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小的》的课题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小的》,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过来。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我也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多媒体、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对对子游戏)
例如:明对暗、夜晚对白昼、强大对弱小
二、揭题导读,体现个性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弱小有关的故事,题目就是《我不是最弱小的》,老师板书课题。
2、学生读课题,鼓励学生读出个性。
3、教师小结:即使是同一题目,我们用不同的读法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魅力,那你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三、初读课文,方法多样化
1、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2、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3、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4、说:与同桌交流自己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四、自主汇报,找出特点和规律
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
2、识字、记字方法交流:学生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动作演示法,生活中识字等方法认字、记字。
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五、细读提高,主动探索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2、请同学们画出课文中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体会语气的变化。
4、启发学生和蔷薇花的对话,适时想象:看到这样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六、书写生字
1、学生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新字,并指出书写注意的地方。
2、学生互相评价。
七、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识字库:
弱末萨托铃族娇
随芬芳聊倾递掀
第二课时
一、回顾
1、复习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
二、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
三、重点朗读、真情体验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⑴先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由谈感受,鼓励学生点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⑵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⑶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族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的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童心。没有这美丽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四、想象倾诉,“链接”生活
1、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体会:萨沙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可他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2、教师评价并小结。
3、创编故事。
五、书写
学习剩下的几个字:
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反思
教学本课时,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上:
一、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对于课文的理解应建立在阅读之上,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结合本单元要学会默读这一本领,给学生充分的默读时间,去熟悉课文,并通过明确朗读要求,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读书中对课文所蕴涵的道理有初步的感知。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从课堂的流程来看,应该说线索还是很明朗的,重点研读母亲和孩子的对话时花了较多的工夫,效果良好。在初读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文中人物的对话以及动作去感悟。通过学生不断深入的朗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三、以读为主,读说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配乐范读及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边读边做记号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由读至说,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让学生倾诉自己曾经做过的——保护过比自己弱小的事物。在倾吐发展了学生的语言,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使学生感受到了今后怎样做人,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