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英语>

2017年七年级英语教案

妙纯分享

  英语教案是教学的设计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七年级英语教案,仅供参考。

  2017年七年级英语教案范文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要讨论各种食物以及喜欢或不喜欢某种食物;询问某人是否喜欢某种食物及回答;会描述一日三餐,会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like的一般现在时、一般疑问句及肯、否定回答;肯定句和否定句。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到在平日饮食中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合理饮食。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词汇:hamburger、tomatoe、broccoli、French fries、orange、ice cream、salad、banana、egg、strawberry、carrot、apple、chicken、breakfast、lunch、dinner、fruit、vegetable。

  2. 语言目标:Do you like hamburgers? Yes, I do./No, I don’t.

  I like French fries. I don’t like tomatoes.

  3. 能力目标:能准确表达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能根据具体情景对话,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写等任务型活动,熟练应用所学单词和动词词组,掌握描述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西方食品文化,促使学生了解西方生活方式与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通过任务型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均衡饮食,合理配餐。

  教法导航

  采用情景法,交际法及任务型教学途径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设疑、提问、启发、诱导等方法,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法导航

  进行听说读写操练,使整个教学从知识的内化到外显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发展过程。

  课时支配

  第1课时:Section A 1a-2c

  第2课时:Section A 3a-3c

  第3课时:Section B 1a-2c

  第4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

  课时教案

  第1课时 Section A 1a-2c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基本词汇:food、banana、hamburger、tomato、broccoli、French fries、strawberry、orange、ice cream、salad。

  2. 掌握句型:Do you like bananas? Yes, I do./No, I don’t.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写等任务型活动,熟练应用所学单词和动词词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并了解各种食物,能分清水果和蔬菜并能认识到水果和蔬菜对人体有益。通过询问对方是否喜欢某食物来引起话题。

  教学重点

  基本单词、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

  1. 认识并掌握重点词汇。

  2. 能流利地与对方开展关于食物喜好的对话。

  教法导航

  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

  学法导航

  让学生在游戏的情景中感受到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PPT、关于食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students as usual.

  Step 2: Revision

  Show the students pictures and ask: What’s this? It’s a soccer ball.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Yes, I do./No, I don’t. Do you like it? Yes, I do./No, I don’t.

  Step 3: New words

  Show the students some food and ask:

  What’s this? It’s a hamburger. Do you like it? Yes, I do./No, I don’t.

  What are these? They’re bananas. Do you like bananas? Yes, I do./No, I don’t.

  运用图片和对话教学单词:hamburger、banana、tomato、broccoli、French fries、strawberry、orange、ice cream、salad,并运用这些单词进行对话。

  Step 4: Pair work

  Work in pairs and try to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of 1a.

  Step 5: Listening

  1b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

  After listening, show the dialogue on the screen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n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Step 6: Listening

  Listen and circle the food you hear.

  First get the students to check their answers in groups and then report their answers. Step 7: Listen again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I like hamburgers. Do you like hamburgers? Yes, I do.

  Do you like______? No, I don’t like ______.

  Let’s have _______. Oh, no. I don’t like_________.

  Step 8: Group work

  Make a food survey in groups by asking: Do you like ...?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to complete the form.

  How many students like hamburgers?

  How many students like bananas?

  Step 9: Summary

  Let’s sum what we have learned this class.

  Words: banana, hamburger, tomato, ice cream, salad, strawberry.

  Sentences: Do you like hamburgers? Yes, I do./No, I don’t.

  Step 10: Homework

  1. Remember the words in this class.

  2. Practise the dialogue in pairs.

  课堂作业

  1. 写出下列名词

  (1) 汉堡 ____________(2) 西红柿 _____________(3) 沙拉 ____________

  (4) 草莓 ____________(5) 梨 ____________ (6) 牛奶 __________

  (7) 面包 __________ (8) 冰激凌 _________

  2. 根据句意完成句子

  (1) A: _______ you like salad?

  B: No, I _______./Yes, I ______.

  (2) I __________(喜欢) hamburgers.

  英语课堂教学探析

  1为什么选择该理论进行研讨

  自塞林格1969年提出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以来,人们对二语习得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大致有三大类:外在理论、内在理论和情感理论。外在理论主要以行为主义和连接论为重点流派;内在理论以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学说、认知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为代表;情感论则是以马斯洛和罗金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流派。在这三大类的二语习得理论中,外在论过多强调外界刺激与环境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语言输出是连续、强化的刺激之下所做出的自然反应,认为环境是决定性因素。而内在论更多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之下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的,它更注重思维以及认知的发展。情感论以学生为本,强调教育应该相信学生,挖掘学生潜力;不给他们过多压力,以使身心都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在众多的理论当中,史蒂芬•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可以说是比较系统、相对完整地整合了各种流派的研究,从外在、内在、情感三个维度较好地概括了二语习得的过程,虽然其中一些观点也遭到了诸多学者、专家的抨击,但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为我们研究英语教学提供了极大思考空间和一定指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根据个人学习经历和对周围英语学习者一定的观察,在对比了各种二语习得理论之后,笔者更倾向于克拉申的二语习得五假说。因此,在该论文中旨在运用此理论分析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2史蒂芬•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简述

  史蒂芬•克拉申终身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他所提出的关于二语习得的理论主要是以“输入假说”模式为核心的五个相互联系的假说构成。他们分别是:①语言学习———习得假说(The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②自然顺序假说(TheNaturalOrderHypothesis)③语言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④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⑤监控假说(TheMonitorHypothesis)。在这五种假说当中,语言学习———习得假说是他理论的出发点,是概念性的、根本性的关于语言的一个区分。根据克拉申的这一假说,成人获取一门语言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习得”,即学习者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之下,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的能力。另一种是:“学习”,即在特定环境和刺激之下(如教室、教师、课本等),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地学习、理解、识记等方式来掌握一门语言(冯秋雨,2014)。

  克拉申指出“学得不能转换成习得”。例如,使用母语者尽管不懂语法规则,却可以正确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而语言学习者虽然有完备的语法知识,却很难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自如。因此,相对于有意识的语言学习,自然的语言环境会更加有效。第二个假说是自然顺序假说,该假说认为,“学习者在习得正规语法项目时可能遵循一定的顺序,因此语法结构的习得是按一个可预测的顺序进行的,并不与课堂教学顺序相关”。比如,他指出,对于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来说,现在进行时的习得要先于一般过去时,名词复数的习得先于名词所有格的习得。所以,他提出了自然习得应该注意的四个方面,即理解要先于输出;输出要允许分阶段进行;在学习者未准备好之前不强迫其说话;降低或减少情感障碍。

  第三个假说是语言输入假说,即所谓的“i+1”理论。“i+1”是指,语言输入的难易程度要以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为基础,不能够过难或过易,只能适当高出现有水平,这样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动作演示等可以完成“可理解输入”这一环节,从而使语言习得顺利进行。根据这一假说,他提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四个特点。第一,“输入应该是可理解的”。因为只有可理解的输入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才能激发他的语言习得机制,否则的话输入的只能称之为声音,甚至是噪音。第二,“输入应该是有趣的或者相关的”。

  要使语言输入对习得有利,教师就必须对语言材料进行一定的加工,使语言材料有趣且相互关联。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这将促进语言习得的发生,而且通常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个假说是情感过滤假说,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言习得的效果必然要受到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如焦虑、恐慌、自信、不自信等情感表现。这个假说认为,仅有前两个环节(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置于第二语言环境之下),学习者并不一定能够顺利习得第二语言,“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之后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

  这就像人体吸收食物的营养一样,并不是给了充足的且有营养的食物之后就必然会引起食物的完全吸收,最终的吸收一定是在经过了人体消化系统的过滤之后才能实现的。第五个假说是监控假说,该假说认为“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在头脑中起监控作用”,是学习者用来编辑、修正自己的语言行为的知识工具。这又一次印证了学得与习得的区别。

  语言习得系统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并非只在监控阶段起到作用。同时,监控作用的发生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学习者必须首先具备相应的语法规则”;二是“要有足够的时间考虑”;三是“在必须考虑语言形式的情况下启动该机制”,因为过多的考虑语法规则会打断正常的语言交际(书面语言除外),因此只在必要的时候使用。

  3结合目前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论述

  根据克拉申有关“学得”与“习得”概念的界定,纵观目前英语教学实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虽然国家英语课程新标准强调要把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放在首位,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而非单纯的语言知识。但是,在当前高考、中考的压力之下,课程改革也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开展,许许多多的学校依然为了升学率继续着以语言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的传统课堂教学。在经历几十年的关于第二语言的研究之后,二语习得的概念基本上已被普遍接受。多年的教学实践也验证了“二语习得”的概念比“二语学习”的概念更加科学合理。所以,对于这一概念性的事物我们的英语教师应当有清醒的认识:要转变传统课堂上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然的语言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意义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地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教学理念就像指挥棒一样,指引着英语课堂教学前进的根本方向。

  因此,树立合理的教学理念,纠正以前的偏差认知对于教学来说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当花费一定的时间对于班级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进行摸底并进行记录,以便后期小组的恰当分配和资源难度的确定。根据克拉申的“i+1”理论,i即指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课堂中输入语言的难度应略高于此,以便学生实现新知识的获得和语言水平的渐进性提高。通过对班级整体语言水平的检测可为今后的教学资源难易程度的确定提供标杆。

  通过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检测、分类,教师可合理安排小组成员,以优带差,共同提升。除此之外,理想的语言输入要求教师对语言材料进行相应的筛选、重组,根据授课对象的心理欲求,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使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升。过去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很大差距,过分注重形式的语言操练缺乏必要的语境,这往往是枯燥、乏味且效率极低的,最终的结果也是局限于会做几道选择题、填空题或者造几个句子,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实际应用的能力很差。相比之下,课改地区的英语课堂就会好很多。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权大大增加,教师通过巧妙地构思、精心地选材、细致地整合把课堂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串联起来,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自然环境之下,通过日复一日如此的训练,养成了学生敢说英语、想用英语的习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培养人。除此之外,仅仅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语言环境以及语言输入并不能够使语言习得真正发生。任何进入学生内部的信息都会受到大脑内部的情感过滤器的筛除,学生个体的差异、焦虑程度的高低都影响到最终的吸收程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利用好“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

  对不同性情和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励机制,制订不同的方案,在考虑到班级整体发展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体,注重差异性并考虑对策。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听与说的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精选材料,及时评价学生的成果,增强学生自信心。尽最大可能安抚学生面对听、说、读、写时的恐惧、焦虑情绪,使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更多地被吸收,那么学生的习得就会进行得更顺利。针对自然顺序假说所谈到的内容,语法规则的学习是按照一定的可预测的顺序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了解到这一点,在学生不容易掌握的规则上,如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较为复杂的语法知识上,多为学生创造运用这些规则的机会,多给些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在不断重复的基础上,这些难点也会被自然地掌握了。一定要避免机械式地操练,在自然、有意义的语境之下感悟这些规则。监控假说对于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尽可能降低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情感过滤,不需要过度地关注自己输出语言的形式准确性,在交流中以意义为先,等到克服了胆怯、不敢开口说话这一关的瓶颈之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关注语言的精确性。在写作的教学当中,则应尽量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监控策略,字斟句酌,使得文章更精彩,更符合书面语体的要求。

2017年七年级英语教案相关文章:

1.2017七年级上英语教案

2.2017七年级英语教案

3.七年级英语上教案2017

4.2017仁爱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5.2017七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188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