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妙纯分享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 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 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司

  三司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 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八股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考试命题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考生不许有自己的见解,严重束缚了人们 的思想。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 "八股文" 。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强统治:

  ①1421 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②强化君权,进行削藩;

  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辉煌的隋唐文化

  1、建筑: 赵州桥 长安城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特点: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

  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

  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他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

  4.唐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5、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6、绘画

  繁荣的表现: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

  画家:

  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的画笔力刚健,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 《步辇图》。《步辇图》反映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吴道子:“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他笔下的人物,神情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称“吴带当风”。

  7、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8、盛大欢腾的乐舞

  特点:隋唐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点。

  代表作:唐初:《秦王破阵乐》 盛唐:《霓裳羽衣曲》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三)

  贞观之治”

  1.隋朝灭亡 时间:618年

  原因: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农民起义打击下,隋朝瓦解。

  最后一帝:隋炀帝

  2.唐朝建立 时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即唐高祖) 都城:长安

  李世民上台: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了政权,他就是唐太宗。

  3.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形成比较开明的治国思想:1、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正确意见;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统治措施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欲望(即提倡节俭);(3)、合并州县,革除弊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贞观之治表现 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统治为“贞观之治”。

  出现原因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形成比较开明的治国思想。2、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3、提倡节俭。4、合并州县,革除弊政。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评价唐太宗 治国思想+统治措施+贞观之治表现

  4.女皇武则天

  地位: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掌权: 唐高宗时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后改国号为周。

  措施: 1、发展农业生产;2、选拔任用贤才等

  影响: 武则天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他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评价武则天: 地位+措施+影响

  5.大题总结

  (1)、郭沫若为什么评价武则天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①、从措施上看,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②、从历史影响上看,她的统治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所以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毛泽东认为,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说出理由?

  这种看法正确。理由: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提倡节俭,重视生产等,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所以说他会做皇帝。他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所以后期他不会做皇帝。

  (3)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②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上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3.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4.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5.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2117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