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书圣王羲之的一封信
王羲之是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致王羲之的信,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致书圣王羲之的一封信
书圣羲之:
钦慕大名已久。
初闻名时,你以一帖《兰亭集序》深深攫住了我的心灵,潇洒流畅,娟秀内敛,又不失豪放之气。我感叹这世上竟有如此瑰丽的作品!从那以后,我便流连在一幅幅传世碑帖前。
听过你的很多故事。所敬佩的是你的一腔执着、日夜勤奋。当你淡泊名利,醉于水光山色,不愿踏上官场时,你又可曾想到过,你今后的作品会给后世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与贡献?
都说,因为你仰慕张芝的才华,潜心苦修,临池洗砚,染黑一池水。可是我又从许多故事中听说。事实并非如此。是也好,非也罢。我明白,你的书法晚年才入佳境,后世却无人能及,这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够达成的?我明白,你的才华不在于天赋,而是比常人多付出的多少倍的努力啊!
楷、隶、行、草,你的传世名帖,每一幅都别有韵味,独属羲之之韵。各种体式,各有所长。你的楷书:优雅清新,一点一画如同温婉的江南女子;你的隶书:遒劲有力,一横一竖好似坚毅挺拔的翩翩君子;你的行书:流水行云,一起一落宛如那叮叮咚咚的山间泉水;你的草书,狂放霸气,一招一式就像那暴风雨前的电闪雷鸣。
其中最最仰慕的,便是那有着“天下行书第一”美誉的《兰亭集序》。“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修辞,再合适不过。前半篇幅笔锋内敛,纤细轻盈,飘若游云;中段逐渐放开直至篇末。笔画间,萦带绕,锋回笔转,矫若惊龙,却又圆融如意。
闻说此贴真迹已没入昭陵,但我无怨。
从你身上我已经读到了很多很多。
对书法的执着,毕生苦修;对名利的淡薄,辞官不任。当然还有那些登峰造极的作品,早已成为传奇,永不磨灭的传奇。
今日我手抚碑帖,细细读字,细细读你。你定然是气质沉静,高雅,让我不住想尊称一声“您”;而你又定然温文尔雅,微笑谦和,一如我的朋友,我的知己。
从你的字里行间,你的灵魂里,我读到了书法的魂。这可能是我穷极一生也无法达到的境界。而此生能够结识你,沉醉于你的碑帖中,就仿佛我一袭长衫飘摇,回到那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墨香四溢的东晋。
崇山峻岭,茂竹修林,清流激湍,流觞曲水。
千年后的我,沉醉于你。
此致
敬礼!
赵瑾
2011年5月7日
书圣王羲之人物介绍
1.人物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2.书法造诣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当代留美书法新秀刘铎曾赞叹:“好字唯之(之,王羲之)”。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人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二王法书管窥》)
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己置身于新的历史层而上。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杼。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沈尹默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
3.书法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兰亭序局部(20张)为历代书法飞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推崇备至,因而他享有“书圣”的美誉。
看了“致书圣王羲之的一封信 ”的人还看了:
1.致高三的励志日志
4.兰亭集序的由来
5.兰亭集序的故事