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醉翁亭记鉴赏

俊梅分享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醉翁亭记鉴赏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醉翁亭记鉴赏一

  大散文家欧阳修同范仲淹一样,在北宋时主张改革;也同范仲淹一样,被保守派排挤出朝廷,远赴安徽滁州为官。但与范仲淹不同的是,欧阳修似乎远比范仲淹洒脱:既然满腔的报国热忱无人欣赏,那就自得其乐好了―毕竟人生处处是风景,在众人皆醉(实际上是佯醉)的情况下,何必与污秽一争高下呢?!所以,在滁州,欧阳修精心经营着自己的文字天地。布局谋篇、遣词用句,无处不显示出作者的苦心。

  宋朝的大理学家朱熹曾在自己的《朱子语类》中说,欧阳修的文章,多是历经多次修改而成的;而后来真的有人得到了《醉翁亭记》的原稿,发现仅文章的开头就改得一塌糊涂。围绕“滁州四周皆山”这一内容,欧阳修开始竟用了几十句!改来改去,直到定稿的时候,才决定用“环滁皆山也”这五个字。

  在这样的苦心经营下,《醉翁亭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当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不过,我在这里想说的,却并不是欧阳修是怎样的认真,而是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相对于他的政治生涯而言甚显“屑小”的事业―做文章上的心态。

  虽说“文章千古事”,但对于欧阳修来说,在政坛上叱咤风云,于国于民有所作为,当是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当这种追求不合于世时,欧阳修也总有排遣的法子。他不消沉―《醉翁亭记》中的“乐”就足以证明;他也不昂扬―时势不利,空有报国心,难得施展处。那么,好吧,自得其乐,经营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吧。

  醉翁亭记鉴赏二

  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文章中的抒情意境写得清明流畅,委曲婉转,怡然旷达,诗情与画意,并臻其妙。描写山水、林景,由远而近,使人如临其境。

  文章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以看出作者受打击、排挤,又屡遭贬官的郁闷之情。借用“醉翁”与“山水”的抒发,以解胸臆之愁。

  又写:“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而乐也。”说明作者虽然政治上失意,却时刻不忘忧国忧民,指山水寄情,用酒醉达意。人在自然中,与民同乐,显出欧阳修有大治天下的政治抱负及崇高的文学修养境界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其文章德重千秋,如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长河中。

看了醉翁亭记鉴赏还会看的文章推荐:

1.介绍醉翁亭记的导游词3篇

2.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3.醉翁亭记读后感

4.醉翁亭记的导游词3篇

5.醉翁亭记读后感300字

6.读《醉翁亭记》有感

7.醉翁亭记优秀的说课稿

8.介绍醉翁亭导游词3篇

9.介绍醉翁亭的导游词3篇

10.醉翁亭记的教案设计

    136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