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地理>

八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辽阔的疆域

淑航分享

  地理知识复杂繁多,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的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八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 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越、老、缅、)。其中与云南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三个,自西向东依次是缅甸,越南,老挝。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 和 琼州海峡。

  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0N多)(40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近500,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

  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0E多),最西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0E附近) (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时差);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邮政编码10009,10表示省_,00表示 县 ,09表 投递地段的代码。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分布不均匀。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 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这条线又叫胡焕墉线),这条线东南只有43%的面积,却拥有94%的人口。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 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 9 个。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 东 部和 中 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 西南、西北、东北 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8 各民族分布具有 大杂居,小聚居 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八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中国自然环境

  1. 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 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 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3. 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 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 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6.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7. 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 黄土高原的特征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是石灰岩分布最广的地区。

  9.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10. 开以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 建设。

  11.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

  12.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主要受 纬度位置 的影响,其次是 冬季风 的影响。

  13. 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北低于℃,该线以南高于℃。

  14.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是新疆吐鲁番 ;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15.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16. 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高原气候区。

  17. 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8.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9.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0.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 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21. 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四个干湿地区是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2. 我国气候特点:、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 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 寒潮、水旱灾害、台风等。

  23.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图上位置)

  24. 我国最大的内河流 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如长江,黄河等。我国最大的内流湖是青海湖。

  25.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六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个水系。目前能通航的河段位于江苏、浙江 两省境内,年运输量仅次于 长江。

  26. 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境内,自西向东流经了九个省级行政区,在山东省注入渤海。

  27. 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28.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内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河南的孟津。

  29. 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30. 黄河在流经中游 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 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地形区) 要想根治黄河,最主要的是是防止中游水土流失,因此,治黄的根本是 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31.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 山脉,位于青海省内,自西向东经过了个省级行政区,在上海市注入东 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 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32. 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的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的湖口。

  33.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源头—宜宾最丰富,其次是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河段〕。宜宾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34. 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35. 威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36. 从以下方面掌握黄河、长江这两条河流,知识点要落实到图上:发源地、源头、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主要水利枢纽、沿线主要城市等。

    33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