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生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总结

文娟分享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总结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95.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96.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9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9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9.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总结二: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00.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10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02.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103.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4.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05.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06.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07.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108.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9.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0.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11.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1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11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总结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14.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

  11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16.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117.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118.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19.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总结四: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120.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12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2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123.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124."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其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125.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12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127.种间关系包括:单键、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28.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29.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总结五: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30.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13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食物链和食物网。

  132.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13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其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134.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135.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36.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3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反复利用的特点。

  138.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139.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主要功能)和信息传递。

  140.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14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4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43.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144.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145.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总结六: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146.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47.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直接价值。

  14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易地保护。
看过"高中生物必修三考点总结 "的还看了:

1.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

2.高二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3.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141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