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2017年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妙纯分享

  通过试卷分析,可以帮助七年级语文教师和学生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编的2017年七年级语文的试卷分析,感谢欣赏。

  2017年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篇一

  第一学期的期末考,孩子们考的都还挺不错。有点开心。特别是9班,语文居然是全级第一,完全没有想到!!太棒了!孩子们,好样的!

  打听了各个兄弟学校,除了与东华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外,其他的平均分都差不多。但据估计,与此次市平均分可能还是有2分左右的差距。有点点失望。我知道无论凭过程和结果都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究于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而我这个语文备课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年的教学,完全是被动的,对什么似乎都一无所知。不想太耀眼,却还是改不了张扬的性格。许多时候,是我错了吧。但好累,也很倔强,不想改过了。似乎也有点委屈……相信,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吧。要有信心!

  这次统考试题新增了附加题,较以往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可以说与中考题型愈加接近了,各方面也愈加规整。

  一、基础题方面。

  古诗文默写得分率较高,学生默写比以前较有进步。统观基础题4题,默写7分所占比重相对是较大的,因此,在复习阶段,抓背诵和默写至关重要!另外,每一期的期末考试出题范围均为课本内容,研究近三年统考试题也能大致敲到此次的出题范围和大致篇目。

  严重的是,处于重方言区的孩子在拼音题(即使是选择题)得分率都非常低。我想,在拼音的学习方面应该重在平时的训练和积累,仅靠复习阶段的强化练习是基本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更何况2分的分值(还有1/4的命中率)与默写实打实的7分可谓九牛一毛了。

  改错别字题难度不高。但“苦心孤意”这个词能改对的学生还是不多。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来看,应该是复习阶段老师强调的不够,自己都对易考、易错字词把握的不够,学生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知识巩固不牢,成果肯定是不甚理想的了。

  最后的描写和综合性学习得分率相对较高。一是平时训练的较多,二是题较简单,只要有一定文字功底和基本的语言功底的学生都能写好。但是描写风景的那道题学生在回答时还是千奇百怪的,那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时,不能简单的泛泛而谈,尤其是仿写某一段,完全可以以此类形式和要求让学生做一些系统训练,这样方能有的放矢,以不变应万变。

  二、阅读

  四篇阅读题,仍是两篇课内和两篇课外。课内的两篇,一篇是文言文,一篇是现代文;课外的最后一篇则是名著。

  文言文阅读基本上是平时练过无数次,也考过无数次的。但能得满分的还是为数不多。症结在于最后一个分析“物外之趣”的原因题。其实此题较开放,答题要点可以有很多(而且平时老师都有过提示和训练),但学生往往在整体的概括和提炼方面不够全面和细致,因此失分。

  课内分段是《紫藤罗瀑布》,可喜的是,经过训练,大多学生在答第一题句子的表达效果时大都知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也即是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等),因此,得分率不低。但最后一题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作用,试卷上明确写出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但学生还是回答的乱七八糟,不知所云。更可气的是,在复习阶段,老师还规范的归纳了回答这类题的技艺方法,学生每天都有读,都有复习,但成效却并不佳。反思自己,我也有责任,自己知道哪些复习资料很重要,但完全放任学生,让其自背自查,没有硬性要求哪些必记必背,学生要应付七、八门课程,当然也是得过且过了。反过来看,其实是我对资料的重视度不够,有种第一年以观后效的旁观心态。

  课外阅读就只有完全看学生的发挥了,题型无非是概括主要内容、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和谈自己感想。不难。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够深刻,更谈不上全面,那么在以后的训练中就要有意识的注重课外阅读的答题训练。万变不离其宗,相信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思维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应该能有所提高。

  名著阅读成了每年的必考题,因为统考的出题范围完全在课内,因此名著的篇目和各个题型都能了然于胸,学生在平时的针对训练也较多,但在概括寓意和归纳特点方面还是欠全面和准确。

  三、写作

  从出题来看,此次作文较简单,为半命题,基本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是创新度不高。

  从学生习作来看,大多学生习作立意不高。内容多为“我学会了做饭、洗碗、骑单车……”,真正的优秀作文和高分作文大都写为“我学会了坚强、独立、仁爱……”从题目来看,两类等级的作文完全一目了然了。

  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阅读者也往往首先是从题目中对其作初步评判,可见,好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亮点,甚至还可成为得胜的关键所在。

  令人高兴的是,大多学生还是明白了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因此,此次作文偏题的较少。但令人伤心的是,十班竟没有一篇高分作文!和李老师的七、八相较,在作文方面,还是在于平时做的不够好,训练的不到位。考场作文的另一些技巧自己都还欠缺,比如字数、卷面,更重要的是内容。我想这与老师自身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有关的,没有谁好谁差,关键是自己要学会运用和发挥。怀才不遇的人只能说明是在某方面能力有限的人。

  四、附加题

  附加题得分率低是正常的。一方面在于初中生本身的文言文积累很少、底子薄,学生大多读不懂;另一方面,作为全卷的梯度题,其本身就是为了要拉开差距的。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加强古文阅读和理解方面的训练。读史使人明鉴,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积淀!

  总之,就我来说,新学期的第一次期末考还是令人满意的。从教第一年,我本是作好了不理想的打算,也希望自己能先沉下去,再一飞冲天。呵呵,但事实胜于雄辩,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也没必要韬光养晦,抹杀孩子们的努力与付出。

  不得不再说一点,令人忧虑的是,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还是较差,许多问题和方法仍是靠老师解决和归纳。我似乎也理所当然的不能免俗,我想这仍是应试教育的悲哀吧。

  2017年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篇二

  第一部分 阅读(共55分)

  一、文言文部分(共26分)

  (一)默写(12分)

  三班有6人失分:303失3分,306、355、360、364、367分别失1分;

  八班有7人失分:816失2分,806、819、851、859、860、868分别失1分。

  原则上默写题目是不能失分的,考前已经做过很多次训练,再次失分,说明对自己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弄明白。

  (二)孙权劝学(10分)

  11、12、13题在复习中做过很多遍,三班只有307失1分,八班没有人失分。

  失分多的是14题(3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2点即可)”这个题目与课本学习建议里的题目很相似,但多了“用自己的话”这个要求。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很担心,怕大家不审清题目直接把课本上的答案写上。考后侧面问了几个同学,果然不出所料。

  下面是这道题目的评分标准:

  (1)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2)指出希望吕蒙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丰富经验;(了解往事)(3)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习的好处。(4)忙碌不是推辞学习的借口,我比你忙,也有时间读书。(5)要创造条件,抓住机会,提高并改变自己。(6)开卷有益。(7)一个人只要发奋读书就学有所成。(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如两点都较空洞简单,如答学习的重要性,目的3分得1分)

  从评分标准上来看,这道题是非常容易得满分的,遗憾的是因为与我们复习过的题目太相似,导致很多同学没有灵活变通。这给大家提了个醒,考试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给我提了个醒,讲课时一定要再细致些。

  这道题能灵活答题并得满分的同学有:三班20人,八班22人。

  (三)《庾公不卖马》(4分)

  15题考查两个实词的解释,一个是“语”,这个字《为学》中学过,是“告诉”或“对。。。。。。说”,一个是“谈”,这个字《山川之美》中学过,意思是“谈论”或“议论”。

  这个题得满分的有:三班20人,八班21人。

  16题考查的是对人物行为的评价,题目比较容易,得分率很高,其中失分的有三班8人,八班8人。

  以上文言文部分得满分的同学,三班有312、314、316、361、366,八班有803、808、811、812、817、820、858、864、870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松鼠》

  虽然考前这篇课文没有作为重点复习,但大部分题目都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了。

  17题(2分)考查了两个字:惹、锥,原以为这两个都应该是小学就掌握的字,没想到竟然还有不少同学失分,其中3班10人,8班18人,看来在下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还得抓实字词的读写。

  18题(3分)要求写出松鼠的三个特点,送分题,三班有360、369失分,八班有801、804、814、853、856、857、859失分。

  19题(3分)要求找出能表现松鼠警觉的动词,这个题目与复习时遇到的一道题有相似之处,导致不少同学在做这道题目时不能灵活判断。这道题目得满分的同学有三班18人,八班21人。

  20题(3分)要求赏析拟人手法的好处,这类题目考前曾做过训练,但还是只有个别同学能得满分,三班5人,八班8人。下个学期要加强这类题目的练习。

  21题(2分)是选择题,做对的同学三班31人,八班29人。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老师窗内的灯光》

  22题(2分)考察的是课外《忆读书》的相关知识,失分的有三班305、308、312、366,八班852、855、859.

  23题((2分)找出文中的含义,答案就在原文,只要文章读仔细,应该能够找得出来,但还是有一些同学失分,其中三班13人,八班8人。

  24题(3分)选择题,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才能确定最准确的答案。做对的同学三班28人,八班24人。

  25题(4分)要求写出“昂然”与“熬干”两个词表现了什么感情,这道题难度比较大,参考标准是:“昂然”写出灯盏挺立的姿态(1分),赞扬了老师教书育人的品质,给人光明与希望,像一盏灯永不会在我心头熄灭(出现“赞扬、赞美、敬佩”等关键词的即可得1分);“熬干”既写出灯盏里的油几乎没了,(表现了老师的奉献精神1分)崔老师生病住院,表达我的伤痛之情。(出现“伤心、痛惜”等关键词的即可得1分)能写出借灯喻人的意思的给1分。得满分的三班是308,八班是804,很难得。

  26题(5分)要求联系上下文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道题目只要审清题得满分并不难,但有部分同学只联系了上文却没有联系下文,致使失分。参考标准是:要点(1)心理描写;(2)一方面是犹豫不决,有点不敢见老师(2分);另一方面又自我鼓励,勇敢的进去,解除心中的疑惑,希望得到老师的教育(2分)。语言(1分)得满分的三班有17人,八班15人。

  第二部分 写作 (45分,其中书写5分)

  题目:我的小学故事

  提示语:升入初中的你,是否会常常忆起你小学的老师、同学以及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呢?选择一个你愿意和别人分享的故事写下来。注意在叙事过程中写出你的感受。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500字左右。

  从分值上来看,40分是一类卷,其中三班有12人,八班有7人。最高分是三班的张康滢43分。

  能得到一类卷的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选材新颖,在众多作文卷中没有雷同,即使有相似题材,也因为独具个人特色脱颖而出(比如周李彧的作文)。这次考场作文有不少同学把平时的习作巧妙地稍加修改,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张康滢和刘佳颖的作文)。

  这两天我会把42、43分的作文集中起来发到空间,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这些作文得高分的原因。

  考试结束,不管得分高低,最重要的是查找自己的得失,有所得的一定要继续发扬,有所失的一定要积极弥补。就语文教学这方面来说,有所得的是这次的文言文部分复习地很扎实,同学们失分比较少。还有作文,考前对二稿的面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少同学灵活地选用平时习作中的材料,得分挺高。不足之处是在现代文的教学上给同学们的理解空间少,下个学期的教学要在“活”上下点功夫,希望能引领同学们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假期同学们所要做的,一是把《优化学习》认认真真地完成(古文部分先不用工具书,做完后再利用工具书红笔订正,最后再对照答案红笔订正。不管作业里的题目有多难,也一定要写出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然后再对照答案认真订正,如果对答案有异议或不理解,可以圈出来开学问老师),二是做好读书笔记(摘录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三是写好假期日记(亲身经历有深刻感受的),这些做好了,就等于在弥补自己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问题了。

  2017年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篇三

  一、命题及范围:

  本次试卷由二中学区统一命题,考试范围为七年级上册前三单元,课外古诗词前五首,名著阅读,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二、试题结构:

  本次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共32分),现代文阅读(共25分),文言文阅读(共13分),作文(共30分)四个大题21个小题组成。

  三、评卷情况:

  评卷由学区七所学校统一组织,采取流水作业,统一 标准,做到扣分有理, 给分有据,共正公平。

  四、试题及答卷分析:

  第一大题(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1小题为选择题,考查字音字形,比较容易,得分率较高;第2小题为找出并成语中的错别字,四个错别字中D项中的丛山叠岭的“叠”丢分严重,这4分能得满分的不多。第五小题考查成语使用有误的,这个选择题得分率较高,第4小题为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这个3分题得分率较高;弟小题考查古诗原句填空,这个8分题比较简单得分率高,少部分学生因为不会背诵或者出现错别字导致丢分。第7小题材料概括题中第一个小题关于保护动物问题,得分率高;第二个小题让学生写出保护措施,因为学生只答出一个措施扣掉1分;第8小题名著考查《童年》中的人物阿廖沙,和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学生完成的较好,得分率很高

  第二大题:(一)《这里会长出一朵花》(13分)

  第9小题共设两问,第一问关于小野的问题,文章中优相关的原句,学生比较容易找到,适当概括就行,第二问说“我”如何解决的,因为学生不会组织语言,这3分题一般的2分;第10题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AB两句折分题,A句中的神态描写比较容易得分,B句中动作描写的作用一般会扣1分;第11小题的景物描写,对作用的分析不够准,丢掉2分;第12小题“我”的教育是否成功及判断依据,学生一般会答出教育部成功,从结尾处很容易看出来,这个小题得分率高。

  (二)《像花生一样活》(12分)

  第13小题表格题,(4分),AB两处概括因为不够准确,得分率不高;第14小题让学生答出我们“心里一慢了欢喜”的原因,从文中能直接看出来,得分率较高;第15小题对文中父亲人物形象的分析(4分),优等生一般能得满分;又少部分学生缺少内容或者对人物形象概括不准导致丢分;第16小题让学生来联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因为不注意读懂文句,理解偏差,写的启示不符合文意导致丢分

  第三大题《伤仲永》比较阅读(13分)

  第17小题解释四个加点词,前两个考查的课内词语,不难,得分容易,后两个考查课外词语,由于学生不善于联系课内,虽然不难但得分率不高;第18小题考查句子翻译,第一句课内文句翻译得分率高,第二句课外句子的翻译中,前半句不理解,表达不清,容易丢分;第19小题比较仲永和司马光有什么不同,并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这道题优等生一般得满分,一些学生因为审题不清,只答出启示得1分。

  第四大题作文(30分)

  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任选一题,选择半命题作文的较多,享受 什么的乐趣,学生能先天出具体词语,如读书,旅游等,然后作文,基本上能扣着题目去写,总体平均分在22分左右,也有个别学生因为时间把握不好导致作文不能完篇得分在15分以下,对第二题目《不能没有你》,学生一般从亲情、友情及师生情等方面立意,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得分在一类卷26分以上。

  好的方面:

  1.大部分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这次作文要求600字以上,虽然超出了七年级学生的要求,但大部分学生能够写够字数。

  3.基本上,所有的作文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能够反映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待解决的问题:

  1.很多学生在叙事时,不能将一件事写得具体,没有在叙事中加入生动的描写的意识,叙事如同流水账。

  2.很多学生的字体,不够规范和美观,还需要加强练习。

  3.一部分学生,作文内容很空洞,不能结合某件事或某种景物来抒情。而是根据题目直接抒情或议论,给你以“无病呻吟”的感觉。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如字音字形及诗句默默写,不能保证稳稳得分;

  2、对现代文课外阅读的理解,分析问题的你能力不高,整体得分率偏低;

  3、作文从语言,写作素材的积累等方面要加强;

  4、学生的书写整体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依然要对基础知识的夯实常抓不懈,重视落实字词文言诗句的默写,充分利用好早读及辅导课;对现代文的阅读多练习,讲方法和练答题的思路和技巧,重视课堂上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书写,从平时做起,加强练字,例如练字帖等。

  我们七年级语文学科组成员团结一心,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把学生的语文成绩再提高一步,不断赶超其他的兄弟学校,并且不断缩小与名校的差距,争优创优。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7年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