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语文>

鼎尖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选

妙纯分享

  思想准确性和思维逻辑性的有机结合,便是教学设计科学性的基本内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鼎尖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选,仅供参考。

  鼎尖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选(一)

  《春酒》

  二案合练

  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家pē( ) yì( )仁 挑tī( ) yāo( )喝

  气氛( ) 撒( )开 炮( )制 差( )不多

  斟酒( ) chóu( )谢 煨( )炖 过yǐn( )

  家醅( ) 门kǎn( ) niàng( )酒

  2、下列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2)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阅读与品味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________着、________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________了一跤,杯子________在手里,酒却________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________,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3、请在橫线上填入适当的动词。

  4、这段文字塑造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试对其语言特色略作赏析。

  同步练习

  课前预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枸杞(qǐ) 煨炖(wēi) B、面颊(jiá) 正月(zhēng)

  C、分量(fèn) 炮制(páo) D、挑剔(tì) 家醅(bèi)

  2、解释下列词语。

  (1)一马当先

  (2)顾名思义

  (3)家醅

  (4)酬谢

  3、《春酒》是一篇诗化的_________。作者_______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指出下面语句所体现出来的情感。

  (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2)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5、琦君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_________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朴实的生活图景。2001年,琦君把她过去写的26篇儿童故事整理起来,付梓出版,书名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5-7节,完成后面的问题。

  6、课文第5段开头“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这句话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各有何作用?

  7、找出第6、7段中两处细节描写。

  8、在选文中中,母亲的形象是怎样的,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热情好客,善良大度 B俭朴勤劳,充满美德

  C富有灵性,性格坚强 D没有文化,为人善良

  鼎尖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选(二)

  《云南的歌会》

  二案合练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酬和( )( ) 譬( )喻 悠游( )( )自在

  蹲踞( )( )熹( )微 龙吟( )凤哕( )

  矗( )起 晨光xī( )微 lvè( )地飞去 屋jǐ( ) gū( )桶

  2、根据文意填字。

  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 )起头顶花冠,( )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一( ),才扑着翅膀( )地飞去。

  3、结合文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

  (2)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4、请简要分析下列语句的特点。

  (1)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2)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阅读与品味

  ①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②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③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5、第1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6、用一句话概括2、3段的主要内容。

  7、第2段“这种别开生面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

  8、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案例一 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①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②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③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④唱和相续,一边三天才散场

  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迤西 嘱咐 吆喝 既物起兴 B荆条 糯米 柞木 悠优自在

  C向例 悦耳 淳朴 引经据典 D松涛 张弛 疾讳 扶摇盘旋

  3、根据意思概括出出词语。

  (1)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立论的依据。 ( )

  (2)形容阳光乐强。 ( )

  (3)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 )

  (4)一向的做法。 ( )

  (5)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 )

  4、和“声音虽极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所使用的修辞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云雀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B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

  C戴胜鸟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

  D 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把下面五个词语按词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5、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合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澜沧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6、根据上下文,填写关联词语。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___________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___________唱什么,_____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第二课时

  课堂十分

  阅读课文4、5两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7、第4段写的是在哪种场合下听到民歌演唱?

  8、“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这些“歌声”具体指什么歌?

  9、由呈贡进城的一路景色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

  10、“赶马女孩的歌唱“还发哑带沙”,为什么作者还说是“淳朴的本色美”?

  11、金满斗会为什么是最热闹的?

  12“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指的是怎样的唱法?

  13、参加金满斗会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体现了金满斗会什么特点?

  14、“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的,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这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5、试概括第五段的大意,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16、你认为从描写的笔法看这是中国画中的水墨画还是工笔画?

  17、这里是一段人物的描写,写了人物的面容、_______、__________。

  18、你认为这段描写好在哪里?

  鼎尖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选(三)

  《与朱元思书》

  二案合练

  积累运用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泉水激石,_________;好鸟相鸣,_________。

  (2)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4)夹岸高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2文中总写富阳至桐庐之间山水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异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作者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乘车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5-11题。(甲)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窥谷忘反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7、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案例一 同步练习 课前预习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是_____(朝代)文学家。字_____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一百许里( ) (2)互相轩邈( )

  (3)千转不穷( ) (4)横柯上蔽( )

  (5)经纶世务( ) (6)鸢飞戾天( )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课堂十分

  阅读下面的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指出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竟上,互相轩邈。

  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1)风烟俱净

  (2)望峰息心

  8、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的语句来。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案例二 一课三练

  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皆缥( )碧 互相轩邈( ) 鸢飞戾( )天 经纶( )世务 窥( )谷忘反 横柯( )上蔽

  2、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词语。

  (1)任意东西 (2)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 (4)百叫无绝

  3、请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

  (1)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哪些景物?

  同步鉴赏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揭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字词

意思

例句

翻译

顺、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答谢中书书”加点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

  9、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1、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180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