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政治>

初二政治课上册教案

妙纯分享

  科学的初二政治教案设计总是以某种教学理论为依据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二政治课上册教案,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初二政治课上教案

  同学 朋友

  教学目标:感知自己的人际状况,了解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能掌握和运用交友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和运用交友的基本原则。

  导入新课:

  从父母的羽翼下走出来,我们开始寻找朋友之间的感情纽带——友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与同学交往,如何建立、保持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板书)

  一、同学 朋友(板书)

  1、我的人际圈(板书)

  活动: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

  目的:通过绘制人际关系年轮图,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借助直观的图示理解交往中闭锁心理的危害,认识到只有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同学交往才能有更多的朋友。

  要求:学生阅读P30的材料,填写人际关系年轮图,分组讨论书中的问题,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在与同学交往中,我们不能封闭自己,那样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朋友,使自己陷入孤立。我们要认识到闭锁心理的危害,敞开心扉,积极交往,开放自我,让友谊之树常青。那么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受欢迎的同学,介绍受欢迎的原因,指出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思考并回答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由哪些因素影响?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看P31“相关连接”的内容,进一步了解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

  过渡:我们是同学,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你我便成好朋友,那么让我们一起沐浴在友谊的阳光下,与友同行。

  2、与友同行(板书)

  活动:小棚怎么办(P32)

  目的;通过学生给处于困境中的小鹏出主意,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归纳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续写有关朋友的隐喻。

  过渡:朋友从哪里来?他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交什么样的朋友?交友的原则有哪些?还是让我们看两个小故事吧。

  活动:交友的原则

  目的:通过活动是学生体悟平等互惠、给予与分担双向双赢的友谊原则和宽容他人、尊重差异的友谊原则,培养交往策略,提高沟通能力。

  要求:阅读材料,理解问题情境,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并做出评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续写第二个故事。

  教师归纳:友谊给我们快乐,给我们支持和信心,也使我们陷入两难境地。有

  时候,为了我们友谊肯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情。但是,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为此所谓的友谊,那只会害友又害己。

  情景分析:(小黑板或投影出示,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1、朋友要我帮他进行期末复习,我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又不好意思开口 ,我很为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给予和分担。要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不能过分依赖朋友。

  2、两个好友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因意见不和,面临翻脸。——你能让他们依然成为好朋友吗?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谅解、接纳与沟通。人无完人,朋友之间难免会有磨擦。

  3、我的好友小叶在网吧通宵上网和某社会青年发生矛盾,他让我不要告诉老师,并要求我和他一起想办法对付该社会青年。——你说我该怎么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讲原则,不能讲哥们义气。要帮助朋友,宽容朋友,但决不意味着可以纵容朋友去犯错。

  4、阅读报道:同寝室6名学生一起考上研究生。——如果你也是寝室中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行动?你为什么会这样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要善交诤友,不交损友。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升华:真正的智者是能将敌人变成朋友,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与友一起携手共进。

  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组织与自组织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方式应该划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各具特点且有区别与联系。自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优化的进化方式;在自组织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意味着创新。自组织与被组织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最佳选择。

  【摘 要 题】理论经纬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沿着一定轨道向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动的演进系统,是一个诸要素功能的状态、关系的无限多样性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动态有序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本质上是自组织的”。[1]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的反复实践中发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是教育客体按照教育主体的指导自组织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文明成果有着组织的巨大功劳,人类从一开始就把组织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面对人的教育活动,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形式。

  “组织”既可当作名词(organization),又可当作动词(organize)。本文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的组织,属于动词性使用范畴。作为动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是指安排思维认识、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教育主客体共同确定、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建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的沟通渠道和协调系统,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经过整序的各种信息,营造相对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建立一个规范的活动、思维、行为秩序,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有如下特点:(1)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认识活动;(2)有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完整的价值体系、理论体系;(3)有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构和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4)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制约;(5)受教育主客体思想认识水平、能力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意味着两种过程:第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性活动使思维、认识层次上升,并指导行为上水准的跃升过程;第二,是同一组织层次中或同一组织水平上思想政治活动、行为、认识、思维复杂性的增长。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两种过程总是呈现出交替作用的情形。

  组织是一个总概念,按照事物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应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组织方式,一种是被组织方式。[2](P.5)同理,按照认识、思维、活动、行为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方式也同样应该划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是通过教育主客体自己的活动、思维自发、自主地走向认识、行为组织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被组织”则不是教育主客体自身的自发、自主的思维、活动过程,而是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活动、思维,走向认识、行为的组织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是组织的子概念,其关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明显的大于他的非组织的功能,产生组合效应。然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常把组织和被组织的概念混为一谈,而忽略了被组织、自组织概念是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特性的研究。由于这一忽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主、客体只注重以被组织的形式开展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轻视了教育主、客体的自组织,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对于施教信息大多处于被动、呆板、机械的灌输和接受状态,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表1 组织、自组织、被组织的概念关系

  总概念             组织

  含义    思维、活动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

  二级概念      自组织          被组织

  含义    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内部的组织过程    主客体外部的组织过程

  典型    如黄继光在周身被大火吞   如听领导传达中央有关文

  噬的情况下仍然以坚定的   件,其中的所有与会者都

  爱国信念支撑着自己,一   是被组织地传达或听取报

  动不动,直至献出生命。   告,组织力来自中央。

  组织力来自黄继光自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组织与自组织各具特点:被组织是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施教信息与载体的组织,而自组织则是教育主客体对自己已有隐性信息的组织;被组织侧重对施教信息的组织,是教育主体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教育客体积极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自组织则是拥有信息的教育主、客体自发地从思维(即思考)到指导社会活动(即行为)的自主过程;被组织是由外在控制的,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影响过程,而自组织的动力是内生的,是由内而外、由低级向高级的内化过程;“被组织受工业时代线性和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影响,讲究静态、精确与可控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自组织则受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追求动态、模糊与变化”,[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作为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他们同属于组织,具有组织应有的所有属性;其次,在任何组织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我们都会看到既有自组织也有被组织,被组织过程中总是蕴含着自组织,自组织过程中也回避不了被组织;再次,自组织与被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如,听有关方面传达中央文件,是一种被组织的活动和行为,传达者可能仅仅读读念念而已,也可能认真传达,并加以阐述;到会者可能认真听讲,细心领会,也可能开小差,打瞌睡,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上的被组织、自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定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概念有着严格意义上的不同,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却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明确的界限。如,同样作为教育客体参加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都在认真的参与,不同的教育客体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有些人表现得积极主动,有些人则表现得消极被动。关键是,即使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由于思维、认识的活动形式是隐形的,其中多少程度上是被组织,又有多少程度上是自组织,也是因人的个性而异,因人的认识水平而异,因人的能力而异。

  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被组织,大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如:人们到会听报告,参加政治学习,按照要求传达文件精神,按照通知精神参加某次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自组织,在不同场合、地点,不同责任、分工,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有时表现为领导、组织,有时则表现为合作、服从;有时表现为积极、主动,有时表现为配合、被动;有时表现为各抒己见,有时则表现为保持一致。作为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其界限较易于判断,教育主体在活动中自组织的程度较高,尤其是具有创新的活动设计,教育主体的自组织程度更高。教育客体在活动中被组织的程度较高,但在活动中每个教育客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中思维、认识的被组织是上一级教育主体向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灌输、发送的施教信息的汇集,是下一级教育主客体暂时的思维和认识,只有通过他们的自组织,上一级教育主体的施教信息才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内化为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组织、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终决定他们在各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和实践。作为思维、认识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与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则更显重要,更为复杂。作为教育主、客体,在活动、工作中,当思维、认识自组织或被组织成与上级精神相一致时,即使同等客观条件,受教育主、客体自身素质的限制,仍会在活动、工作中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同为教育主体,都领会了上一级党组织的精神,但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活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却苦于缺少办法和对策,表现平平。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对于教育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规律、研究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被组织、自组织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作为一对概念范畴,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自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优化的进化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是自组织进化呢,还是被组织进化?如果我们知道自组织与被组织的优劣,我们了解自组织的方法和被组织的方法,就会自觉地运用和遵循组织演化的规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2](P.6)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探索的试错式演化的过程中,也正在证明着自组织演化优于被组织演化方式。然而在我国,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被组织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老年。事实证明,这种长期的、大量的完全被组织、缺乏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有效性、适应性、持久性等重要组织特性都不够理想。一些受党教育几十年的干部甚至是高层干部在临近退休时出现腐败问题,退休后修炼问题等,足以证明这一结论。

  2、运用自组织方式转化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避免不了也不可缺少以被组织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如何才能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这种已经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呢?也就是,如何将被组织转化为自组织呢?调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些被组织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在其起点以被组织方式被组织起来后,通过一定的调节改造,改变为以自组织方式运行是可以的、可能的,而且只有这样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下去、深入下去。反之,一些一直以被组织方式运行的活动、思维、人事、行为,则在演化中期组织程度越来越低,无序程度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不好。

  看了“初二政治课上册教案”的人还看了:

1.初二政治上册教案第一课

2.初二政治上册第一课教案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4.初二政治上册教案设计

5.初二政治上教案

    2498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