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生物>

高二的生物实验的分析方法介绍(2)

夏萍分享

  高二的生物会考知识点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2、(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第22页)

  3、(C)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基本支架,中间覆盖、镶嵌、贯穿蛋白质

  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2、物质交换运输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4、(C)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5、(C)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

  6、(C)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高尔基体:单层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7、(C)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细胞核包括核膜(两层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

  8、(C)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最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拟核)。支原体是原核中最小的

  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9、(B)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

  10、(C)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现两消)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消两现)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植物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向内凹陷缢裂。

  11(A)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12、(A)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化的结果:经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分化的特点: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13、(A)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

  1、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2、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3、癌变内因:原癌基因激活。

  14、(A)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膜通透功能改变。

  本章实验: 1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片


猜你感兴趣:

1.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2.高中生物实验复习方法

3.高一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方法分析

4.高二生物练习册答案

5.高中生物实验分析方法

6.高二生物必修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试题

37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