系在腰间的绦带。长穗,是绦带端部下垂的穗子。绦,tāo。⑤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团,圆形团花。倭缎,又称东洋缎。排穗,排缀在衣服下面边缘的彩穗。倭,wō。⑥青缎粉底小朝靴:指黑色缎面、白色厚底、半高筒的靴子。青缎,黑色的缎子。朝靴,古代百官穿的“乌皮覆”。)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①而有情。(①瞋视:发怒时睁大眼睛看。瞋,chēn。)项上金螭璎珞①,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①璎珞:串珠玉而成的装饰物,多用为颈饰。)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从林黛玉的眼里第一次写宝玉,先写他外出时的穿着打扮,再写他的外貌特征。百闻不如一见,原来宝玉却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公子,黛玉顿感眼熟亲近,这是一扬。]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①,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①请安:即问安。清代的请安礼节是,在口称“请某人安”的同时,男子打千,垂右手,屈左膝,上身微前俯;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①,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②坠角③;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④、护身符⑤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①结束:结扎束缚。②八宝:泛称金饰物上所嵌各色珍珠宝石。③坠角:置于朝珠、床帐等下端起下垂作用的小装饰品,这里指辫子梢部所坠的饰物。④寄名锁:旧时迷信习俗,怕幼儿天亡,给寺院或道观一定财物,让幼儿当寄名弟子,并用锁形饰物系在幼儿颈上,表示借神的命令将幼儿锁住。⑤护身符:旧时迷信习俗,道士画的一种符箓,带在身上,号称可以避祸免灾。)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从林黛玉的眼里第二次写宝玉,先写他在家中的日常穿着打扮,特别突出他身上所带的各种护身物件,从这些物件足见贾宝玉对于贾府是多么重要,再写他的外貌特征,重在传神,突出他英俊多情。这是二扬。下面作者用《西江月》二词,似贬实褒,再扬。]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且说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照应前面王夫人所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纵然生得好皮囊①,腹内原来草莽②。(①皮囊:一作皮袋,指人的躯壳。佛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不灭,人的肉体只是为灵魂提供暂时住所,犹如皮口袋。②草莽:喻贾宝玉腹中只有所谓无用的异端邪说的学问,没有当时一般人所称道的有用的才学。)[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贾宝玉只是一个绣花枕头,外表好看,里面无用的废物。]潦倒①不通世务②,愚顽怕读文章③。(①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②世务:这里指的是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特别是对当时盛行的科举取士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③文章:指的是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这些科举取士必读之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反映贾宝玉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行为偏僻①性乖张②,那管世人诽谤!(①偏僻:偏激,不端正。②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反映贾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①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①可怜:这里是可惜的意思。)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①纨裤与膏粱②:莫效此儿形状!(①寄言:赠言。②纨裤与膏粱:纨裤,同纨绔,细绢制成的裤;膏粱,肥肉精米。纨裤、膏粱这里都是借指富贵子弟。)[贾宝玉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被人们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徒;因此,绝不能成为富贵子弟效法的榜样。]

  这三段文字描写了宝玉的出场。先两次描写宝玉外貌神彩,再用两首《西江月》词揭示宝玉性格特征。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①,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②。(①罥烟眉:即柳叶眉。古人传说柳叶眉的女子,都是善良无比、心肠特软的温柔佳人。罥烟,喻柳。罥,juàn,挂,缠绕。②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据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考证,此句是“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之误,“含露”喻其目内常有泪光湿润。本书笔者认为,此说有理,下文“泪光点点”可作应证。)态①生两靥②之愁,娇袭③一身之病。(①态,情态、风韵。②靥,yè,面颊上的酒涡。③袭,承继,由……而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妩媚的风韵生于含愁的面容,娇怯的情态出于孱弱的病体。)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①。(①弱柳扶风:形容走路时好比疾风中的嫩柳,摇摇晃晃。扶风,疾风。)心较比干①多一窍,病如西子②胜三分。(①比干:商殷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纪》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古人认为心窍越多越有智慧。②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相传西施有病,时常皱眉,故下文写宝玉以黛玉“眉尖若蹙”,取字“颦颦”。这两句的意思是:林黛玉聪明颖悟胜过比于,病弱娇美胜过西施。)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宝黛初见,均觉似曾相识,但小说写黛玉见宝玉是吃了一大“惊”,而宝玉见黛玉是看罢便“笑”,一存于中,小心收敛,一发乎外,放诞无稽,“惊”“笑”二字准确地刻画了两人的不同境遇和不同性格。]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林黛玉看见贾宝玉觉得面熟,宝玉看见黛玉又似久别重逢,这里既照应了第一回的“木石前盟”,更暗示了宝黛二人心气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①认得几个字。”(①些须:稍许,稍微。)[贾母问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贾母听了不高兴,所以,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便照着贾母的意思改口了。可见寄人篱下,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得仰人鼻息,小心谨慎。]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①。”(①杜撰:dùzhuàn,没有根据地编造,凭空想出来。从此处来看,《古今人物通考》一书可能的确是是宝玉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四书》,指儒家《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经书。)[古人作八股文,凡用字必有出处,故探春问宝玉“何出”,而宝玉这一番“杜撰”的议论,反映了他对八股文的厌恶。]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关键时刻尤其得如此,不由得黛玉不深思而慎言。]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①!我也不要这劳什子②了!”(①还说“通灵”不“通灵”呢:贾宝玉衔玉而生,这块被贾府视为命根子的玉石称为通灵宝玉。通灵,神异,与神灵相通。②劳什子:北方方言,指使人讨厌的东西。也写作“牢什子。)[在别人看来是“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摔玉的情节正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①!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①孽障:旧时家长骂不肖子弟的话。也写作“业障”。)[在贾府掌权人眼里,一块石头比人重要。没落的阶级总是把他们的命运寄托于土偶木梗!]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①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②你娘知道了。”(①殉葬:古代一种风俗,用财物、器具陪葬。②仔细:小心。)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林黛玉尽管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最终还是差点儿闯下了弥天大祸,听着贾母说“你如今怎比得他?”林黛玉一定会觉得有刀子在剐身上的肉。“今儿才来了,就惹出你们哥儿的病来。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难怪林黛玉到贾府第一天便忍不住伤心掉泪。]

  此段文字通过宝玉胡说、杜撰、摔玉、受哄等一系列细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他疯疯颠颠的性格特征。

  第2—14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二部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第2—4自然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第5—6自然段是第2层,写林黛玉会见王熙凤。第7—11自然段是第3层,写林黛玉拜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第12—14自然段是第4层,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①暖阁儿②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③里。(①套间:与正房相连的两侧房间。②暖阁儿:在套间内再隔成的小房间,内设炕褥,两边安有隔扇,上边有一横眉,形成床帐的样子。③碧纱橱:也称隔扇门、格门,用以隔断房间,中间两扇可以开关。格心多灯笼框式样,灯笼心上常糊以纸,纸上画花或题字;宫殿或富贵人家常在格心处安装玻璃或糊各色纱,所以叫“碧纱橱”。“碧纱橱里”,是指以碧纱橱隔开的里间。)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①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①藕合色:浅紫而微红的颜色。)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①,除贴身掌管钗钏②盥沐③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①教引嬷嬷:清代皇子一出生,就有保母、乳母各八人;断乳后,增“谙达”,“凡饮食、言语、行步、礼节皆教之”。据《清稗类钞》,“谙达”系满语,伙伴、朋友的意思,这里指陪伴并负有教导责任的人。贵族家庭的“教引嬷嬷”,职务与皇宫的“谙达”相似。②钗钏:chāi chuàn。钗,妇女头上的首饰。钏,手镯。③盥沐:ɡuàn mù,洗手洗脸。)[数一数,贾府一个大小姐该有多少人伺候?再看看贾宝玉这样公子哥儿又该有多少人伺候?由此推开去,王熙凤、王夫人、贾赦、贾政、贾母呢?如此一个只会培养寄生虫的家族,怎么不会一天天走向没落?]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内。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这两段文字是课文第三部分,写贾母对居处和人事的安排,进一步表现贾家贵族小姐们的气派和寄生虫一般的生活。

  《林黛玉进贾府》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名沾 ,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

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范文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2)

3.高一必修三语文林黛玉进贾府预习教案

246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