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2)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四)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41689年。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根本原因: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过程
①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议会中的很多议员拒绝通过征税的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②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③1649年,议会军队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取得战争的胜利,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资产阶级取得政权。
④旧王朝复辟,革命失败。
⑤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
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王权做了限制,该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者废除法律;未经}义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建立常备军。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5)结果及影响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一政体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西班牙、比利时、日本、泰国等。
(6)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17世纪初开始,英国逐步在北美东部沿海建立了l3个殖民地。18世纪,殖民地上的移民逐渐形成美利坚民族,英语为其通用语言。
3.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1775~l783年。
(2)主要领导人: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
(3)根本原因:英国想使北美13个殖民地永远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导火线:l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5)战争过程:
①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②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③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④1781年,美国人民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双方转入和平谈判;
⑤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6)战争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美国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打碎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
美国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则.它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权力流于专权;它主要受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5.美国国旗的变化与版图的变化:美国国旗的变化说明了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其向西扩张的过程就是驱赶和杀戮印第安人的过程,这就证明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残酷性。
6.大革命前的法国
18世纪晚期,法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全国居民(除国王外)分为三个等级,教士为第一等级,贵族为第二等级,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是第三等级。第一、二等级被称为是特权等级,而第三等级处于无权地位。
7.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过程: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①1789年7月14目,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起义军攻克了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成为法国国庆的纪念日。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②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这次起义使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③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
9.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法国大革命以后,虽经几次王朝复辟,但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延续至今。
10.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后期,拿破仑执掌政权并称帝。他实施了制定法典等措施,巩固了革命的成果。拿破仑打败了多个国家组成的反法联盟,并对外进行扩张。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欧洲反法联军击败拿破仑。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五)
1.明朝、清朝的建立
(1)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
(2)1644年,清军入关,后统一中国。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
2.盛世的表现
(1)人口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2亿;l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2)农业:明清时期的“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
(3)手工业的繁荣:江南地区不少人从事丝织业;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人们将产品拿去市场交易,商品经济发展起来。
(4)商业的发达:
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地方商帮,如徽商、晋商。
②许多农村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③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
(5)社会生活的变化: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茶馆、酒楼、戏园增加。
3.明清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明清的民族政策
明代统治者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如修长城;清统治者采取“怀柔” 政策笼络少数民族,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是清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经常联络感情的场所。
5.明清时政府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
(1)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时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后来不愿忍受沙俄的压迫,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于1771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
(2)加强对x藏的统治。
①清朝初期,皇帝赐予x藏的宗教领袖“__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x藏历世__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②1727年,清朝政府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__和班禅共同治理x藏。
③l792年清政府规定:__、班禅的转世灵童的选择,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确定,这就是金瓶掣签制。
(3)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明成祖时,改变明朝初年任命当地民族首领管理西南少数民族的办法,开始从中央派遣流官进行直接管理,称为改土归流。到清朝雍正时期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4)平定西北。l7世纪末到l8世纪中期,清军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终于粉碎了我国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此外,清朝还出兵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5)巩固东北疆域。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中国的尼布楚和雅克萨建立了殖民据点。1685~1687年,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入侵者。l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6.明清民族政策的意义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7.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的表现
(1)明:朱元璋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采取“廷杖”的刑法,处罚官员。
(2)明: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合称“厂卫”。锦衣卫是保护皇帝的军队,同时兼做秘密警察,负责监视、侦察臣民的言行。东厂和西厂由宦官负责,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
(3)清:雍正皇帝设军机处,皇权进一步加强。
(4)清: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禁锢。
(5)明清: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文化专制,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6)明清:修建贞节牌坊;禁止世俗文化生活。
8.西方的君主专制与中国的专制皇权比较
(1)相同点:都是王权至上,由统治者牢牢掌握着国家政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臣民的监控。
(2)不同点:西方君主专制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依然维持着皇帝专制的国家体制。
9.黄宗羲。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代表,他反对君权神授,公开宣称君主专制制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0.郑和七下西洋
(1)时间:1405~1433年。
(2)人物:明成祖派郑和率船队七次远航西洋。
(3)目的: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4)意义: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5)结果:因劳民伤财而遭到官员们的反对,被停止。
11.天主教传人
(1)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与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介绍欧洲流行的数学理论;绘制世界地图。
(2)清:德国传教士帮助修改中国历法;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参与了圆明园西洋风格建筑的设计;法国传教士用一种叫奎宁的药治好了康熙帝的疟疾。
12.殖民者入侵和抗击侵略者及维护祖国统一
(1)1553年,葡萄牙人以欺诈性的方式侵占澳门。1999年12月g0日澳门回归祖国。
(2)17世纪初荷兰人逐渐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l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l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3.清闭关自守政策
(1)原因: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的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
(2)措施:把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
(3)结果: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中国逐渐落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14.马戛尔尼来华:为了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1793年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到中国,提出遣使驻京、开放通商口岸、减少关税、将舟山附近一海岛让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自由传教等要求,被乾隆皇帝拒绝。
15.同时期中国与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差异
西欧 明清中国
政治上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封建皇权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
经济上 工商业发达,海外资本积累 虽处于盛世的繁华,但旧有的体制与观念束缚,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
思想文化上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科学 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人们思想发展
对外关系上 开辟新航路,发展海上贸易,拓宽资本主义发展和活动空间 坚持闭关锁围,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对比结论 西方国家日益强大 中国逐渐衰落,面临巨大挑战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六)
1.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时间 1405~1433年 1492年
目的
宣传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寻找黄金;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掠夺土地,传播基督教。
规模 大 小
手段 和平亲善 殖民扩张
路线 从江苏刘家港出发,经福州、占城、满刺加(今马六甲一带)、爪哇、锡兰、阿拉伯半岛,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影响
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但也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而止 使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推动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拉美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共同作用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2.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看过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