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努力造就实力,学习教案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五单元 导学案
21.《风筝》导学案(教师用)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联系语境探究疑难句子。
【导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导学难点】
联系语境探究疑难句子。
【课时】 2课时
【预习导引】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丫杈(chà):即桠杈,形容树枝分杈歧出。
(2)风轮:风筝上能迎风转动发声的小轮。
(3)寂寞(jì):孤单冷清。
(4)伶仃(1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5)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6)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7)诀别(jué):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8)荡漾(yàng):(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9)嫌恶(wù):厌恶。
(10)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11)可鄙(bǐ):令人鄙视。
(12)恍然大悟(huǎng):形容忽然醒悟。
(13)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14)什物(shí):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15)惊惶:惊慌。
(16)瑟缩(sè):身体心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17)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18)掷(zhì):扔,投。
(19)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
(20)虐杀(nüè):虐待人而致死。
(21)堕(duò):落,掉。
(22)宽恕:宽容饶恕。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导学过程】
一、导入:
当冬天的寒气尚未褪尽,我们偶然抬头,看到天空飘飞着一两只风筝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鲁迅先生的感受吗?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
二、作家作品简介。(可以让学生介绍)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关于《野草》散文诗集。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这样的战土》《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三、 检查预习:
见预习1、2。
四、 整体把握: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讨论并归纳:写小时候不喜欢风筝,也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这是没有出息的玩艺。有一天,看小兄弟偷偷地糊风筝,便粗暴地扯烂了风筝。待到长大后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醒悟过来,觉得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五、探究质疑:
1.为什么看到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什么?“悲哀”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故乡放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从结构上看,用这句话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是“久经诀别的久经逝去的”为什么又说“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讨论并归纳: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作者离开故乡多年,依然怀念着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温和的春天,而北京此时却是肃杀的严冬,竟然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为什么小兄弟最喜欢风筝的神态、动作,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你认为作者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是极其幼稚可笑的,令人鄙视的。我觉得这样想法是不对的。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试看他写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得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有时惊呼,有时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这本是极正常的。然而这种天真活泼的天性却被兄长鄙弃压抑,这是多么悲哀的啊!
4. “我”扯坏了小兄弟的风筝,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对。因为小兄弟能利用枯竹、红纸条做风筝,说明他聪明、肯动脑筋,很会设计,动手能力强。这样有益身心的正当行为却要背着兄长躲在什物间里偷偷地做,这已经可怜之至了。但是仍然在将要完工之时被兄长发现、扯烂,小兄弟的痛苦、绝望可想而知。做兄长的却因为自己的偏见,凶神恶煞一般,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实在是冷酷无情的。
5.作者写风筝事件的这两段文字,是怎样的心情的?何以见得?
讨论并归纳:他对小兄弟深切同情,而对自己深深自责。如把小兄弟写得那么瘦弱可怜,老实而毫无抗争;而把自己写得凶神恶煞,简单粗暴,对自己当年扮演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感到自责。
六、教师小结:
本文从北京冬季的肃杀中看到天上的风筝,回忆起故乡的春天,故乡的风筝,回忆起我对小兄弟放风筝、做风筝的禁止和粗暴撕毁的事。表现了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
七、课外作业:
以“风筝”为话题,回顾自己童年时有关“风筝”的故事,记述自己曾经的经历,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讨了课文前四段,特别是“我”对在风筝事件中扮演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感到自责的心理,在下文还将提及。
二、探究质疑:
1.“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我的惩罚”是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讲的道理,知道自己错了,对在风筝事件中扮演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感到深深地自责。
2. 为什么“我”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而称为“不幸”?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看了这本书后,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道理,回忆及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把风筝抓断踏扁,这种作法是错误的,是虐杀了儿童的天性,作者因良心受到遣责而感到“不幸”。
3.“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比喻手法(暗喻),表现“我”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后的沉重心情。
4.为什么“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知道补过的方法:第一种,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但时过境迁,这种方法已不行了。第二种:去讨他的宽恕,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5. “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讨论并归纳:因为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沉重。
6. 如果弟弟对兄长的粗暴行为进行抗争,并怨恨他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如果弟弟抗争,也许我会省悟到自己错了,尽早改过。然而弟弟则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逆来顺受,毫无抗争,使我的错误持续至今,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弟弟怨恨他,也会使他觉醒,使他有机会讨弟弟宽恕,然而弟弟并不怨恨,使他的心只得沉重着。
7.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表达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无可解脱的沉重。
8. 末段的语句怎样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讨论并归纳:“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呀。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无可摆脱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却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9. 你觉得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以有多种理解。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种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三、归纳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表现手足亲情为主题的散文,但选材角度新颖,于兄弟间发生误解冲突中展现浓浓的亲情。可是,细品这篇文章,作者的立意远不止这些。从作者事隔多年后仍悔恨交加,悲忧交集的形象看,这篇作品还揭示了封建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的扼杀,深刻地阐述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作者将深厚的兄弟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精神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体现了含蓄而深邃的立意。
四、拓展延伸:
阅读“研讨与练习”三《满天的风筝》,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21《风筝》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3.学习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4. 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学习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课时】2课时
【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丫杈( ) 可鄙 ( ) 虐待( )笑柄 ( ) 瑟缩( )
点缀 ( ) 宽恕 ( ) 苦心孤诣 ( ) 嫌恶 ( ) 什物 ( )
2.解释下列词语。
尘封:
肃杀:
傲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4.把文中你读不懂的句子写在下面。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检查预习:
1. 见预习1.
2. 见预习2.
3.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
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四、质疑探究: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3.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五、学生齐读前四段
六、课外作业:
以“风筝”为话题,回顾自己童年时有关“风筝”的故事,记述自己曾经的经历,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 质疑探究: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3.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5.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6.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三、归纳总结,拓展提高:
1.提问: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阅读《满天的风筝》,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学习反思】
22.《羚羊木雕》导学案(教师用)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导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导学难点】
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时】 2课时
【预习导引】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注音、解释。
(1)犄角(jī):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
(5)寒颤(zhà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注意]也作“寒战”。
(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
(7)光彩: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8)逮(dǎi):捉,捕。
(9)攥(zuàn);用手握住。
2.朗读课文,就文章不理解之处质疑。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爱你们的父母,尊敬你们的父母,但有时候,你们会与你们的父母对某些问题认识不一致,思想上闹矛盾。它也许会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处理的?《羚羊木雕》中的“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见预习1。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语言、语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1)分好角色。 故事叙述者 我 妈妈 爸爸 奶奶 万芳 万芳妈妈
(2) 朗读表演。
(3)朗读评价,特别注意是否读好语气、语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整体把握:
讨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发生的事,通过对六个人物的刻画,表现了两类人不同的内心世界:一类人珍惜友谊,一类人重财轻义。文章歌颂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纯洁的友谊,并告诫人们要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谊。
四、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
1.开篇用“突然”一词,使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显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
2.母女对话神态的对比,着力渲染对话的气氛,表明妈妈为一件工艺品伤害了孩子的心。
妈妈 孩子
突然间(惊慌) 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惊吓)小声地说
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十分严厉(严厉) 声音有些发抖(害怕)
坚定(坚定) 哭着喊了起来(反抗)
对话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3.爸爸的语气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爸爸的态度虽与妈妈不同,在实质相同,不同语言描写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妈妈严厉,爸爸深沉、冷酷。
4.“我”不小心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为什么要抹眼泪?一是心疼裤子,二是回家挨说。可见“我”的自尊心强,也可见妈妈的严厉。
5.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说明万芳有同情心,急朋友之所急。万芳的话多自信,对绝望的我伸出救援之手,表现万芳的“仗义”性格。她对她妈妈的惩罚满不在乎的话,更表现万芳为朋友受过的仗义性格。
6.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小朋友之间的纯洁的友情如春天美丽的花朵,鲜艳迷人。
7.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到“从兜里掏出——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这一段是插叙,说明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我”把羚羊送给她是对友谊的表示。
8.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为什么欲说而不语?这里透露奶奶深知儿子、媳妇的为人,左右为难。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矛盾发展到高潮,奶奶不说也得说了,虽然她的话并不能扭转乾坤。用奶奶的话批评了爸爸妈妈重财轻义的行为。
9.我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找万芳,在路上和到万芳家时的心情是多么悲伤、多么无奈,神情是多么尴尬。
10.万芳对我的问候多么关切,听到我说把羚羊还我时,又是多么吃惊,她责备我的话说得又是多么的婉转。
11.万芳妈妈的话也表现了对女儿的严厉,表现了她泼辣的性格。
12.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这种担心正见得“我”对友谊的珍惜,表现了“我”的绝望。
13.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寒颤,这里用景物冷冷的月光衬托人物哀伤的心情。
14.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们还是好朋友……”万芳一定知道了我的难过,她还是那么活泼开朗,还是那么仗义疏财。
15.结尾末两段用神态、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间友谊花朵的摧残,对孩子纯洁心理的伤害。它给读者留下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五、课外作业: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渎了课文,通过朗读、评价,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果发生了这类矛盾,你该如何处理,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质疑、讨论和辩论,深入探讨课文,统一我们的思想。
二、组织讨论:
1.确定辩论议题:
(1)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2)友谊和钱财孰重孰轻,应怎样正确对待?
(3)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处理?
(4)父母有了错误缺点时,孩子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2.按学生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3,就辩论中双方的观点、理由、态度、方法进行点评
三、教师小结:
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的反对,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当然只得被迫服从,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伤害,父母也有责任。子女与父母感情多少要受点影响。
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财物,“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引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倒不如怪自己事先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方面看去,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的确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借着月光,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走去。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样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和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
“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本文与《羚羊木雕》的主题、记叙的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
2.发挥想象,请帮文中的“女儿”具体描写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
3.文中女儿在买礼物时,为什么“在那家工艺品店的厨窗前踯躅过许久”?
4.阅读文中划线的语句,请说说,如果你是文中的女儿,此时你会想些什么。(用第一人称作答)
答案:1.主题: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彼此沟通理解。顺序:插叙
2.能紧扣欣喜、激动,描写具体即可。
3.(1)对于“女儿”来说,礼物太昂贵了,所以很慎重;(2)不知道这一礼物能否让母亲欣喜
4.能写出“委屈难过”,语言通顺,得当即可
五、课外练笔: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你一定曾经与家长发生过类似的矛盾。矛盾的起因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最终结果如何?请你记述曾经的故事,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教学反思】
22《羚羊木雕》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怦怦 树杈 攥 逮着玩
仗义: 怦怦: 形影不离:
3、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见预习1。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语言、语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整体把握:
讨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
四、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文中找出人物个性化语言,并品味揣摩之。
1. “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2. “是的,这是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3.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4.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5.①“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
②“不!”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④“没有卖……我送人了。”。
五、课外作业: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组织讨论:
1.确定辩论议题:
(1)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2)友谊和钱财孰重孰轻,应怎样正确对待?
(3)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处理?
(4)父母有了错误缺点时,孩子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2.按学生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3,就辩论中双方的观点、理由、态度、方法进行点评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的确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借着月光,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走去。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样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和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
“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本文与《羚羊木雕》的主题、记叙的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
2.发挥想象,请帮文中的“女儿”具体描写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
3.文中女儿在买礼物时,为什么“在那家工艺品店的厨窗前踯躅过许久”?
4.阅读文中划线的语句,请说说,如果你是文中的女儿,此时你会想些什么。(用第一人称作答)
五、课外练笔: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你一定曾经与家长发生过类似的矛盾。矛盾的起因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最终结果如何?请你记述曾经的故事,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学习反思】
23《散步》导学案(教师用)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构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3.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继承和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导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导学难点】
本文选材特点:通过“散步”这种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表现浓浓的亲情、人性美和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课时】一课时
【预习导引】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nèn)芽 霎(shà)时 桑(sāng)树 水波粼粼(lín)
强(qiáng)壮 背(bēi)起了母亲 散步(sàn)
强 背 散
勉强(qiǎng) 我背(bèi)上的…… 散(sǎn)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极短的时间
②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③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本文作者不属于重要作家,故此环节也可以省略)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3.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
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我”,母亲、儿子、妻子
(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 →②全家一起散步 →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 →④“我”决定委屈儿子 →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导学过程】
一、导入: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疲惫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馨,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进行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此环节亦可配放合适的音乐或投影图片)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检查预习情况。
预习1、预习3:(1)(2)
(二)从全文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睦、互敬互爱、互相体贴)
三、仔细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
1.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敬老爱幼。“我劝母亲散步”,“解决走大路和走小路的分歧”,“‘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要依从儿子,走小路。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走了小路。表明了“我”是对母亲非常孝敬的一个人。)
3.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因为小路难走,恐怕稍有闪失,摔伤了自己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慎重。表现了他们的责任感,体现了“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写作特点。
(一)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而死去的怅恨之情。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2.但是春天终于来了。
(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身体和精神所经受的折磨之巨)
(二)请在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然后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
总结:
1.“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谐。)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形象地说明了中年人身上责任的重大)
(三)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显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生机,同时暗示了熬过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名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老人疼爱孙儿的内心世界)
(四)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
(以小见大,也就是“滴水见太阳”。文章选取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平平常常的散步这样的小事来写,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五、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亲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谈谈你对亲情和母爱的理解、感受。
游 子 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伟大的,无穷的,像春天温暖的阳光,子女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我们要终生铭记父母的恩情,用我们的孝心,给他们以幸福。】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一篇秀美隽永的散文,完成了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在旅行中,我们体会到,亲情不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只是父母无私的付出,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体会,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实践。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小家永远亲情洋溢,我们的“大家”永远爱意无限。
七、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答题。
骚扰电话
①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一人孤苦伶仃地呆在旧房里。
②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
③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④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wú liáo ,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它。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⑤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装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于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pán shān ,便一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再一看,我惊呆了:啊,是母亲!
⑥母亲一见是我,赶紧低下头,说对不起,不该打此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我更奇怪了,我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只好打个电话听听你们的声音,心里就踏实多了。又说偶尔几天家里电话没人接,就担心不过,想是不是家里出了事?也不来通知我一声。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可你总嫌我,只好闷在心里。每个星期天,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
⑦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俩人哆嗦着,一步步上楼,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仍不晓得分开。
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
(1)wú liáo:无聊 (2)pán shān:蹒跚
2.第①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欢天喜地、孤苦伶仃。
3.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
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4.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关心(思念)儿子
5.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我”和母亲各自怎样的心理活动?
手法:细节描写。
“我”:母亲,儿子对不起你,你抚育儿子这么多年,这么关心儿子,儿子却把你抛弃了。
母亲:儿啊,你终于明白了,妈想你们啊!妈这辈子不想别的,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快乐,妈就知足了。
6.《散步》和本文都是写家庭亲情的,它们告诉了我们怎样共同的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提示:扣住“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都会老的,我们应该用真挚的爱孝敬老人”回答即可
【教学反思】
23 《散步》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构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3.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继承和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预习】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 )芽 霎( )时 桑( )树 水波粼粼( )
强( )壮 背( )起了母亲 散步( )
强 背 散
勉强( ) 我背( )上的…… 散( )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两全:
③各得其所: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
(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 →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
→⑤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展示预习成果。
预习1、 预习3(1)(2)
(二)从全文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二、仔细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
1.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三、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写作特点。
(一)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2.但是春天终于来了。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二)请在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然后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
(三)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处:
第二处:
(四)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
四、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亲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谈谈你对亲情和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游 子 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答题。
骚扰电话
①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一人孤苦伶仃地呆在旧房里。
②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
③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④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wú liáo_______,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它。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⑤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装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于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pán shān__________,便一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再一看,我惊呆了:啊,是母亲!
⑥母亲一见是我,赶紧低下头,说对不起,不该打此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我更奇怪了,我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只好打个电话听听你们的声音,心里就踏实多了。又说偶尔几天家里电话没人接,就担心不过,想是不是家里出了事?也不来通知我一声。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可你总嫌我,只好闷在心里。每个星期天,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
⑦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俩人哆嗦着,一步步上楼,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仍不晓得分开。
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
(1)wú liáo_______ (2)pán shān__________
2.第①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
4.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我”和母亲各自怎样的心理活动?
手法:
“我”:
母亲:
6.《散步》和本文都是写家庭亲情的,它们告诉了我们怎样共同的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反思】
24.《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用)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导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导学难点】
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课时】2课时
【预习导引】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 沐浴(mù) 祷告(dǎo) 并蒂( dì ) 姊妹 ( zǐ )
莲蓬( péng ) 菡萏( hàn )( dàn ) 攲斜( jī ) 荫蔽( yìn )
2.解释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沐浴:洗澡。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朗读这两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4.把你阅读课文时不理解之处写在下面。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母亲爱孩子,但作为孩子,应该怎样爱自己的母亲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歌《金色花》,看看在他的笔下,孩子是怎样爱自己的母亲的?
二、泰戈尔简介。(多媒体投影)
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三、检查预习。
见预习1、2.
四、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指名朗读,评价。
3.齐读。
五、探究质疑: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孩子与妈妈的三次嬉戏,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
1. 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3.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讨论并归纳:
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而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他说:“你这坏孩子?”
讨论并归纳:
因为妈妈找不到孩子,是多么着急。何况一整天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讨论并归纳: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六、再次朗读《金色花》,体会作者的感情。
七、课外作业:
以“我为妈妈做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要求:有新意,有文采,有丰富的想像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感激和爱。
二、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
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此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活的爱,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1922年,发表《往事》。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
三、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研读课文: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讨论、明确:
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 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
一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二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 (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3.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及作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
五、拓展延伸
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教学反思】
24《诗两首》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课时】2课时
【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 ) 沐浴( ) 祷告( ) 并蒂( ) 姊妹 ( )
莲蓬( ) 菡萏( )( ) 攲斜( ) 荫蔽( )
2.解释词语:
匿笑: 沐浴:
祷告:
3.朗读这两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4.把你阅读课文时不理解之处写在下面。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泰戈尔简介。(多媒体投影)
三、检查预习。
见预习1、2.
四、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指名朗读,评价。
3.齐读。
五、探究质疑: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2.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3.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4.为什么妈妈见了他说:“你这坏孩子?”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六、再次朗读《金色花》,体会作者的感情。
七、课外作业:
以“我为妈妈做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要求:有新意,有文采,有丰富的想像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冰心简介。
三、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研读课文: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2. 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
一看红莲
心情:
环境:
红莲:
二看红莲
环境:
心情:
红莲:
三看红莲
环境:
红莲:
心 情:
3.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及作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五、拓展延伸
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学习反思】
25.《<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教师用)
【导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导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导学难点】
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课时】2课时
【预习导引】
1.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准确、流畅。
2.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课文。把不会翻译的句子写在下面。
【导学过程】
一、 导入: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
二、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三、朗读《咏雪》。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四、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探究质疑: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讨论并归纳:
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
2.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
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3.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
讨论并归纳:
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4.“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
5.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讨论并归纳: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六、拓展延伸:
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七、教师小结:
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八、课外作业:
背诵课文,并能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谢道韫这个才女,这节课我们将再认识陈元方这个神童。
二、 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中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个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个朋友就发怒了,骂道:“真不是人啊!跟人家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个朋友感到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想讨好他),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
四、探究质疑:
1.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
讨论并归纳:
(1)他认为客人“无礼”“无信”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
(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讨论并归纳:
有两种看法:
(1) 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
五、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结尾“入门不顾”的动作细节,再次强化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六、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 (2) 太丘舍去( )( )
(3)尊君在不?( ) (4)下车引之,元方如门不顾( )( )
2.翻译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答案:1、2略 3.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七、课外作业:
背诵这两篇短文。
【教学反思】
25.《<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学习重点】
1.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学习难点】
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课时】2课时
【预习】
1.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准确、流畅。把生字写在下面。
2.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课文。把不会翻译的句子写在下面。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二、作家作品简介。
三、检查预习。
指名朗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五、探究质疑: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
3.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
4.“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六、拓展延伸:
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请写在下面,不少于3句。
七、教师小结:
八、课外作业:
背诵课文,并能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 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四、探究质疑:
1.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五、教师小结:
六、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 (2) 太丘舍去( )( )
(3)尊君在不?( ) (4)下车引之,元方如门不顾( )( )
2.翻译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七、课外作业:
背诵这两篇短文,能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两则故事。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