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地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版

妙纯分享

  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版,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版(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图

  教学目标:

  1.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 重点:

  1. 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版(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图 第一课时

  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板书:一、地形图的判读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学生读图:读课本P126图B“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B点的高度为500米,A点的高度1500米,以B点为基准面则A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A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A点与B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 “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

  板图:《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 ,边板图,边讲解。

  板书: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做练习巩固:

  写出地形名称: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读图:读课本第29页“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讲解: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看图:课本第29页“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

  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2000~3000用深黄色,表示高原

  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

  讲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新|课|标第|一|网

  过渡: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要了解地形高低起伏,需要阅读地图。还有一种更直观的图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地势的高低起伏,这就是地形剖面图。出示地形剖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特点。

  讲解: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提问:我们用小刀在地形模型上,沿着不同的线切割,得到的剖面是否一样

  (不一样。)

  讲解: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如P30图I中的直线AB。然后将该直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把这些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看下图(课本插图P30图I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课堂小结:

  由各小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代表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画出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课外作业: 自己利用橡皮泥或者泥巴,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模型。

  板书设计:

  一、 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确定:

  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⑴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⑵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3、分层设色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版(三)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图 第二课时

  导入:地球表面有高山,有深谷,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千奇百怪的地表形态叫地形。

  展示挂图:

  提问:陆地的基本地形有哪些?(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学生活动:观察挂图或课本第27页D图,分组讨论、回答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的地表特征。

  师生共同归纳: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形成山脉。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

  高原——地面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广大地区。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学生活动:观察挂图或课本第27页D图,分组讨论、回答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归纳:

  ①平原和高原  共同点是: 地面起伏小;

  不同的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共同点是: 地面都崎岖不平

  ②山地和丘陵

  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课堂小结: 由各小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代表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做课本第29页读图活动

  课外作业:分组归纳平原和盆地、山地和高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一、 陆地的基本地形: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

  二、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形成山脉。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

  高原——地面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广大地区。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三、比较陆地的基本地形

  ①平原和高原  共同点是: 地面起伏小;

  不同的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共同点是: 地面都崎岖不平

  ②山地和丘陵

  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教学反思:_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版相关文章:

1.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

2.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

3.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4.七年级地理法国教案

5.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18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