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书信作文>其它书信作文>

清明写给已故父亲的信

秀珍分享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是一年清明,写封信寄哀思,给予已故的父亲。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清明写给已故父亲的信,供你参考。

  清明写给已故父亲的信篇一

  爸爸:

  你在天堂过得好?

  下个月就是你离开我们四周年的祭日了。我想你,很想你!甚至常在梦中遇到你,而梦中的相会总是那么地短暂,往往还没等到说上话就醒了,醒来后心里总是充满了对你的思念而无法继续入眠,思念一直伴我到天明,总有种要和您说说话的欲望。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给你写封信聊聊天儿,我想你在天堂一定会收到这封信的。

  几年前我就知道有个新四军后代分会,后代分会每年都会组织会员去抗日根据地祭奠先烈。

  今年年初,我也申请参加后代分会,将你的情况大致地说了一下。介绍人对我说,她己经和负责人联系过了,还问我你参加新四军时的部队番号是什么。

  部队番号?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只记得你在新四军中担任过文书兼记者,因为有过这一特殊的经历,解放后你出版了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英雄的柴米河》,还曾听你说过,41年在茅山开会时见到过陈毅、你与李一氓结下了生死之交、刘家宽(解放后在南大工作)是您的通迅员兼警卫员。

  搞笑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而我一口咬定你是新四军,却又说不出部队的番号。最后我只好回家去问哥哥,从哥哥处得到答案:“爸爸参加的不是新四军的正规部队,是新四军的地方武装,更确切地讲是在抗日根据地工作。”

  哎哟!闹了半天,爸爸参加的不是新四军的正规部队呀!顿时便觉得我矮了半载,舌头也短了半寸,看来我是没资格参加新四军后代分会了,于是我当晚便打电话给介绍人,告诉她我不参加了,我爸爸不是正规军——我不够格。

  第二天,介绍人给我回话,说我够条件,并约我周六到乔春蕾家去一趟。我说我不参加了,就不去乔春蕾家了。可介绍人说你不参加没事,就只当是到乔春蕾家去玩玩的吧?也是,我已有几年没见到乔春蕾了,去她家玩玩!

  到了乔家,只见乔家的客厅里挂满了将级军官的照片,英武之气充满了整个大客厅,令人肃然起敬……

  乔春蕾对我说:“我嫂子的妈,我们叫她杭文阿姨,她和你妈妈是老战友,常听她们说到你们家的人和事。就冲着你妈妈,你也符合参加新四军后代分会的条件,更何况你爸爸?”之后乔春蕾又半真半假地对我说:“你是古搞籍工作的,能写,还指望着你常投稿呢!”话说到这份上,我办理了相关的手续,算是正式加入“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了。

  既然参加了这组织,就有一种强烈地要追寻父辈足迹的冲动,我准备动笔写你的过去,可却又无从下手,这时我想到了还健在的江寒冰叔叔(原省电视台台长),想从他那里了解一些情况,江叔叔很诚恳地对我说:“我参加革命时,你父亲是我的老领导,我是小兵啰啰,领导干啥事我实在是说不清楚,不过我可以向你指明一个方向,你到位于青岛路1号的省档案馆,查看《淮海报》那是你父亲他们在抗战时期创办的苏北抗日根据的唯一的党报……”

  爸爸:你们办《淮海报》我打小就知道的,只是我万万没想到那份报纸一直保存到今天。放下电话,骑车就往省档案馆赶,一路上带着欣喜,也带着几分懊悔--悔我以前对您关心的太少了……

  得知看《淮海报》,看的都是复印件,我非常地想看到原件,我对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说:“我很想看看原件。”答:“不行!这是规定,任何人都不得看原件!”我告诉她们“我是《淮海报》主编的女儿,我只想亲眼看看父亲当年亲手办的报纸。哪怕只看一眼都成。”我恳求柜台的工作人员、恳求管库的工作人员、还恳求领导让我看一眼原件。

  当工作人员把《淮海报》递到我手上时,我一看是复印件,心里多少有点失落,还没看上两页,我身旁走来了一个工作人员低声的对我语耳:“你不要吱声,我带你去看原件。”我心头一阵狂喜,跟着那人上了电梯,她把我安顿在楼梯的拐角处,叫我等一会儿,就在等她的两分钟的时间里,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似乎我等待的不是报纸,而是在等待久别重逢的亲人。

  爸爸:当我看到你们七十年前编辑的报纸时,我两眼竟控制不住地一个劲的流泪,工作人员翻到一张《纪念双十,保卫淮海》《郑州东南地区血战》的那张报纸时,黑色的铅印字上还覆盖了一幅鲜红的画面:两战土手握武器,誓死抗日。这张报纸有股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下子把我带到了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那幅画很像是出自你的手笔,又看到另一张报纸上有你用毛笔写的标题(你的字体变化不太大),刹那间我涕泪滂沱,非常地失态。那好心人又继续翻报纸给我看,指着一幅版画说:“你看,这个叫东流的人画的版画真好!”我泣不成声地说:“他是我父亲的笔名。”又问我:“那时你父亲多大年龄?”答:“20岁不到。”她露出惊呀的眼神。

  报纸特有的油墨香味早己不存在了,可是我却从报纸的版面,字里行间唀到了您身上特有的气息,我抚摸着那一摞软中带硬的报纸,如同在抚摸你温暖而坚实的胸脯,甚至都能感觉到你体温的存在……

  回到阅览室,心情已平静了下来,开始阅读报纸了。

  我真没想到《淮海报》办得那么好,那么出色!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从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它立足于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及时地播报全国的抗战新闻,战事动态,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传达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了党的喉舌的作用。同时还能眼放眼全球,向根据地人民介绍欧洲的战况——品质很高。

  《淮海报》趣味性也很强,它采用多种文艺表现行式来宣传抗日,有诗歌、散文、小说、幽默小品,甚至还有歌曲(纸),特别是您加插的版画,妙趣横生,有画龙点睛之意,让人耳目一新。

  除此之外,还有设有青年问题专栏、儿童问题专栏、世界地理介绍等等。

  《淮海报》虽说是党报,却也有点综合刊物的性质。

  谁说共产党是土包子?《淮海报》办得就很有文化品味吗!和同一时期的国统区的报刊相比,《淮海报》属上乘之作。

  爸爸:我挑选了十几幅您的版画,要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帮我复印,看看这一幅画您还记得吗?

  就在我等待复印时候,档案馆的几名工作人员围着我对我说:“《淮海报》办得真好,连我们在没事的时候都喜欢顺手翻翻看看,哪像今天的党报,尽是些官话套话,没人看,都不如七十年前的报纸好看!真感谢你父亲这些人,把这么珍贵的历史资料留给了我们。”

  爸爸,你听到这些话了吗?《淮海报》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这些话也是后代对你们的最高的赞誉!

  她们好奇地还要我再说些你和《淮海报》故事。

  我说:“我家祖上世代书香,历代为官。在父亲17岁读高中时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参加了共产党,打入到国民党政府机关工作,是个地下工作者。41年苏北抗日根据地要办党报了,这才把父亲调来当编辑……

  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报》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白天带着电台及印刷机四处躲藏,夜晚坚持出刊。

  1946年是《淮海报》最艰难的一年,国民党四处追剿《淮海报》,《淮海报》的同仁最终藏在我爷爷家的高梁地里,那红色电波就是从爷爷家的高粱地里发出的,一张张的《淮海报》也是在高粱地里印出来的。二三十号人的吃住在我爷爷家,一年的收成都献给了《淮海报》……”

  版画复印好了,我的话也说完了,我问她们我要付多少钱?她们回答我不收我的钱!

  档案馆里的人说:“大多数情况下,前来查资料的人是为了谋取个人的利益或享受某种待遇,我们是要收取资料费、版权费、成本费的。对你父亲这样的人,我们尊敬还来不及呢,不收你的钱。”

  我很感动,爸爸,历史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也不会忘记你们,你的儿女更不会忘记你!

  从明年开始,以后每年的清明节我都要为你写点纪念性的文章。

  爸爸,把你的小脢指伸出来,咱俩拉勾,我保证说到做到!你也要把眼镜准备好了,不要到时候喊:“小六呀,我眼老花了看不清呀!”那我不是白忙乎了吗?

  亲爱的爸爸,明年的清明节等我的信噢!

  清明写给已故父亲的信篇二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到了,总算可以有点时间静下心来回顾点什么,写点什么……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 一晃时间真的很快!1989年就在我在毕业的前夕父亲因病治疗无效非常痛苦而又极不情愿地离开了我们!

  想想象是在昨天!那时我和妈妈还有哥都守在父亲的床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从不流泪的父亲流着干涸的泪水,不能说话…..

  那么多年过去了,父亲离开的的那一幕象是一幅画面固定在我的脑海内!

  和现在80年代的人相比我们那一代经历的算是很多:有模糊的“”印象、有七十年代几位伟人去世的深刻记忆、有恢复高考的变革、有八十年代新农村的变革……六十年代我那时很小几乎没有什么记忆,到了七十年代,我开始有了些模糊的记忆:我随父亲在木板楼上深夜值班,睡在父亲的办公室,半夜起来吃夜宵;那个年代也已经开始在父亲的影响下背些毛主席诗词,听父亲在夏季纳凉时唱地方特色的湖北大鼓,看父亲的农技杂志….那时虽然物质贫穷,但我们依然感觉家庭很温暖!很幸福!父亲的乐观向上、勤劳智慧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那时我们兄妹有三人在读书,哥能写善唱,经常在校文艺演出中试演些如宋江、王洪文等被批的反面角色,经常在校报校刊中写些文章;我也断断续续上学,上学也是在勤工俭学、批林批孔的运动中度过;到了八十年代,农村发生重大变化,分田到户,当时在农技站工作的父亲看准时机回乡承包了大片农田,因为父亲懂技术,很快我们家火红起来,在大忙的季节经常在外请些民工来家帮忙,那时哥已经上了高中,我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妹妹也上了小学 ,虽然我们家已经不缺粮食,但要供我们兄妹三人上学还是有些困难,但父亲起早贪黑依然很顽强地供我们上学,夏天坚持有空就给我们送饭、在大雪的冬天给我们送棉衣、手套和一些零用钱,这让我想起那时学校流行的歌曲《北国之春》,就因为那首歌的歌词和父亲的行为是那样地相似!

  多少年来过去了,如今我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兄妹几人也都有各自的一片天空,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父亲的音容、父亲忙碌的身影、父亲的勤劳、父亲的智慧、父亲的坚定始终在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感谢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养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

  感谢您,我慈祥温暖的父亲!恩重如山的父亲!

清明写给已故父亲的信相关文章:

1.写给已故爸爸的一封信3篇

2.给已故亲人的一封信

3.写给已故亲人的信

4.写给去世亲人的一封信范文

5.给已故亲人写信

6.给已故亲人的信

7.送给天堂亲人的一封信4篇

 

    140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