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考试卷

郑晓分享

  为即将到来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考试,同学们要全力以赴完成试卷,夺取胜利。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考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括号前面的一个字注音。(2分)

  翩( )然 萌( )发 褶皱( ) 潮汐( )

  2、完成词语填空。

  销声 迹 风雪 途 周而 始 草木 枯

  耳不闻 五彩斑 无动于 在 难逃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

  A、细密 紧密 熔化 B、致密 严密 溶化

  C、致密 紧密 熔化 D、细密 严密 溶化

  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5、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6、商品的标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多用“元”作单位。请用这种方法写出“肆佰柒拾壹元零陆分”标价。(2分)

  7、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

  (1)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2)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8、仿照例句,以我国古今的发明创造或杰出人物为对象,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写三句连贯的话。(4分)?

  例句:我们有雄伟的万里长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

  仿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9、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0、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11、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不超过10个字) (2分)

  12、请用一句话给“泛大陆”下定义。(2分)

  1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整个地球是由板块构成的 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二)

  智慧也可以移植

  王金宝

  ①《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读书人朱尔旦天生愚笨,学习成绩很糟,几次参加科考都未及第。后来,他结识了一位主管人间生死的陆判官,请求帮忙。陆判官施展法术,从死人身上选了一颗“慧心”,调换给了朱尔旦。从此朱尔旦变得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下笔神思飞扬,不久就考中了举人。这个故事虽说是蒲松龄先生编造的,但现代科学不仅有可能用生物工程方法把知识“拷贝”到大脑里,使一个知识不多的人很快获得很高的常识,而且有可能将人的智慧从一个人的身上搬到另一个人身上,使后者拥有前者的记忆。

  ②早在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康纳尔就用涡虫做过记忆移植的实验。他用一束光去照射一群涡虫,同时用电流刺激它们。时间久了,这群涡虫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一看到光束,即使没有电流也会马上避开。麦康纳尔把这些涡虫碾成了浆液,用来喂没有训练过的涡虫。奇迹发生了,没有经过训练的涡虫看到光束也马上避开了。这个实验表明,动物的记忆可能存在于某种物质之中,因而可以从一个个体移植给另一个个体。

  ③1978年,联邦德国有位生物学家叫马田,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实麦康纳尔的结论。马田选择了两只健康的蜜蜂,对其中的一只作专门训练,每天让它在一个固定的时刻从蜂房里飞到另一个蜂房去寻找一碗糖蜜。时间久了,这只蜜蜂就养成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作一次这种飞行的习惯。马田从被训练过的蜜蜂的神经组织里取出某些物质,移植到未训练过的蜜蜂的神经组织里。奇迹出现了,未训练过的蜜蜂的伤口长好后,居然像训练过的蜜蜂一样,每天到了固定时间,就毫不迟疑地飞到放着糖蜜的那个蜂房里去。

  ④马田的“换脑术”轰动了欧洲,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相信,记忆是完全可以移植的。

  ⑤美国的神经化学家瓦加尔,曾从大鼠的脑中分离出了3种记忆物质,它们是黑暗恐惧素、嗓声忍受素、蓝绿色辨别素。把这3种物质中的一种注入大鼠的脑中,大鼠就能增加对某一方面的感受能力。荷兰化学家戴维德从大鼠脑中分离出另外一种记忆物质,把这种物质注射到大鼠的脑中,大鼠的记忆力就显著提高。

  ⑥到目前为止,从高等动物中分离出来的记忆物质还不很多。经分析发现,这些记忆物质都是由某种特殊的蛋白质组成,因为构成的形式不一样,性质也就大不一样。

  ⑦瓦加尔进一步预言:记忆也像动物的遗传那样,是通过一种密码来实现的,一切动物的记忆密码都相同。

  ⑧既然记忆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那么记忆蛋白能否应用于人类呢?为此比利时科学家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他们用加压素喷洒一位因车祸昏迷不醒的青年的鼻子,一天后这位青年记起了一些车祸的情况,一星期后恢复了记忆。以后他们发现加压素不仅能恢复病人的记忆,而且能提高记忆力、识别力和注意力。

  ⑨记忆移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一旦获得成功,《聊斋志异》中的神话将变成现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飞跃。假如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即将离世,只要把他大脑中的记忆物质取出来,移植到一些年轻科学家的头脑里,他的工作就可以有人接替了。

  (选自《中国科协报》)

  14、开头一段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

  15、将第②段分为两层,并说明划分的理由。(3分)

  16、文中②—⑥段大致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2分)

  17、从文中找出两个用词准确、严密的句子,在有关词语下面打上着重号。(2分)

  18、文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说明方法是 (1分)

  19、全文的结构方式是 (1分)

  20、文中是怎样说明“记忆移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的?(2分)

  21、全文说明的是移植“记忆”,可标题却是移植“智慧”,这个标题有问题吗?为什么?(3分)

  (三)

  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得知京城再遭风沙袭击。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汐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十数年首的一则新闻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那篇报道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番.但是,渐渐地,这事便不再为公众关注了。

  可以想见,北方各地居民在奋力与沙灾搏斗的同时,也一定会痛定思痛。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大家把视线南移。北方的“痛”决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应是大家共同的教训。北方沙灾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水文特征不无关系,可是,长江水网地区同样难保无虞,因为沙灾在本质上与人对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随,而同样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暂无荒漠化之忧的长江南北。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水资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蛮汲采。

  有一个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说,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客观上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剧。如今,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就在历来被称为“水网”的长江三角洲,人们不爱护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从地下找水喝。十几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数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广泛沉降,建筑物倾斜、开裂,如此等等,正与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至今仍对水资源“大不敬”,无非是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殊不知,黄河两岸也曾有绿阴蔽日的年代,沧海桑田、人沙进退只在庭步之间。

  据悉,水利部初步决定今后几年内将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用以解决或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这个决定让人看到一种希望——集雨之类的节约水、利用水的办法,不但适用于西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适用于东都。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去过悉尼奥运村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主运动场的顶部,特意安装了集雨设施,所集雨水足以浇灌场内草坪,既节水又省钱,可谓“双赢”。作为一个资源富国,其做法不无借鉴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研究不够,是该奋起直追了。

  通过对沙尘暴与水、与植被之间关系的追踪,我们受到的触动应当是多方面的。比如,渐进的环境污染会带来人无立锥之地的恶果,计划不周的山水开发会给大地留下永难消失的伤疤,等等。在这些方面,警钟已经一敲再敲,但愿我们不要愚蠢行动在前,苦果难咽随后。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交不起如此昂贵的“学费”了!

  (选自200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22、文章开篇不直接写沙尘暴,却落笔于“莺飞草长,风和日丽”,这是为什么? (2

  分)

  23、北京第十次出现的浮尘扬沙天气是什么样子?(2分)

  24、文中除了“第十次出现”以外还可以看出沙尘暴不止一次,请从文中找出。(2分)

  25、那个“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就可以理解的道理是什么?(2分)

  26、“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中的“类似问题”指的是什么?“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

  27、人类“对水资源‘不大敬’”的原因是什么?(2分)

  28、为什么“集雨节水”的办法更适用于东部?(2分)

  29、本文所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三种?(3分)

  (四)

  月亮——地球的睾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的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A] 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咸。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凝聚咸团。 [B] 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 [C] 你看,月亮岂不及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学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30、下面三句话是从原文A、B、C处抽出来的,请把它们放回原处去。(3分)

  ①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

  ②这种学说称为“分裂说”。

  ③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

  答:(A B C )

  31、文章为什么用“中秋赏月”开头?选出说法不合适的一项。( ) (2分)

  A、引出话题 B、说明“地球起源”这个科研课题提出的缘由

  C、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D、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2、如果把第一段中画线句的意思改为“月亮肯定是地球的女儿”,那么这句话中的三个关联词语要怎样改动?(2分)

  33、第二段中两处用了“很可能”(文中已加线),如果去掉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准确之处? (2分)

  34、第三段中画线词语从哪方面起限制作用?(久时间 B.方位C.程度 D.范围) (2分)

  迄今为止: 无一例外:

  35、第三段说月亮是地球的妹妹,如果用科学的说法表述,在本段中是那一句? (2分)

  36、第四段推测月球是从地球赤道区飞出去的一大块物质,主要有两个理由,从原文中找出来。(2分)

  37、本文结尾段语言活泼、风趣、巧妙、含蓄,用一句朴素简洁的话,把这一段表达的意思直接说出来。(2分)

  第三部分:写作

  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考试卷答案:

  1、略 2、略 3、C 4、A 5、B 6、471.06元 7、(1)在句号前加“的需要”(2)去掉“从”“中” 8、略 9、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10、大陆漂移造成了恐龙遍布全世界 11、处于“泛大陆”形成阶段 12、由所有地球板块每隔一定时期汇聚而成的主要陆地叫做“泛大陆” 13、A 14、引出说明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5、 从“这个实验”前划开,前面介绍实验经过,后面表明结果 16、时间顺序 17、①现代科学不仅有可能…… ②就能增加对某一方面的感受能力等 18、举例子 19、总分总 20、从“喂养”实验到“换脑”实验再到“分离”实验,从动物实验到人的实验 21、这个标题没问题。因为人的智慧关键体现在记忆上,记忆强的人总是很有智慧 (大致相同即可) 22、理应如此,实际情况远非如此,造成强烈的反差,给人以警示。 23、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 24、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 25、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 26、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修建集雨工程,安装集雨设施。 27、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 28、因为东部雨水充沛,而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 29、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30、A—③ B—① C—② 31、B 32、既不是(“不是”也可)……也不是……而是 33、去掉了就不是推测而是断定了 34、迄今为止—A 无一例外—D 35、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亮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 36、①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 ②自转很快37、人类总有一天会把“月球起源”的问题研究明白


看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考试卷的还看了:

1.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能力测试题

4.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提高卷

    174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