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考试期中卷子答案
斗智斗勇齐亮相,得失成败走一场。考场潇洒不虚枉,多年以后话沧桑!祝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时超常发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上册语文考试期中卷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上册语文考试期中试题
一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1) 这是件骇 人听闻的事。
(2)父亲蹒跚 得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3)盘曲línxú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4)芦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2分)
我已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歼灭及击溃 (B)封锁 (C)占领 (D)控制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不求深解 穿流不息 酣畅淋漓 循序渐近 沧海一栗 走投无路
4、下列作家、作品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背影》--------朱自清-----散文家、学者、诗人。
C《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文学家。
D《芦花荡》------孙犁--------小说家
5、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6、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据报道,在2002年5月31 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中,首次涉足世界杯决赛圈的塞内加尔队制约了中场一向强大的法国队,塞队中场队员迪奥普在比赛进行到30分钟时攻入一球,最终以1:0战胜上届冠军法国队,从而爆出了世界杯历史上的一个大冷门。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上面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中括号部分是 ,交代了 , 和 。
“一千余华里的战线”的起止点是 。
8、结合语境、按要求答题。(3分)
老师问学生:“请你告诉我,什么时候摘苹果最好?”
一学生马上回答:“下雨的时候最好。因为每当这时,园丁在屋里躲雨,狗也不在园子里。”
(1)在这段话里,老师的意思: 。
(2)学生的理解却是: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我来到学校的时候,会议业已结束
B一个干瘪的老头,站在船尾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
C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消耗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D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趋势,我们必须给予严重的关注。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句的一句是 ( )(2分)
A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B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
C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D我们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11、仿照例句,补写相映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如果我是 ,我将 。
12、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的新出土的文物。
在进行总复习的候,我们一定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13、怎样理解《背影》一文中的父亲为儿子买来橘子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理很轻松似的”一句话中,父亲的感受: 。(2分)
二、阅读理解
(一)(11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麽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他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单那是我最心爱的宝书,看起来,却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角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14、当阿长向我询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的反应是什么?表明“我”对阿长怀着怎样的态度?(2分)
15、阿长买来的《山海经》纸张不好,印刷质量也差,图象很粗拙,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16、你怎样理解文中的阿长“却有伟大的神力”?(3分)
17、阿长给作者买来《山海经》,这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18、通过这段文字,能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 (16分)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3)落叶树与长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6)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种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里还在适当的位置上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9、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
20、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画面切忌呆板单调
B讲究色彩的绚丽
C画面要求热烈奔放
D讲究结构严谨
21文段中“这是不足取的”中的“这”具体指代 第一段的结构是 。这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3分)
22“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看法。(3分)
23第二段中“隔而未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 ,“不隔”指的是_________ “界”指的是 “未界”指的是 。(2分)
24、“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中的“深度”的意思是什么?(2分)
25、“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中的“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三)父亲不写信(13分)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 ----”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2)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冰冷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俊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3)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4)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5)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6)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7)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已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别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
(8)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得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9)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的,我心头一震!
(10)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
(11)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26、读第(2)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2分)
27、你对第(5)段中“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是如何理解的?(2分)
28、第(8)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 的含义是什么?(2分)
29、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哪句话相照应? 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
30、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分)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概括出两点。
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
三、作文(50分)
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2、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3、不少于600字。
初二上册语文考试期中卷子参考答案
一、 1、(1) hài (2)pán shān (3)嶙峋 (4)xiào
2、(A)、(C)、(D)、(B)
3、深——甚 穿——川 近——进 栗——粟
4、C 5、(1)、指建立根据地 (2)反语,指聪明过分
6、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中,赛内加尔1:0战胜法国队。
7、(1)电头、 通讯社名称、 发电时间、 发电地点 (2)、九江至江阴
8、(1)苹果在什么季节摘更好吃、更成熟 (2)、自己偷摘苹果吃什么时候最好 9、C 10、 A 11、略 12、(1)将“两千多年的”与“新出土的”交换位置 (2)在“重点”后面加上“的缺点” 13、他感到自己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感到踏实和满足
14、“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15、远方的叔祖说的《山海经》深深吸引了作者,因此,他渴望得到一本有画的《山海经》,但是却久久难以得到,是阿长让她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所以,虽然纸张不好,印刷质量也差,图象很粗拙,可是,作者却看作是珍宝。
16、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水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关心我;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水能像阿长这么为“我”操心费事,况且她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却有伟大的神力”。
17、这件事给了作者很深的震撼,使作者对她由鄙视、厌烦转为了由衷的敬佩,可以说,阿长买来的《山海经》启迪了作者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18、热心、善良、关爱孩子
19、第一段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了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特点。
20、A
21、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似的道旁树 总分 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
22寂寞是拟人化的写法。这一句子将园林中落叶树与长绿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同时,也暗示游客在不同季节时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单调。
23、有墙壁隔着 墙壁上有镂空图案 有廊子界着 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24、向下或向里的距离
25、不能。“大多”在句中起限制作用,用以区别“全部”,去掉后就不准确了。
26、(1)没有享受过父爱 或(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 (2)父亲威严、冷俊,话很少 (3)他没打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
27、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
28、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 或(“平静水波”比喻父亲威严、冷峻的外表;“激流”比喻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强烈的爱)。
29、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父子之间深刻的理解和信任。
30、(1) 对儿子都有深沉的爱 父爱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行动而不是通过语言 都肩负着家庭重担 (2)绕“代沟”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
初二上册语文考试期中卷子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