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语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郑晓分享

  在完成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测试题时要做到易题不丢失半分,难题不放弃努力,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8分)

  俯kàn( )斑lán( )chuō破( )深恶痛疾( )绽放( )xǔ xǔ( )如生 打折( )不屑置辩( )

  2.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将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五彩斑澜 栩栩如生 无精打彩 官运享通

  不屑置辨 津津有味 唯唯连声 平起平坐

  3.判断下面的语句分别是哪种描写,并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写的人物。(每空1分,共6分)

  (1)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 )

  (2)他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 )

  (3)“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把……好像起风了,挺冷……” ( )( )

  4.以下课文、出处、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乙己——《呐喊》——鲁迅 B.范进中举——《官场现形记》——吴敬梓

  C.口技——《虞初新志》——林嗣环 D.变色龙 ——《契诃夫小说选》——契诃夫

  5.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早晚要收拾你!’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句中“裹紧“的动作是为了掩饰自己反复”变色“却又不无难堪的感觉。

  B.“我哪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这句语言描写极其精彩的展示了胡屠户无耻的恭维,一个“靠”字道破天机。

  C.《孔乙己》中的“我”是孔乙己悲剧遭遇的见证人,作者通过自己的回忆,再现了孔乙己的遭遇,激起人们对孔乙己的同情。

  D.本单元四篇小说都在用了对比的手法,告诉我们,古今中外都有自私的人。

  6.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和画线分句的理解。(每小题2分,共4分)

  (1)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2)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 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一拍,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紧咬了,不省人事。

  7.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2分)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8.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2分)

  信念是石,敲击星星之火;信念是火,点燃希望之灯; ; 。

  二、阅读与鉴赏(共40分)

  (一)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9—12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 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 “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 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 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9.选出对孔乙己主动教“我”写字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他在故意显示自己的善良。

  B.他在社会上实际所处的境地是十分的孤独。

  C.他在故意向孩子炫耀自己的博学。

  D.他在向短衣帮表示自己的轻蔑。

  10.作者用深刻、生动的笔触把孔乙己介绍给了你,让你认识了他。请你结合选文说一说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并举例说出他三个方面的性格特征。(4分)

  11.孔乙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奉者。请结合选文的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刻画孔乙己这一特点的。(3分)

  12.有人说孔乙己是喜剧人物,也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请你说一说这两种说法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3分)

  (二)阅读《改变一生的闪念》,完成后面的题目。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14.第⑤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5.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6.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4分)

  17.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3分)

  (三)阅读《父亲的爱》,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亲的爱

  (美)艾尔玛·邦贝克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于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让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8.本文中的父爱不是通过语言表达的,而是通过 表达出来的。请概括出父爱的特点是 。(2分)

  19.父爱较母爱相比往往不易被察觉的原因是什么?(3分)

  20.本文运用了哪种典型的写作手法?本文的选材和组材各有什么特点?(4分)

  21.下列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两项是( )(3分)

  A.父爱母爱都需要用神经末梢去触觉,潜心去感知,深情去体验。

  B.第一节——父亲给人的印象是严厉的、凶巴巴的“老子”形象。第二节——父亲告诫我做人的道理:要承认错误并为不光彩行为付出代价。前两节明写父亲不娇惯子女,暗写了父亲的责任心,因为“子不教,父之过”。这正是做父亲的第一要责。

  C.第三节——将父爱浓缩于大嗓门,父亲“急儿子之所急,疼儿子之所疼”的舐犊情深跃然纸上。第四节——呈现了父亲为孩子甘当配角服好务的忘我精神。

  D.第五节——通过父母对待我学骑自行车的行动对比,凸出了父亲为孩子的成长的良苦用心,也间接地批评了母亲对孩子的溺爱。从第六节到文末的几件生活小事层层铺叙,进一步说明父亲不会直白地表达爱。

  E.父爱不需要刻意去表达,但需要子女好好去体味。

  三、写作(30分)

  22.以“我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1)记叙时要突出中心。(2)要写出真情实感。(3)安排材料要注意详略得当。

  (4)不少于600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1.瞰 斓 戳 wù zhàn栩栩shé xiè

  2.澜——斓 彩——采 享——亨 辨——辩

  3.(1)外貌描写 孔乙己(2)动作描写 胡屠户(3)语言描写 奥楚蔑洛夫

  4.B (点拨:《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

  5.C(点拨;结合《孔乙己》一文的主题判断。)

  6.(1)“排”表现了孔乙己在极度强烈的虚荣心支配下,不甘为他人耻笑的装腔作势的神态。(2)范进贫困屈辱的生活终于结束了,这是他内心狂喜的迸发。(点拨:品位人物描写的妙处及其表达作用。)

  7.运用了环境描写,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作为警官出场的背景,也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写照。(点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8.答案示例:信念是灯,照亮前进之路;信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9.B.(点拨:旨在引导我们分析人物描写的深层内涵。)

  10.①孔乙己是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落伍者和牺牲品的形象;②孔乙己是一个好逸恶劳、穷酸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③孔乙己瘯科帾制度帋帀帪鴫困帍得志的知鯆分子的形鱡(点狨:上述三种概括均为正确,答出其中的某一种即可)。

  他迂腐清高:身穿长衫,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他善良: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教小伙计识字;他死要面子:腿被人打断却谎辩自己跌断;他好酒贪杯:仅有四文钱也要用用手走路来买酒喝。(点拨:要注意事例与所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相吻合。)

  11.外貌描写:如站者喝酒而穿长衫;语言描写:说话满口之乎者也。(点拨:准确判断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12.从“我”(小伙计)这个视角看,孔乙己与社会有着诸多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他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料,所以说他是个喜剧人物;从孔乙己一生残酷悲惨的命运(遭遇和结局)这个角度看,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点拨:学会多角度欣赏小说。)

  13.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点拨:概括文章的内容要注意抓住关键词,有“女教师救助”、“偷书小女孩”之意即可。)

  14.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点拨:联系上下文,来判断代词指代的内容。)

  15.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而不可答“觉得小女孩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可笑而笑”

  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点拨:此题旨在引导我们透过人物表情,分析人物心理。)

  16.(1)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2)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3)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4)“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5)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6)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7)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点拨:此题旨在引导我们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答以上任意两点即可。)

  17.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点拨:发挥想象力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不能信马由缰。意思相近,语句简洁通顺即可。)

  18.行动;含蓄、深刻。

  19.母爱的表达方式是细腻的、生动的、显性的、感性的,而父爱的表达方式较母爱相比则是粗放的、抽象的、隐性的、理性的。(点拨:此题旨在引导我们分析“对比”这种艺术手法的妙处。)

  20.作者巧妙地使用了衬托写作手法,处处用母爱来衬托父爱。虽然选取的都是平凡的生活小事,但材料价值在于“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组材精细“平中见奇”,从极易被人忽视的细节中挖掘出了父爱的伟岸、博大。(点拨:分析写作手法以及选材的特点。)

  21.A D(点拨: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作答。)

  22.[思路点拨]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参考例文]

  我第一次离家出走

  吉林九中 贾晓瑞

  妈妈终于火了,抬手给了我一巴掌,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一转身跑了出去。

  天又黑又冷,我裹紧大衣,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我一边走一边和自己赌气:"我决不回去!决不!"就这样,路越走越长,天越走越黑。哎,去哪儿呢??,反正连家都不要了,去哪儿都无所谓。我的脚步渐渐慢下来,最后,索性找个地方坐下。以后怎么办?我摸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哼哼,乞丐都比我富有,我自潮。抬头一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怕是半夜了吧,我有些胆突突地,万一碰上坏人怎么办?想到这里,我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抱着。"咕噜噜——"是肚子在抗议了,可我实在无力填饱它,无奈,只得站起身,继续走下去。

  起风了,我不住地哆嗦,真该死,晚上怎么这么冷呀,我赶紧跑起来,希望能增加热量,结果没跑几步,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风越刮越大,我忙找了个旮旯躲进去,把头缩进大衣里,不知是饿的还是累的,我竟蹲着睡着了。不一会儿,被恶梦惊醒,便再也不想睡了。衣服外面寒风刺骨,肚皮里面饥肠辘辘,此刻我多么希望能有人来关心我呀!可是,街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我总算是体会到了当个流浪着的滋味,不过,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无家可归,我是有家不回。哎,何必和妈妈顶嘴呢,她说她的,我听着就是了,其实,我也知道她说的对,就是烦她太唠叨了,我真是太任性了。也不知道现在爸妈在干什么?是满市找我,还是等我回去?说不定,妈妈把喷香的饭菜都做好了。还有,我出来这么长时间,小鸟有人喂吗?今晚还有好节目呢,况且我的作业还没写呢,明天可怎么上学呀!我受不了了,回家,回家!我站起身,拼命地往家跑。

  跑着跑着,我看到站在十字路口的一个人影,没错,是妈妈!她站在寒风里,两手搭在嘴边,一声一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嗓子都喊哑了。我鼻子一酸,心里热辣辣的,"妈妈——"我大声答应着,直向妈妈奔去……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出走,可也是最后一次了。妈妈,您能原谅我吗?

  [评析]这篇作文,选材新颖,详略安排得当,主要情节记叙细致入微,在记叙中,恰当地插入了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从“我决不回去”到“拼命地往家跑”再到“直向妈妈奔去”,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的情景和心理变化过程,从离家出走这一反面事例,体现了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本文的立意也是深刻的。文章采用顺叙写法,比较适合读者更关心后果的这一类事件,假如把后果(回家)先写出来,就减少了读者往下读的兴趣。


看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的还看了: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4.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142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