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复习的方法详细介绍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处于高中的中间阶段,想要更好的为高三打好基础,学生需要开始复习学过的知识了,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二生物复习的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生物复习的方法
高二生物复习方法:突破知识点
学习,学的是知识,虽然说,考试考的是试题,但每道试题都不外乎是某一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的体现。所以在备考复习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突破知识点。对于引导学生突破知识点这一工作,其实我们可以在上新课时就依据《生物教学大纲》,把各知识点逐个突破。在《教学大纲》中,已经罗列出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A级为:知道;B级为:识记;C级为:理解,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D级为:应用,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在备考复习中,我们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可以说,高考试题中的每一道题都再现了某一知识点,分析和突破知识点是解答高考试题的第一步。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分析试题中的知识点:
例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
A.内膜上B.基质中
C.片层膜上D.某个部位上
就这道试题而言,它所体现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在《生物教学大纲》属于应用级要求。根据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光反应阶段,能吸收光能靠的是色素,而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片层膜上。所以答案为:C
就突破知识点这一要求而言,关键是做到两点。一点是,如何根据某一知识点,编辑出相关的考题,实现从知识到考题的跨越;另一点是,如何在一道试题中寻找出所隐含的知识点,从而能有的放矢地解答,实现试题到知识点的反馈。
高二生物复习方法:落实考点
每一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都编写《考试大纲》,就各学科的试卷结构、命题内容、能力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关说明。所以,解读当年的《考试大纲》是取得好成绩的一大法宝,特别是了解《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即落实考点,才会使我们在复习中少走弯路,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巩固相关的重点。在高考试题中,每一道试题都会是考察某一考点或同时考察某几个各考点。所以在备考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落实考点。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分析试题中所要考察的考点:
例2.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间内人体摄入和排出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健康儿童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健康成年男子D.禁食期病人
就这道题而言,它所要考察的考点有动态平衡、蛋白质代谢、排尿。A答案,由于健康儿童要长身体,需要合成蛋白质,所以氮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B答案,由于重创伤恢复期的病人要修复相应组织,需合成蛋白质,所以氮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C答案,健康男成年男子,由于蛋白质代谢处于基本平衡状态,所以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相等;D答案,禁食期病人,由于排出的尿液中含有氨气,所以氮的摄入量小于排出量。
就落实考点这一要求而言,关键是做到两点。一点是,如何根据某一考点或某几个考点,编辑出相关的考题,实现从考点到考题的跨越;另一点是,如何在一道试题中寻找出所隐含的考点,从而能有的放矢地解答,实现试题到考点的再现。
高二生物复习方法:以试题训练为中心
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今天的各种各样的考试,从国内到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找出更好的形式来进行人才的选拔,而都是通过各种试题进行考试,进而达到选评定和选拔人才的目的。一年一度的夏季高考,它是选拔性的考试,从试题上而言,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所以,我们在高考生物的备考历程中,一定要以试题训练为中心,从试题的解答中去突破知识点和落实考点,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这么说,不以试题训练为中心(即不以考试为中心)的复习和学习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将使学生在考试中一败涂地,这就达不到的教学的目的,违背了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有些人可能会借口于素质教育,而整天进行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这是不可取的。
不管是单科的生物高考还是理科综合下生物考题,都不外乎是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主要是解答题)。在备考历程中,要通过试题训练提高其解题技能和解题效率。
高二生物复习方法:以能力提高为重点
就生物备考而言,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即提高考生的得分率。而要想达到提高答题能力的目的,则涉及到学生一系列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等。
上述能力的提高,不是口头上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一步一步脚印的积累,经过大量的训练,总结得到的。在备考历程中,我们进行必要的训练,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题型的归类,方法的总结,能力的提高。在以上能力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反对突击式的、填鸭式的、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式的复习备考方法;而应该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按考试目标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协调中,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基本素质,达到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
高二生物复习方法:翻卷复习法
所谓翻卷复习法是指在临考之前,翻阅曾做过的试卷,已达到复习目的复习方法。在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知道,备考过程中做的各种试题,都落实了某些知识点,突出某些考点,培养了某方面的解题能力。采用翻卷复习,能达到了反刍知识点、考点,再现解题能力的效果。当然,翻卷复习法,决不是随便翻翻,看个答案就行;而是对做过的好题、新题分析,反刍知识点、考点,再现解题能力,从中领悟出试题的命题特征及命题趋势,有的放矢地备考,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方向与命题目标相吻合。在我自己备考和指导学生备考的历程中,采用翻卷复习法,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二生物复习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中学生物中,有许多地方都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观和逻辑思维。辩证唯物主义观,即为要辩证地对待生物现象,因为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活体的科学,由于生物具有动态特点,所以许多情况下都须是绝对的。
高二生物复习方法:轻松应考的心理素养
高考是我国当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国家级选拔性考试,每年数百万的莘莘学子纷沓而至。众多的竞考者,人生转折性的考试,令广大考生背上沉重心理负担,显得焦虑与烦躁。在这种火热的局面下,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学会去审视自己的灵魂、梳理自己的思想、放松自己劳碌的肢体。指导学生正确定位自己,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过低,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实现而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定位过高,则又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压抑作用。
在备考复习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有压力,并伴有焦虑、烦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高度焦虑和充分放松的状态下,思维都会迟钝;保持中度焦虑状态对学习比较有利。因此,我们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放松,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养,引导学生以饱满激昂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复习中去。
在临近高考,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使其保持良好的竞争势态,这对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绩是必需的。对待高考,要教育学生有大将风度,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表现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良好心理素养。一旦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强了,那么,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应用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从而取得高考成功的把握,则是意料之中的事。
高二生物复习的其他方法
转变生物科的学习观念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生物科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仍属于"启蒙教育",因为本届高二学生在初中时学习的生物既不属于会考学科,更不属于中考学科,许多初中校的生物课基本属于走过场,往往是在期末考前划出一定的范围或指定几套练习让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在学习高中生物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高中生物无论从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与初中生物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教材里章节之间并不完全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我们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这时一定不能有畏难情绪.
想要学好高中生物,我认为就应该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
动笔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高二生物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涉及较多的有机化学知识,而此时学生尚未学过有机化学.因此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做好预习工作尤为重要,以免从一开始就落于人后.预习时要动笔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提醒自己明天上课要特别注意内容,使听课更有目的性.
三种方法结合进行
不断回顾,温故知新.生物教材中有些知识会在前后不同的章节中出现,如关于DNA的知识,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遗传和变异等部分学习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又多在新陈代谢部分有具体的描述.这些内容在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应注意不断回顾,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做到温故而知新.
利用图表,善于归纳.教材中有大量的图表,这些图表在课后复习时应很好地利用.如学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章后,可利用"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对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复习.另外许多知识点我们在复习时也可以自己通过列表进行比较,如线粒体与叶绿体的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等.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复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近年来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大.
高二生物关于人体调节的具体介绍
1.如何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的思路: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的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氧气等),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渗入到组织液间隙中,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以后,大约90%的组织液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CO2等也渗回血液中,其余大约10%的组织液则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毛细淋巴管的一端是盲管,其内的淋巴流动是单向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最后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注入血液循环。
2.细胞是怎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
我的思路:外界的食物、养料等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即内环境),然后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进入到细胞中,在细胞中发生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CO2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进入到循环系统,最后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把废物和CO2排出体外。所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中间环节。
3.稳态对生物体有什么意义?
我的思路:内环境稳态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保证细胞行使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调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新陈代谢的紊乱,并导致疾病。
4.血糖的来源、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我的思路:血糖来源主要有3种途径:①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②肝糖原的分解;③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的去路也主要有3种:①氧化分解;②合成糖原;③转变成非糖类物质(如脂肪、某些氨基酸)。在正常的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利用总是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使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5.在血糖的体液调节中主要涉及哪些激素?它们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我的思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并促使血糖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类物质;又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总之,使血糖的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它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最终使血糖含量升高。由此可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相反的(即拮抗作用)。通过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使血糖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6.血糖的神经调节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我的思路: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并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另一相关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并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升高。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7.水分和无机盐摄入和排出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我的思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中的水;而无机盐主要从食物和食盐中获得。水分和无机盐的排出途径主要是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另外水分的代谢还有三条途径,即由皮肤排出、由肺排出、由大肠排出。
8.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感受器、效应器是什么?效应器如何发挥效应?
我的思路: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感受器叫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当人饮水不足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渗透压感受器就会兴奋。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有两个,即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当效应器受到刺激后,效应器释放抗利尿激素,它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当人体饮水不足时,机体通过少排尿、主动喝水来调节机体内水的平衡。
9.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散热的部位是什么?
我的思路: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在进行新陈代谢活动时可产生热量,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骨骼肌和脑等。在安静时,主要有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脏产热量最大;在劳动或运动时,肌肉成为主要的产热组织。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是皮肤,身体内部产生的热量由血液循环带到皮肤表面直接或间接散发到体外。但是,当人体处在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出汗是唯一的散热方式。
10.寒冷的环境中怎样调节产热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我的思路: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其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散热;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不自主的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以增加产热,从而保证体温的相对恒定。
11.炎热的环境中怎样调节散热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我的思路:当人处于炎热的环境时,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加强,散热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12.什么是免疫器官?
我的思路:免疫器官可按其功能的不同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大类。
(一)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1)骨髓是形成各类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血细胞的场所。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主要可分化成:①髓样干细胞:可发育成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和巨噬细胞系等;②淋巴干细胞:可发育成淋巴细胞,再通过胸腺或法氏囊(或类囊器官)衍化成T细胞或B细胞,最后定位于外周免疫组织。一般认为,人类或哺乳动物的骨髓是B细胞的成熟场所。
(2)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人和哺乳动物的胸腺位于胸腔的前纵隔,紧贴在气管和大血管的前面,由左右两个大叶组成,每个大叶又可分成若干小叶。其大小依年龄而改变幼年时期,腺体逐渐增大,随着性的成熟,胸腺逐渐退化,老年时胸腺变得很小(15 g以下),充满脂肪组织。
(二)外周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产生的T、B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和淋巴结等处定居,在遇抗原刺激后,它们就开始增殖,并进一步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或产生抗体的浆细胞,以执行其免疫功能。
(1)淋巴结 俗称淋巴腺,全身共约有500~600个,大小不等,一般呈蚕豆状,主要分布在颈部、肠系膜、腋窝、腹股沟和肺门等处。淋巴结除了作为外周免疫器官以对抗原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外,还有过滤功能,它可以使来自组织液的细菌、毒素或癌细胞等有害物质进入通透性较高的毛细淋巴管中,再随淋巴液流入淋巴结,通过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和抗体等的作用予以清除。若有害物质过多过强,则它们可继续沿淋巴管蔓延而进入血流,从而引起全身性扩散。
(2)脾脏 脾脏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产生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的重要场所,还具有过滤和贮存血液以及清除衰老细胞和微生物等的功能。脾脏也分皮膜和实质两部分,后者又可分为白髓和红髓。脾脏中大约含40%~50%的T细胞及40%~50%的B细胞,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巨噬细胞,它们共同在机体防御和清除异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其他淋巴组织 除了上述的淋巴结和脾脏外,尚有若干外周淋巴器官,例如扁桃体、阑尾、肠集合淋巴结等,它们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在机体抵抗外来异物中均起着一定的作用。
13.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我的思路: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即定向迁移至造血组织器官)潜能。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胚胎肝、脐带血中。它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因此是多能干细胞。
14.抗原和抗体有何异同点?
我的思路:1.抗原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如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
(1)抗原的两种性能
①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这叫做免疫原性;
②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叫做反应原性。
(2)抗原的特点
异物性非己成分,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
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
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3)抗原的去向
①在细胞免疫中,被免疫细胞消灭;
②在体液免疫中,被相应的抗体消灭。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1)分布:主要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2)化学本质:球蛋白。
(3)功能:与特异性的抗原相结合。
(4)条件:①只对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族起作用;②只对内环境中的抗原起作用(在抗原进入细胞后不起作用)。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