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地理学习方法>

2017高考地理河水及水资源专题复习

芷琼分享

  河水及水资源是2017高考复习的一个重点难点,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知识点,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2017高考地理河水及水资源专题复习,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地理河水及水资源专题复习:河水的补给类型

  (一)补给的主要类型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的补给,主要包括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湖沼水五种类型。河流径流量在一年内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在不同年份之间总径流量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径流量的变化特征由补给水量的变化特征所决定。

  1.大气降水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如我国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冰川和积雪(永久性积雪和季节性积雪)对河流的补给。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的河流,受冬季积雪春季消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春汛特征。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水位高的水体可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如黄河下游地上河段,河流水位高于两侧地下水水位,河流单向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二)特点对比

补给类型

补给地区

补给时间

河水径流量及其变化

雨水

分布最普遍,主要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补给时间与降水时间相一致

径流量决定于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积雪融水

温带、寒带地区。

春季,积雪融化,成为河水补给来源,形成春汛。

径流量决定于地表积雪的厚度和广度。

冰川融水

分布于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补给河流,形成夏汛。

径流量随气温高低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但年际变化小。

地下水

分布普遍

常年补给

径流量稳定、均匀,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湖沼水

分布于湖泊、沼泽分布区。

常年补给

径流量稳定,季节变化缓慢,其补给量大小取决于湖沼对河流径流量调节作用的大小。

  2017高考地理河水及水资源专题复习: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分析

  (一)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状特征,主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组成的形状,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无规律地从两岸注入,与干流之间组成的形状似树木的主干与枝桠的形状,称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与干流垂直,状如木梳,称其为梳状水系;若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对称分布,状如羽毛,则为羽状水系。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涨水,干流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则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二)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所指的是与河水相关的性质特点,主要表现在水量的多少、水位的变化、流速的快慢、含沙量的高低和是否结冰等五方面。

水文特征

影响因素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

径流量

河水的补给量和流域面积。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大;以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湖沼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小。流域面积大,流量一般较大。

水位

补给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降水的季节变化而升降。降水多的季节水位高,为洪水(汛)期;降水少的季节水位低,为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明显;而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则相对平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气温的变化而升降,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为洪水期;冬季气温低,融水量小,为枯水期。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春季,季节性积雪消融,水位上升,称为春汛。以地下水和湖沼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其补给稳定,水位的季节变化小。

流速

河流的落差。落差大,河流纵比降则大,流速则快;反之,流速则慢。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和峡谷地段,流速较快。河流下游多流经平原地区,流速较慢。

含沙量

流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强度大、滥垦陡坡等,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则小。

冰情

河流所在地的冬季气温。冬季气温在0℃以下,则会结冰,并且持续的时间越长,结冰期也越长;冬季气温在0℃以上,则不会结冰。

  2017高考地理河水及水资源专题复习:我国水资源状况

  (一)我国水资源分布

  1.江河年径流量——总量: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224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数的四分之一。

  2.分布特点——空间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时间分布: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很大。

  3.我国水资源紧张(特别是华北、西北地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使用水量增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水体污染——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社会:从数量和质量来看。

  2.水资源的时间变化与人类社会:科技落后时代与科技发达时代的比较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的变化:从数量和质量来看。

  2.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与节流。

  (1)开源的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节流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例1 以黄河的灾害及成因为例。

  1.洪灾——水土流失、地上河

  中游:水土流失——原因: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暴雨集中、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下游:地上河。

  2.凌汛——自南向北流的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刘家峡→包头;开封→利津(河口)。原因:南北跨纬度大,不同纬度地区河水结冰期和解冻期不同;发生在初冬和初春时节;现象是冰坝阻塞河道。

  3.断流原因

  (1)自然原因:流经区多为干旱、半干旱,蒸发大,降水少,流量不大;支流少,汇水面积小,下游严重渗透。

  (2)人为原因:中上游大量引水发展经济、大水漫灌、浪费严重;缺乏统一水资源管理;植被破坏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防治措施:洪灾的防治措施——中游——防治水土流失:植树种草、整修梯田、打坝淤地、保持水土,调整农业用地结构、高产稳产、复垦;下游:加固大堤、建分洪工程。断流的防治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例2 以珠江的咸潮为例

  1.主要由旱情引起,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

  咸潮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节性自然现象,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多发生于珠江口。

  2.成因和危害。

  (1)降水少是主要原因:珠江无序挖沙也助长了特大咸潮的形成;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加剧咸潮的严重。

  (2)危害:身体健康、地下水和土壤内盐度上升、水质性缺水。

  (3)防治措施: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


猜你感兴趣的:

1.高三地理高考水资源知识点复习

2.2017高考地理水体运动规律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3.自然界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4.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方案

5.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经验

    325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