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地理>

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模拟题

夏萍分享

  地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学好地理是很重要的,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地理的关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模拟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模拟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河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监测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放射性重金属铀、钚核裂变反应而发电,核电站建设一般需要花10年左右。图1示意美国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分布,图2示意美国运行核电反应堆数量随时间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美国核电站(  )

  A.运行中的反应堆数量持续增长

  B.核电站分布接近核燃料分布区

  C.早期核反应堆

  D.1990年后运行核电反应堆数量变化与核电事故相关

  2.核电与常规能源相比(  )

  A.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B.核反应堆发电成本不稳定

  C.铀、钚等核燃料可以循环利用

  D.比化石燃料的运输量大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美国运行中的反应堆数量不是持续增长;核电站分布不接近核燃料分布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早期核反应堆规模小,发电量小;由于核电站建设的周期需要10年以上,可知从1990年后运行的核电站数量减少,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世界核电事故频发,导致未安排新核电站建设计划。第2题,核电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核反应堆原料是金属铀和钚,用量较稳定,所以价格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波动不大,核发电成本稳定;核反应堆使用的铀和钚等核燃料不能循环利用;比化石燃料运输量小。

  答案 1.D 2.A

  (2016·辽宁锦州模拟)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 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3~4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3.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 C.②④ D.②③

  解析 第3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不同。第4题,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应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3.C 4.B

  (2016·河南郑州模拟)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5~6题。

  5.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

  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

  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

  C.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

  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

  6.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③利用太阳能发电

  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 第5题,冰川面积最小值应该在温度最高月份,海洋水体比热容较大,温度升高慢,所以推迟到9月水体温度最高,冰川面积最小。第6题,图中显示从总体上看,北极冰川面积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气温升高。控制冰川面积下降的幅度必然要减小温度升高幅度,农业灌溉技术与全球温度变化关系不大。

  答案 5.B 6.D

  (2016·安徽合肥一中月考)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北极冰层覆盖面积逐年减小。据此回答7~8题。

  7.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A.海陆间循环 B.极昼极夜的范围

  C.格陵兰岛的形状 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8.西北航道海冰的不断融化对下列哪一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大(  )

  A.丹麦 B.加拿大 C.巴拿马 D.日本

  解析 第7题,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蒸发加剧8题,随着西北航道海冰的不断融化,西北航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输期,处于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战略地位的巴拿马运河的过往商船会减少,巴拿马的经济收入会降低。

  答案 7.B 8.C

  (2016·山东济宁二模)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9~10题。

  9.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c、b、a C.c、a、b D.b、c、a

  10.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解析 第9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故曲线b和a分别代表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第10题,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D项正确,而A、B、C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

  答案 9.B 10.D

  二、非选择题

  11.(2016·湖南省高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伦古湖是新疆仅次于博斯腾湖的第二大渔业基地。为了保护乌伦古湖,当地政府采取了夏季休渔,按时向湖内投放鱼苗,湖周围禁止设立工厂,禁止向湖内排放污水等多种措

  材料二 乌伦古湖由于湖面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1972年后沙堤、沙滩面积日渐增加。

  (1)分析乌伦古湖冬季捕鱼的原因。

  (2)为缓解乌伦古湖进一步萎缩,当地人们挖穿了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轮牧是该地区的特色,推测该地牧民在甲、乙、丙三地轮牧的季节及原因。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夏季实行休渔政策,投放鱼苗,经过半年的生长,渔业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冬季气温较低,便于鱼的储藏。第(2)题,此题为开放试题,赞同就从可行性的条件和有利影响来分析;不赞同即从不利条件与不利影响来分析。额尔齐斯河支流多,水量大,从额尔齐斯河引水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从额尔齐斯河引水不仅可以缓解乌伦古湖地区用水紧张状况,还能缓解乌伦古湖萎缩,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如果过多从额尔齐斯河引水,会导致水量大大减少,从而破坏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污染物带入乌伦古湖,加剧水污3)题,该地由于海拔较高,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明显,夏半年在山地上部。因为夏半年气温高,气温带上移,降水上移,山上水草丰美,而且山上冰雪融水丰富,所以在山上放牧,并且能保护甲、乙两处的草场;冬半年,在山下部。因为冬半年气温带下移,山上部被冰雪覆盖,气温较低,不适宜放牧,而山下温度适宜;春秋季在半山腰,该地海拔和位置位于甲、丙两地之间(位于山麓),适合春秋放牧,充分利用了草场资源。

  答案 (1)冬季气温低,便于储藏;经过夏季的休渔和投放鱼苗,渔业资源丰富。

  (2)赞

  或不赞同。理由:引水会减少额尔齐斯河的水量,可能会破坏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污染物带入乌伦古湖,加剧水污染;控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规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答对两点即可)

  (3)夏季在丙地,夏季草场资源丰富,丙地海拔高(位于山上),气候凉爽,适合放牧,并且能保护甲、乙两处的草场。冬季在甲地,甲地海拔低(位于低

  12.(2016·湖北武汉联考)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攻位于”(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等。

  材料二 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2)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依据提示从安全和利于农业生产(水、土壤)方面回答;第(2)题,注意港口城市强调河流的交通价值

  答案 (1)安全:凸岸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农业: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2)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

  创新导向题

  命题角度一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接2014·江苏地理卷,1~2、2013·海南地理卷,11~1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2.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

  A.风沙掩埋 背风坡 B.风沙掩埋 迎风坡

  C.水灾  D.水灾 远离河流

  解析 第1题,对比两图会发现,总体上该地地势升高了;结合图中河流信息,以及该地的位置信息,可判断流水沉积是主因。第2题,两次搬迁都是由地势较低处搬到地势较高处,故C项正确。

  答案 1.A 2.C

  命题角度二 全球气候变化

  (对接2014·福建文综卷,3~4)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3~4题。

  3.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4.该“环境变迁”对图示可能发生区的影响有(  )

  A.增加粮食产量 B.减少滩涂面积

  C.不利于航海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第3题,由图示可知,这种“环境变迁”发生在大陆沿海地区及4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耕地,导致粮食减少;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利于航行;海平面上升,不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 3.A 4.B

  命题角度三 自然资源

  (对接2014·大纲全国卷,9)资源评价就是对拟开发利用资源的合理性、可利用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进行评价。读我国各省区资源条件评价回答5~7题。

  5.在沿海省区中,资源条件最差的是(  )

  A.吉林省 B.江苏省 C.浙江省 D.广东省

  6.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资源条件最好的省区之一,其优势自然资源有(  )

  A.草场、煤炭、稀土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风能、水能、生物能 D.乳品、土地、有色金属

  7.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不足,因此(  )

  A.重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

  B.大力发展种植业

  C.开垦荒地,增加播种面积

  D.突出畜牧业优势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在沿海各省区中,江苏省的资源条件最差。第6题,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资源条件最好的省区之一,该省区有广阔的草场资源,同时还有丰富的煤炭和稀土资源。第7题,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不足,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但其草场资源丰富,可以突出畜牧业优势。

  答案 5.B 6.A 7.D

  (对接2015·新课标,8~9)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五个能源基地中(  )

  A.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发展方向

  C.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

  D.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

  9.各能源基地地区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  )

  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

  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

  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

  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发展

  解析 第8题,本题考查我国各能源基地的发展条件。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A对。新疆基地油B错。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火电、水电均有,输电建设为重,C错。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近,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其他基地较高,D错。第9题,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环境问题,及其发展方向。A项环境问题表述正确,荒漠化严重,但调整方向错误,应根据本区实际发展,适当开发能源及畜牧业,A错。B项环境问题描述正确,水资源短缺,兴建坎儿井是为了保证居民生活及农业用水,方向错误,B错。C项环境问题表述正确,水土流失,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C对。D项D错。

  答案 8.A 9.C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高中地理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模拟题

378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