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范文
由中纪委宣传部、央视联合制作的8集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开播以来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下面小编整理的2016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
2016年1到8集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汇总
2016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范文
10月17日,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反馈情况全部公布;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开播。
同一日,两件事,或言“横看成岭侧成峰”,但“远近高低”却有着共同的指针——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见真章、动真格,看得见、摸得着。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亮相时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到4年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老虎”“苍蝇”一起打,再到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列入主要议程……立党初心不忘,治党全面从严,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4年来,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从中央政治局到普通党员,都能深刻感受到管党治党的全方位、全覆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央政治局以上率下;剑指问题、形成震慑,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向着“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表明党内监督没有例外、不留空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汇成“打虎拍蝇猎狐”的火力全开和“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的全域轰响;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重要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第一部规范党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旨在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传导下去……全面从严治党不只是惩治极少数腐败分子,而是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无禁区、无死角、无盲点。
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执政基础就是民心,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意志品质顽强、领导坚强有力,4年来“积跬步”“成江海”的实践已经试出了人心向背。各级党组织和“关键少数”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军令状”兑现好,巩固发展全党动手、齐抓共管的局面,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让人民群众看得见、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成果,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2016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范文
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讲述了一些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中国青年网,10月18日)
与在位时谈笑风生、神采奕奕的形象有所不同,专题片中出现的落马高官都普遍表现的神情倦怠、悔不当初,反差尤其明显的是以往的一头黑发变得白发苍苍,让人不禁感叹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专题片中不乏往昔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人物,从原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到原河北省省委书记周本顺,一朝大权在握、呼风唤雨,却欲壑难填、底线失守,直至深陷囹圄、回头无路,其中的人生巨变和沉痛教训,引发全民的反思和追问。
《永远在路上》通过专题片的形式展现了反腐的细节,强调了廉政的重要性,是让这些高官现身说法,以便警钟长鸣,是告诉国人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是印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反腐勇气和决心,而那满头的白发,解读为失足后的悔恨亦可,解读为反思中的痛惜也罢,都会让人不约而同的开始比对黑与白、“廉”与“腐”之间的差别。
“廉”与“腐”,可谓一字之差,人生打岔。有着一样的“广”字外表,却有着不一样的内心构造,“廉”字有的是一颗真心,是一颗为党为民、肝胆相照的赤子之心,而“腐”字有的却是一颗祸心,是一颗为谋己利、不择手段的堕落之心,“廉”能赢得认同、敬重和信任,“腐”会招致贪念、变质和祸殃。
把使命责任挺在前,事事不计得失,只比贡献,脑中有法纪、用权有尺度、心中有戒尺,就是“廉”字的深刻内涵;相反,把个人利弊摆在前,事事不讲原则、只看利益,总想着“装好人”、“捞好处”,底线不清晰、禁区无概念,就是“腐”字的潜藏祸根。我们看到,在现实中很多官员恰恰不能看清“廉”与“腐”的清晰界限,利益诱惑抵不住、原则契守保不住、困难考验经不住,没有表现出党员干部清正廉洁、责任担当的一面。
“廉”源自于对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内心选择,“腐”起始于对宗旨信仰、党性原则的质疑动摇。懂得“廉”字含义的人,才更能洞悉心灵之静、感悟人生真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地位的高低和物质的丰足,而在于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所贡献。而陷入“腐”字误区的人,根本没有体味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更没有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至简大道,从而使自己的党员本色有所减褪、责任意识有所迷失、作风关口有所懈怠,最终被打开思想堤坝的管涌口,行为失范、底线失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弥合的伤害。因此,廉政为官、清正为人,才算是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殷切嘱托,才算是达成了人生最高远、最纯粹的境界。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宣誓着我们党自我更新、自我净化的决心,同时也在号召党员干部秉持廉洁公正的从政原则,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反腐倡廉也一直在路上,这不仅仅代表了一份承诺,也是代表了一份嘱托。
2016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范文
2016年,是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启动年。前不久,沈阳市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荣誉称号。这标志着沈阳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法制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沈城法制文明建设活动中,广大法制宣传志愿者功不可没。10月17日,市司法局召开法制宣传志愿者座谈会。其间,记者与志愿者“零距离”接触,听他们讲述法制宣传故事。
李红波:律师变身“主持人”
常听广播的听众对“李红波”的名字并不陌生。李红波是辽宁成功金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名律师,更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近年来,李红波通过电视、广播,义务开展法制宣传,主持了辽宁电视台的《第一现场》、沈阳广播电台986《汽车小辣椒》等法律服务栏目。每天10点至11点,是《汽车小辣椒》的直播时间,这个时段正是律师工作的黄金时间,可为了主持好这档节目,李红波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业务,听各方谈话,说律师观点,有时为了一两句的点评,她不得不听上一个小时的广播,既浪费时间又搭精力,对此,她毫无怨言。有人以为李红波参与节目会得到不菲的报酬,可实际上,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尽义务。
前不久,沈阳市司法局开通了普法微信平台,李红波应邀成为《红波说法》栏目主持人。每周一期的法制宣传节目,涉及婚姻、工伤、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诸多内容。忙完一天的律师业务,深夜发稿成了家常便饭。李红波说,只要大家能在这个平台上学到法律知识,自己忙点累点不算啥。
于会库:从村支书到“调解员”
于会库是辽中区六间房镇许家村党支部书记。家族矛盾、邻里纠纷,在一些农村地区屡见不鲜。为了及时代化解纠纷,把矛盾消弭于萌芽状态,于会库带领村支委担当起了法制宣传员和人民调解员的角色。
农村普法缺资金、缺教材、缺场地。于会库就和村支委一道,利用村民跳广场舞、扭大秧歌的空当儿,现学现卖,对村民进行普法教育。村里承包林带农户的树木影响了种地农户的庄稼,种地农户要砍树,他就把两家叫到一起,讲法规、说利害,最后,受树木影响的农户得到了相应的赔偿,矛盾得以化解。农村青年男女结婚,女方要求把新房写上自己的名字,否则不登记。村支委们闻讯主动上门,讲物权法、继承法,使双方明白其中的法律关系,相互理解,迈入婚姻的殿堂。
十几年来,于会库任职的许家村没发生过家族矛盾和村民上访事件,成为普法宣传模范村。
王丽娟:社区普法的“领头羊”
大东区津桥街道莱茵河畔社区党委书记王丽娟,虽然到莱茵河畔社区任职时间不长,但该社区的普法宣传却开展的有声有色。2015年10月,她带领社区普法宣传队参加了辽宁电视台在本溪举办的普法文艺汇演。
作为大东区法院的人民陪审员,王丽娟深知法制宣传教育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前几年,大东区司法局与有关单位合作,创作了12首普法歌曲,通过演唱普法歌曲进行普法宣传。为此,莱茵河畔社区组建了普法宣传队,队员当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65岁。平时,王丽娟带领队员每周两次学唱普法歌曲,定期举办广场演唱会,对居民进行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社区还与区法院合作,把未成年人法庭开进社区,通过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社区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一个近百米的法制文化长廊,成为社区一景。长廊图文并茂,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内容,人们徜徉于法制文化长廊,仿佛经历了一次法制教育之旅。莱茵河畔社区因此成为全国民主法制先进社区。
于承祥:退而不休的“普法达人”
于承祥是沈阳市165中学的退休教师,在职期间即负责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2002年退休后,他义务当起了和平区八经街道关工委副主任。
俗话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于承祥把自己的普法宣传重点定位在社区,先后与18个社区建立联系,利用寒暑假给社区里的孩子上法制教育课,成为社区里最受孩子家长欢迎的“普法达人”。
除了社区,于承祥还把学校作为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有的学校对学生普法教育不重视,对70多岁的于承祥来说,进不去校门是经常的事。无奈,他找人制作了一个特殊的证件,他说,这为他进学校搞普法宣传提供了不少方便。他家住阳光100小区,经常换三四次公交车,到皇姑区三台子给中小学生作普法报告。沈阳外事服务学校是和平区内的一所职业教育学校,通过他每年入校讲法制课,该校学生违法违纪率明显下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听于承祥法制报告的学生达两三万人次。于承祥本人多次被评为市、区、街道法制宣传先进个人和优秀志愿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