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语文>

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郑晓分享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2)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

  (3)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出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与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2分)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忠心报国,为国捐躯,显示出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两句诗是: , 。(2分)

  (5)默写(杜牧《赤壁》)。(4分)

  2、根据拼音在文段括号处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 wù tòng jí( )的文字。

  (2)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jìn gù( )思想的囚笼。

  (3)蠢笨的企鹅,dǎn qiè( )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

  (4)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 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  ),美不胜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

  B.“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C.温州是水乡,河网纵横交错,这给各地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带来了便利。

  D.乔布斯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为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后果。(将“后果”改成“成果”)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加上“的服务”)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删去“为的是”)

  5、仿造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一个句子。(4分)

  例:信仰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它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信仰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 。

  阅读(46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一百许里 曳屋许许声 B.任意东西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D.蝉则千转不穷 无穷无尽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8、 读完本文你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二)(9分)

  孙 晷

  孙晷①见人饥寒,并周赡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选自《晋书﹒孙晷传

  【注释】①孙晷(guǐ):人名。②赡:供给,供养。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恒往来告索( ) (2)须去而出 ( )

  10、对画线句子“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孙晷见到他们回避自己,就闭门不出。

  B.孙晷见到他们就避起来,很久 才出去。

  C.孙晷见到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

  D.孙晷见到他们这样就避开,过了很久才出去。

  11、“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4分)

  (二)(10分)

  穿衣话低碳

  ①什么是低碳?通俗地讲,就是指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②2009年12月7日 ,哥本哈根气侯变化峰会开幕。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低碳”这个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也在民间 引发了相关话题的讨论。其中话题之一就是穿衣。

  ③都说“北方春脖子短”,4月至今,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北方居民仿佛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这让不少爱美的女性乱了阵脚,纷纷着手添置新衣。然而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是,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始终都在排放二气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④相比之下,棉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 倍。一条普通的涤纶裤,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

  ⑤在面料的选择上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 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

  ⑥皮革源自动物皮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低碳族当然不应选购此类面料。而且,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更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 为了增加柔软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人鞣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鞣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鞣制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

  ⑦我们如何才能得知自己买来的衣服是不是个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什么样的购衣、穿衣标准才符合低碳要求呢?

  ⑧据估算,平均少买一件衣服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减少约5.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很多人会说,难道为了低碳,就不买衣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⑨购买衣服时多些技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多数色彩鲜艳的衣服都是由化学梁色剂着色。而选择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不但可以较少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而且更环保,对人体也更为健康。

  ⑩通过混搭、新旧服装搭配等方式,也可以提高服装的再利用率,增加时尚感,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

  (11)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其洗涤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而且洗涤剂和干洗溶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的使用,平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6千克;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

  (12)无论再怎样延长寿命,衣服终究有被淘汰的时候。此时,便可以通过旧衣翻新、捐赠他人、移为他用等方式有效利用旧衣服,进行低碳的处理。(选自《走近科学》)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衣服的面料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以及消耗的水和能源越少,就越符合低碳的要求。

  B.“低碳”的“碳”,仅指二氧化碳,“低碳”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第③段引用“北方春脖子短”这一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北方冬夏换季快的气候特点。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语言平实自然,通俗易懂。

  1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选文介绍了低碳的的含义,不同面料对环境的影响,低碳购衣、穿 衣及旧衣处理的方法。

  B.选文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据、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棉织品比化纤品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少。

  C.“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中“主要”一词不能去掉,因为一件衣服的碳排放还来自原材料的生产、制作、运输等环节,如果去掉就变成仅来自使用过程,不符合实际,也不准确。

  D. “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的使用,平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6千克;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这句话主要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4、据有关部门对地球破坏最严重的十个国家统计排名,中国排名第三。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环境。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个“穿衣低碳族”?(4分)

  (三)(17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5—18题。

  我的母亲(胡适)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 ,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 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 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3分)

  16、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 而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 (4分)

  17、体会文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情感。(5分)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 (2分)

  ②“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3分)

  18、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5分)

  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是仅有上苍的阳光能赐予人们温暖。一个阳光的微笑,会使人一扫心头的阴霾;一番阳光的话语,会使人从沮丧中奋起;和阳光男孩女孩一起的日子,更令人回味无穷……

  请以“享受阳光”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类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四)名著阅读(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巴萨尼奥: 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

  夏洛克 : 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安东尼奥: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谡谡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所以我请你不用再跟他商量什么条件,也不用替我想什么办法,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

  巴萨尼奥:借了你三千块钱,现在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

  夏洛克 : 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公爵 : 你这样一点没有慈悲之心,将来怎么能够希望人家对你慈悲呢?

  1、文段选自《 》,作者是: (2分)

  2、夏洛克说“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中“毒蛇”比喻谁?这句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3、当公爵要求夏洛克有“慈悲之心”时,夏洛克是如何回答公爵责问的?结合整部作品,说说夏洛克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一)10分

  18、(5分)此题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如: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107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