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示儿》课后习题答案

妙纯分享

  要学好语文,不仅仅要巩固好基础知识,更要在阅读,古诗词还有作文方面下功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示儿》课后习题答案,希望对您有用。

  《示儿》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答案

  比较《第一堂课》和《最后一课》,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想法。

  1.祁瑞宣老师显得很紧张,请找出表现他紧张的细节。而哈墨尔先生看来很从容。为什么两者的表现截然相反?

  表现祁瑞宣老师紧张的细节有:“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所以“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身不由己地由“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痛苦得失去了语言能力——“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迈门坎几乎绊了一跤,“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祁瑞宣被亡国的痛苦折磨得无法自控,觉得自己愧对祖国,在深深地自责,也耻于安慰学生。

  哈墨尔先生之所以看来很从容,是因为他做了他认为该做的一切爱国举动,他是在进行一次特殊的抗争。在这“最后一课”上,他以经过充分准备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无愧于民族的爱国深情。

  当然,无论是祁瑞宣老师的紧张,还是哈墨尔先生的从容,都是他们热爱自己民族,热爱自己祖国的体现。

  2.哈墨尔先生讲了很多话,很动人。祁老师的话很少,为什么作品也挺动人?

  《第一堂课》的动人之处主要在于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第一堂课》以主人公的内心感觉来吸引读者,这个“感觉”是动人的,因为它具有非同寻常的“痛苦”,那是一个小人物面对国上沦丧而又无所作为的耻辱的痛苦。主人公这种内心感觉,成了这篇文章打动人、吸引人的原因。这些紧张的行为正是他痛苦、惶惑不安的心理的反映。

  3.“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第一堂课》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表现这种“说不出”。而哈墨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面色惨白、话说不下去。这是不是和祁瑞宣老师的“说不出”一样?

  这两个“说不出”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源于爱国情感,都源于国土沦丧、民族遭受耻辱而产生的痛苦心情。不同之处:祁瑞宣的痛苦是因国土沦陷而自己身为沦陷区的小人物却无所作为而产生的耻辱之痛。他觉得这种“耻辱之痛”无法用语言表达,这种“耻辱之痛”使他言行慌乱。而哈墨尔先生是悲愤和哀痛至极的痛苦。因为下课的钟声响了,它令人心碎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在被侵略者占领的国土上从此不能再教自己民族的语言了,此时此刻人们的悲痛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哈墨尔先生这位告别仪式的主人公,其悲愤之情更是难以形容。小说用悲愤得说不出话,用语言无法充分表达他的悲愤之情这样的细节,表现了哈墨尔先生当时痛苦的情状。

  4.这两课都强调课堂气氛的“静”,“静”的原因一样吗?

  “静”的原因是一样的。体现在两个“庄严”上。首先,两篇小说中人们的爱国情感是神圣的、庄严的;其次,人们所处的特殊时刻是庄严的。《第一堂课》写的是北平被侵略者占领后的第一堂课,《最后一课》写的是国土沦陷后的最后一堂母语课。两篇小说中的人们都处于不甘做亡国奴的悲愤心情之中,此刻只有“静”才能表现这种庄严的情感、庄严的时刻,才能与人们的悲愤心情相协调。不过,两篇小说中人们的悲愤之情的特点有所不同:《第一堂课》侧重于“悲”,更多表现了“悲愤”中的“痛苦”;《最后一课》侧重于“壮”,人们的情感由悲愤升华为壮烈。

  《示儿》阅读练习・探究第二题答案

  朗读、背诵《梅岭三章》和《示儿》。

  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

  《示儿》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答案

  陈毅是不相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又写出“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的诗句?这些诗句与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相比有什么异同?

  第一问:这些诗句表现了陈毅就是死了也要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第二问

  相同点:死后也不忘战斗,希望听到胜利的消息。

  不同点:首先,陈毅诗句中对革命生涯的无比热爱,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情,乐观、轻松、豁达的精神和革命军事家的气魄是陆诗中没有的。其次,陆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悲愤、悠长的遗十艮和满腔的希望的交织,而陈毅诗中则没有如此浓重的悲、忧、十艮。第三,陆诗以独特、动人的方式来表达国家遭受苦难时的爱国情感,加上作者伟大的爱国形象,使这首诗成为爱国绝唱、忠愤经典。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民族危难之时,更能引起无数忠义之士的共鸣。陆诗的这一地位和作用也是陈诗不好与之相比的。

  《示儿》词句品味·积累题答案

  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第一堂课》)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梅岭三章》)

  这不是记叙语言,而是抒情语言。请思索,如果没有如此超越现实的想象,感情的表达能这样强烈吗?

  如果没有如此超越现实的想象,感情的表达不能这样强烈。第1句中的“民族的春花”指学生们。春天的花朵何等鲜艳灿烂,朝气蓬勃,突然变成木头,跨度之大,足以表明感情的强烈程度。第2句首先涉及一个史实,即挂头颅于城门“示众”是古代统治者镇压反对派、反动派镇压革命者的残酷手段。这本是惨烈的事实,这里却变成自愿主动的行为,而且将客观状态的“城门”改成富有诗意、富有内涵的“国门”,不用比较俗气的“挂”,而用比较文雅的“悬”,如此超越现实的诗意的想象和表达,就使“头悬国门”成了英雄气节、光荣殉难、壮烈情怀的象征。

    175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