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2)

郑晓分享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为节奏划分)

  字词解释:

  (1)“虽有嘉肴”,“虽”,连词,即使。“佳肴”,美味的饭菜。“嘉”美好。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强”,勉励。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xiào)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12) “其此之谓乎”,“其”,大概。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不能理解,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五、《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 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

  字词解释:

  1、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3、阅:经过。岁:年。

  4、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曳:牵引。

  5、是非木杮:“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颠:通假字,通“癫”,疯狂,荒.唐。

  8、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坎穴:洞坑。

  9、臆断:主观判断

  文章翻译: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

  (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焉,助词,无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耳,助词,表示肯定。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 沿,顺流而下。

  众服为确论。

  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

  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六、《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老人)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老人)。

  字词解释:

  1、宋:宋国。

  2、雨:下雨(yù,四声名词作动词)。.

  3、坏:毁坏,损坏。

  4、筑:修补。

  5、盗:偷盗。动词活用作名词。

  6、富人;富裕的人。

  7、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8、暮:晚上。

  9、而:无义。表示承接关系。[4]

  10、果:果然。

  11、亡:丢失。

  12、父:(fǔ,第3声,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3])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13、甚:很,非常。

  14、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4]15、家:家里的人。

  15、智 :认为…聪明。

  其家甚智其子:他家的人都认为他家的儿子很聪明。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他家的墙被雨水冲坏了。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他家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但他却怀疑是隔壁那个老人偷了他们的财物。

  七、《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字词解释:

  1、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2、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术法,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3、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跑。 而:连词,表顺承。

  4、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5、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 遽,就。

  6、居:经过。

  7、.将[jiāng]:带领。

  8、贺:表示祝贺。

  9、富: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许多,多。

  10、好:爱好,喜欢。

  11、堕:掉下来,摔下来。

  12、.髀[bì]:大腿。

  13、丁壮:壮年男子。

  14、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拉,拿起。

  15、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16、跛:瘸腿。

  17、.保:保全。

  译文:

  靠近长城一带的百姓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领地上。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这个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坏事呢?”他家中有许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骑马的时候从马上掉下来摔折了大腿骨。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人说:“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上了战场。靠近长城一带的壮年男子十有八九都战死了。唯独他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俩得以保全。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六)
第六部分 句子仿写.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彩虹,经过与雷早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3、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叶,贮满希望之情;

  夏之色为金的黄,如麦浪,如稻草,彰显着丰收的希望;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看过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的还看了:

1.2016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要考什么

2.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3.2015-2016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4.七年级语文期末怎样复习才高效

5.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分析

6.7年级语文复习题答案

94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