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强化训练题

舒雯分享

  高中语文知识的记忆需要通过做题来巩固,通过做题才能发现自己学习的薄弱之处,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重点学习这些内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强化训练题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强化训练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有时是相对于缺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圆满”一语,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也可看出中国人重视艺术生命的一份用心。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云:“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在这里,圆即充满、周备、具足,体现在诗性艺心就是浑全充融。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及至浩浩苍天、绵绵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著名比喻:“月印万川”,最能体现充满圆融的特点。这个比喻有两层重要的含义:一是万川之月,只是一月。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湛然寰宇,月光朗照,天下万千江湖,无处不映出它的圆影。然万千个圆共有一圆,万种之月,只有一月相照,一圆贯穿了万川之圆,散在江湖各处的异在之圆联成一个整体,只有一个生命。二是自此一月,可观全月。由于散在江湖的万千之月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任何江湖的月都是一个自我完足的生命世界。“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强调了万物都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生命这一重要特性。

  中国哲学的圆满具足说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情调,它实际上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儒道佛中的充满圆融的生命哲学刺激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精神。由于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艺术家总有一种自觉的超越意识,要尽广大,极精微,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而观永恒。然而宇宙洪阔,天道苍苍,艺术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它总不能摆脱具体的实在,总在关注一人一事一时一物,这便制约了艺术家的绵绵长思。万川之月自在圆融的生命哲学却给了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艺术家既关心“一”,认为“山川即道”、“山水即天理”,万事万物均是道的化身,但更关心的是“一切”,因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都是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文心雕龙》云:“乘一总万”;《二十四诗品》云:“万取一收”,其意大致相同。

  故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直接的观照,更关心微观,在艺术倾向上,两汉时铺排山川云物的现象到了唐宋时越来越少,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更加精微、细致。中唐以后,追求精微细致的审美风尚渐渐弥散开来。如在中国园林中,人们普遍追求“壶纳天地”的妙处。一湾清泉,几条幽径,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请看中国园林的命名:勺园,如一勺之大;蠡园,如一瓢之微;壶公楼,小得如茶壶一般;芥子园,微小得尤如一粒种子;一沤居,细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涟漪。但是,在中国人看来,一沤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就是连绵峰峦,一亭就是浩浩天庭。故人们常常将园林景区叫做“小沧浪”、“小蓬莱”、“小瀛洲”。“小”是园林特点,“沧浪”“瀛洲”等则是人们远的心意,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这成了中国艺术家不言的秘诀。

  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对山川无尽之妙的追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倪云林的《疏林秀石图》风格迥异,一是江山无限,一是片石只林,但所追求的却是一致的,人们在他们的画中无所憾,因为它们自身就是一个自我完足的宇宙。郭河阳“有人悟得丹青理,专向茅茨画山水”正谓此。若要能演成一个完整生命,“茅茨”也能成为灵区。

  (节选自朱良志《论中国艺术论中的“圆”》,有修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分)

  A.圆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重要因素。

  B.圆即圆满、周备、具足、万物之理、混成无缺,体现在诗性艺心上即浑全充融。

  C.“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自然界中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虽形态各异,但都一统于“道”的世界中。

  D.“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到处春江的月明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都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2分)

  A.中国艺术家的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观永恒的观念,是受儒道佛中圆通生命哲学和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

  B.自在圆融的生命哲学是解脱艺术家受时空和具体事物限制的钥匙。

  C.“乘一总万”“万取一收” 与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的直接观照、关心微观等都体现了“山川即道”的哲理,都符合宇宙中的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的哲学观点。

  D.中国山水画中有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追求在一山一水中去创造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2分)

  A.“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反映了万物均有其内在之理,而内在之理又是共通的道理。

  B.“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中,“天地”和“须弥”是人们远的心意。

  C.两汉铺排山水云物的现象到唐宋越来越少,因为用精微、细致表现“涵盖乾坤”较铺排渲染更能体现所要追求的生命的博大精深。

  D.画道之理体现哲学上圆通之说,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如同有灵光耀现,形成自我圆足的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2分,7题8分)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①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③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奭(shì):盛大的样子。②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③觖(jué):因不满意而怨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以太子少师致仕 致仕:官员退休

  B. 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省阅:审视阅览

  C. 概独抗章明其罪 抗章:向皇帝上奏章

  D. 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报怨:同“抱怨”

  5.以下全都表现赵概是一位“长者”的一项是( )(2分)

  A.①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

  B.①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②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C. ①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②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D. ①诰死,恤其家备至 ②概独抗章明其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来赵概斩杀了从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并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赵概编修起居注在先,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任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虽然心有不快,但仍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来让贤。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而获罪,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编写《谏林》来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做了不少对别人有利的事情,连一直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4分)

  (2)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8~9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9.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2)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玉簪螺髻。

  (3)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4)乍暖还寒时候, 。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强化训练题相关文章:

1.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3.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题及答案(2)

4.高二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练习题答案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

6.高二语文必修三作文训练

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同步练习及解析

8.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及答案(苏教版)(2)

    1989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