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在期中考试来临之际,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好试题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黄晕(yūn) 蜿蜒(wān) 飞窜(cuàn) 舐吮(shǔn)
B.纤弱(xiān) 蠕动(rú) 寒噤(jìn) 恪守(kè)
C.愠怒(yùn) 喧嚣(xiè) 孱弱(chán) 惩罚(chéng)
D.憎恨(zēng) 倒戈(gē) 哂笑(shěng) 祈祷(qí)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划出来,并依次改正在下面横线上。(没有划出就改正不得分)。(2分)
穿流不息 舍生取义 一愁莫展 呕心沥血 心驰神往
别出心裁 拙拙逼人 侃侃而谈 融汇贯通 戛然而止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乍暖还寒(刚刚开始) B. 孔武有力(很、甚)
C.几处早莺争暖树(暖和的树) D.稍逊风骚(差,不及)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胡宏伟,我国著名歌词作家,曾以创作《长江之歌》、《共青团团歌》而闻名全国。胡宏伟30岁时曾因创作《黄河颂》而名声大振。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C.《钱塘湖春行》的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散文家、诗人,是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D.《愚公移山》相传为战国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列御寇所著。今人多疑是魏晋人伪托。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有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昧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2分)
本报讯(见习记者 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8.诗词默写。(6分)
⑴ ,小扣柴扉久不开。
⑵东城渐觉风光好, 。
⑶ ,江船火独明。
⑷《鹧鸪天·代人赋》中运用对比手法说明春光不在城里,而在农村的诗句是: , 。
⑸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
⑹《沁园春·雪》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
⑺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两句含“酒”字的诗。
① ②
9.仿照下面两句话,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
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 。
二、阅读理解。(共48分)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段,完成以下各题。(8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孟子,名_____,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孟子》是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书,而另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 》。我们曾学过其中几则语录,如“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不亦说乎?” (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⑴行拂乱其所为_____ ______ ⑵人恒过_____ ______
⑶衡于虑_____ ______ ⑷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 ______
12.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彼竭我盈,故克之
C.温故而知新 D.一年归,妻跪问其故
13.对“所以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心惊动起来,性情也坚韧起来
B.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的原因。
C.(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D.(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内心警觉,他的性格坚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6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郑人有欲买履者(想要)? B.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同“座”)?
C.反归取之(同“返”)? D.遂不得履(终于)
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自度其足 度已失期 B.置之其坐 且焉置土石
C.至之市而忘操之 操蛇之神闻之 D.何不试之以足 其目以毛帚扫之
16.下列句子朗读时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郑人/有欲买履者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何不试之/以足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
宁信度,无自信也。
18.这则寓言讽刺了哪些人?(2分)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
忽然,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紧接着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我,……”
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
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
“课上完了……去吧。”
19.语段从 、 、 三方面描写哈墨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2分)
20.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1分)
21.“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这句话是 描写。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哈墨尔先生“使出了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1分)
23.你能理解哈墨尔先生“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这一动作表情吗?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后面习题。(10分)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24.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1分)
25.第③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分)
26.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
28.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9.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6分)
石缝间的生命
林 希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白已,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30.阅读全文,指出“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为什么使作者“感动得潸然泪下”。(2分)
31.⑴第②段中,作者赞美了无名野草“生命本能”的尊贵。这里的“本能”是指什么?请用文中的词句概括。不超过15字。(2分)
(2)第③段中。作者从“蒲公英”的生长中感悟到生命“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这句话在文中具体指的什么?(根据这段文字作概括)(2分)
32.第④段写“石缝间的松柏”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松柏的?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刭松柏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33.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起到什么作用?(2分)
34.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指出“石缝间的生命”是美学的。品赏全文,你认为“石缝间的生命之美在哪里。(3分)
35.下面这段话是作者由自然界生命本体的认识提升到人生哲理的一段议论。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能体现这段议论内容的人物的生活经历,作概要的叙述。(必须交代书名和作者)(3分)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三、写作。(50分)
36.从下面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题目:在我人生的储蓄罐中
⑵我们不要总回顾过去,也不要总希望未来。因为拥有了现在,我们就能弥补遗憾的过去;拥有了一串充实的现在,我们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就会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
请以“拥有现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
看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