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教案是指七年级历史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保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而编制的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学习方案。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示例
隋唐的科学技术
一、 课程标准:
1、 以赵州桥、印刷术、医药术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 了解雕版印刷术,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 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僧一行实测子午线,药王孙思邈。
能力培养:
①通过观察《赵州桥》图和晚唐《金刚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印章与手写速度比较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有何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学会对历史图象进行观察、提炼信息并深入探究。
②通过实践了解雕版印刷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了解隋唐雕版印刷的情况,通过换位假设、逆向推理认识雕版印刷发明的意义。
③了解隋唐时期天文和医学的重要成就,学会以问题做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②学习隋唐科学家和发明者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服务百姓的精神。
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赵州桥与雕版印刷术
难点:药王孙思邈的成就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谈话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课部分:
前面几课,我们学习关于了隋唐时期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睦融洽,对外交往开放频繁,处处体现了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征的基础上,隋唐文化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文化的一个方面——隋唐的科学技术。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赵州桥。
1、赵州桥:
(1) 图片欣赏:赵州桥、赵州桥雕刻
(2) 结合“阅读广场”了解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主要特点。
(3) 历史意义:用教材上的一句话总结
(4)补充视频材料
这样,我们就学习了隋唐时期在建筑方面的科技成就。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在隋唐时期的发明和发展情况。
2、雕版印刷术
(1) 发明:受到印章和拓碑的启发
我们通过印章来体会一下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印章上的字是反刻上去的,这样盖章时就能得到正面的字形。古代劳动人民从中受到启发:如果我想印一页文章,也可以打字反刻在一块木版上,这样,经过印刷,就得到了正面的字形。雕版印刷术就这样诞生了。
(2) 方法简介:
我们来体会一下印刷术的优点。印刷术是受到了印章的启发而发明的,我们可以通过印章和手写速度的比赛来体会一下印刷术的优越性:提高了速度,减少了差错。
(3) 重点识记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看图),通过《金刚经》最后一句话解释它的历史地位。
(4) 意义:
a、用一句话总结。 b、逆向思维,“如果没印刷术„„?”
过渡:前面,我们重点学习了隋唐时期在建筑和印刷术方面的成就,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隋唐时期的医学成就。
3、药王孙思邈
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孙思邈的高超医药术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解决问题。
(三)巩固提高:三个问题:温故知新、畅想天地、百家争鸣。
(四)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众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从这些科技成就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两个字—“创新”,古代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社会责任感培养
一、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生整体社会责任感不强。一方面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利己思想强烈,他们常常把个人利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他们多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个人利益,即使有时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由于教师、家长等强制要求。另一方面则源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现代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彻底形成,此时的他们缺乏主见,容易被一些不良习气影响,而学校、家庭更多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责任感等情商的培养相对滞后。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
(一)很多学校没有将社会责任感有效地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借助历史学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是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很好地付诸实践。历史课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历史知识,而且关注点放在与考试大纲对应的知识点传授上,忽略了将社会责任感与历史结合起来讲解,导致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无法发挥应有优势。
(二)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脱节
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学习在面对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时,如何做才能促进自身修养和行为的进步。然而现实生活中,为了节省时间,历史教师只是讲解历史知识,忽略将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仅仅是对历史事件、历史名词的记忆。
三、如何加强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历史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来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语言引导、典例引导和制度规范。
1.语言引导。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道理来引导学生,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唤起他们善良的本性,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典例引导。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剖析历史人物来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有力的引导至为关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再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3.制度规范。
有纪律,才能有标准、有保障。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一方面是强制性地约束学生行为,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深刻认识社会责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自觉性不强,自主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能给予他们帮助。
(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的情感波动比较大,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多样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合现有资源,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放映相关视频、影音,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明白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促使学生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荐一些爱国教育片或书籍,让学生有选择地了解,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自学空间,促使他们对课堂学习知识产生深入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社会行为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也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自觉行动,将理论付诸实践。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活动,如在重大的历史纪念日宣传纪念日的由来和故事,参观烈士陵园或历史博物馆等。把学生从课堂带进社会,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责任,从而有所担当。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待提升,教师需要努力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让学生充分理解社会责任感,进而让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作者:侯美玲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五中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