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讲课教学设计

妙纯分享

  制定一个周密的教学设计对教学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

  出示材料: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由学生讲“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通过图片说明唐朝农业生产情况)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重点讲解)

  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提问: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

  出示筒车图片,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和陶瓷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出示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总结其城市布局特点: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作业:课后作业

  初中历史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习环境变得轻松起来。首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有著名教育学家曾经表示,每个人都有求知欲望,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其激发出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营造学生独立思考的环境,让其多多发言和提问题,能够有效发展其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拿破仑方面的内容时,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学生们畅所欲言,部分学生认为其非常杰出,也有人认为其不过是时势造英雄,还有人理智地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学生的每种意见,教师都应该给予恰当的分析与评价,多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氛围就比较热烈和民主。其次,多采用幽默的语言。比如在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全球化》章节的讲授过程中,若应用太多的经济学术语言,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需要运用幽默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比如,在对《美国独立战争》一课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运用一些学生们非常熟知的网络语言:高富帅的华盛顿娶了玛莎这个白富美寡妇。这种语言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人物形象也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表达方式。

  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表现会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结合课程内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首先,课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如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读物。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开阔后,就能更加有效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虽然文学作品和历史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阅读历史资料的过程中需要持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另外,学生对于知识类型有着不同的兴趣,教师应该从整体出发,科学安排教学问题。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应用过来,促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精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选择的教学方式应是直观和形象的,如对课本剧进行编写和表演等。虽然历史早已成为过去,但是学生通过编排历史剧,使自己和历史故事之间的距离得到了有效缩短。比如在对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进行讲述时,笔者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假装带领大家重新走一次长征路。学生只有对红军长征的年代、路线、人物等种种元素熟悉,方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因此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实践研究表明,通过扮演历史剧,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并且能够将不同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能得到拓展。课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吸收消化情况,通过鼓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对课堂中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加以肯定和表扬,鼓励其积极发言和思考,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会对同班同学产生带动作用。教师还应积极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探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是回答学生不懂的问题,这样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既可以获得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研究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能够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自觉主动地学习。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讲,需要依据学科内容,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纳入考虑范围,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力培养其探究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林华中 单位:广西北流市六麻镇初级中学

七年级下册历史讲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初一历史的优秀教案

2.七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

3.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设计

4.初一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5.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238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