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

妙纯分享

  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学习学习,又学又习。一定要熟悉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老师提起来最起码你应该有点印象。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一)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措施

  ⑴思想文化方面: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排斥、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王朝的正统思想,延续了2000多年。

  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⑵政治方面: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从而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2..影响:汉武帝在位期间能顺应历史潮流,开拓创新,在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步入鼎盛时期。

  思想

  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军事

  反击匈奴

  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与西域的交流

  对外交往

  开拓丝绸之路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二)

  先进的科学技术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⑴发明: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了启示,发明了纸。

  ⑵改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⑶作用: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⑷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医学

  ⑴张仲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在书中全面阑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⑵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们誉为“神医”。

  3.数学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三)

  南方经济的发展

  1.人口南迁

  ⑴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⑵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反晋,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⑶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人移民到岭南一带。

  ⑷影响: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资金,为南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江南经济的发展

  ⑴原因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④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⑤统治者采取的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⑵表现

  ㈠农业:①在太湖、鄱阳湖、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的湖田。②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植双季稻。③南方各地还陆续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㈡丝织业:三国时期,只有蜀锦有名。到东晋后期,北方长安的织锦工匠大批来到建康,官府建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丝织业。

  ㈢冶铸业:在冶铸业中灌钢法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它不但大大提高了刚的质量,而且降低了成本。

  ㈢制瓷业: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㈣商品经济:南方的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繁荣。建康城人口达到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相关文章:

1.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

2.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3.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

4.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要点资料

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重点资料

    209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