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书信作文>其它书信作文>

小学作文: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

秀珍分享

  老舍是位伟大的文学作家,拜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我们总是能体会到百态人生。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写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写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篇一

  敬爱的老舍爷爷:

  我喜爱并欣赏您的每一部作品,尤其是您的代表作《骆驼祥子》。

  您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理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北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攒钱,课这次没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理想再次化为泡影。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的畸形婚姻为代价的,但虎妞死于难产,祥子又一次人车两空。连遭生活的打击,加之他又失去了心爱的小福子,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不再像以前勤奋拉车,而是变得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出卖他人,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成为一具失去灵魂行尸走肉。

  老舍爷爷,您用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旧社会如何把一个堂堂正正、想自食其力的青年人变成了一个鬼,告诉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老舍爷爷,您用特有的京腔京韵创作了这部作品,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鲜活,不愧为“语言大师”,而看看我们自己写的文章,因为缺乏生活体验、没有真情实感,又常常不能准确使用祖国丰富的语言词汇,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今后,我要多多阅读您和其他文学大家的作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争取写出好文章。

  学生:李文妙

  XXXX.X.X

  写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篇二

  尊敬的老舍先生:

  我是一名学生,也作为一名社会的成员想与您交流我读了您的作品后的感悟.

  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叙述了祥子在北京城的困苦,遭遇让人们对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深刻了解.真的让我感到对祥子的同情和对那些势力,冷酷的人的鄙视.直至今日我了解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多美好!我曾是一个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的人 ,我认为我的命运不如别人,这造就了我的性格.但是自从我读了您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以后我找回了丢失已久的自信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因为我知道我现在的生活远比那时旧社会的人们好的多啊!生活中有困难,有失败.但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顺利的,所以“战斗”的身活也同样的美丽.正如祥子来北京时充满斗志一样,但结尾时我不会象祥子一样对生活失去信心.好的作品就是一副反映社会图景的画像,人生的亮点,灰暗尽可展现!好的作家就是一名妙手的画家.一些美好的事物是你们传递给读者的.一些人生的感悟也是由你们启发读者的.别的读者也许会赞许你的文采,可我感激你的文章,因为它让我透彻得了解了活的不易.

  希望这文章,可以让更多的人对生活有更多的热爱.

  此致

  敬礼

  XXX

  XXXX.X.X

  写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篇三

  尊敬的老舍先生:

  您好!我很高兴能有幸与您写信交谈。其实我很希望可以由此得到您对我的指教。所以,冒昧的给您写了这封信。记得七年级的时候学过您的一篇文章《济南的冬天》。

  里面的文字很优美,你在济南住的那些日子里把您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部都融入了这篇文章里。使人读了以后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到了济南冬天里的温暖!这也让我对您的文章印象非常深刻。

  现在,我又学了您的小说《骆驼祥子》。里面的主人公祥子一身正气,对生后不屈服。为了自己的家庭在烈日和暴雨下也要拉车。并且,祥子在暴雨下拉车时,坐车的先生却对祥子不管不顾,任凭祥子在水里挣命,仿佛死在了车上。这就体现出坐车人的冷漠。从而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淡。当祥子乞求他避一避雨再走,他却躲着叫喊:“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再次体现出坐车人的无情。祥子把车拉到之后,坐车人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

  这是第三次描写坐车人的冷酷。您三次描写坐车人的冷酷无情的形象,是为了突出祥子的悲惨遭遇是来自“坐车人”的冷酷,来自压迫人的社会环境和伦理。可见当时的社会是多么残酷,更加表现出当时的劳动人民身份是多么卑微。等级概念是多么严重!更可以表现出您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您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我很喜欢读您写的文章,希望您读完我的来信之后可以给我回信。

  谢谢!

  此致敬礼

读者:某某某

  XXXX.X.X

写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1.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

2.给古代名人写一封信

3.给曹操先生的一封信

4.致孔子先生的一封信

5.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6.致尊敬的孔子老先生一封信

7.致孔子老先生的一封信

8.给榜样的一封信

    199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