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化学>

初3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陈哲凡分享

  在化学中,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初3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3化学溶解度知识点(一)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初3化学溶解度知识点(二)

  1、溶解度的含义: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影响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2、溶解度曲线:

  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曲线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若按曲线下面的任何一点的数据所配溶液,均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按曲线上面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数据配制溶液,溶液中均含有未溶解的晶体,所配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主要有三种情况:“陡升型”,该类物质(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缓升型”,这类物质(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下降型”,它(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的大小。

  ④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初3化学溶解度常见误区:

  1、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的伸展方向),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

  3、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4、四点理解溶解度概念:

  ①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②100g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③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④单位:g[严格地说应该是g/100g(溶剂)]。

  5、二角度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②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曲线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可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加以比较。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19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